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天氣太熱了,給老電腦換個新家

Part1.開箱:

不得不說京東的物流還是給力, 在618的物流高峰期也按時在第二天送達, 這一物流速度已經把我們慣得不第二天送到都有些不習慣了.

也許也是京東對自己的物流有絕對的信心, 現在的包裝比起之前有很大上的不同, 之前買東西京東基本都會另外再包一個盒子, 有時候甚至會夾鉗氣泡墊等包裝, 現在基本就是一個京東的袋子包上就送來了~而現在主主機殼這類大件已經是沒有外包裝直接送達了~

箱子一側貼著物流的標籤單

這一款恩傑S340中塔式主機殼收到後比想像中的要大一些, 特別是在寬度上, 要比普通的主機殼寬上很多, 從外包裝中取出主機殼, 內部也比較簡單, 只有泡沫和一層塑膠紙包裹。

接觸主機殼一始的第一感覺就時主機殼入手很沉很有厚重感, 主機殼重一些對於機械硬碟的共振也可以進行一定的減免, 保護硬碟增長使用時間.

取出主機殼後給我們帶來的第一感覺便是方方正正, 真的是極為方正, 沒有大多數主機殼的凹凸設計,

也沒有斜面的設計, 而是直上直下的純平面。 主機殼一側採用亞克力側頭式設計, 對於喜歡側透和光污染愛好者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礙於價格並沒有採用鋼化玻璃材質.

我選擇這款為白色款S340, 京東還有黑色款在售, 個人選擇白色款是因為之前用的主機殼多為黑色所以這一次想選一款白色主機殼,

而且白色主機殼再辦公室使用也能讓本身較暗的辦公室不顯得那麼壓抑.

我們可以看到, 主機殼頂部設計又與其他白色主機殼設計有很大的不同, 主機殼的左右和前後面板都為白色, 反而是頂部面板選用了黑色,設計的初衷不得而知,不過我還是覺得應該也設計成白色,那樣主機的整體感會更強.

從圖中可以看到主機殼的各個方向看過後可以直觀的看到主機殼的四方程度,頂部面板後側為主機殼標配的主機殼風扇,風扇雖然不帶光,不過風量不錯,對於主機殼內硬體的風道和散熱有很大改觀,而且風扇很靜音效果不錯

主機殼背側側面板為純色白色背板,沒有特別的設計,而純平純正的白色背板就是這款主機殼的特色了.而拍照時遠處的外包裝也入畫了

Part2.細節:

主機殼的整體設計極為方正,頂部的設計也很簡單,唯一的進風口處標配的風扇已經安裝完畢.

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主機殼的控制台正如主機殼的整體設計簡約而簡單,整個控制台僅有主機電源開關、耳機及話筒3.5mm插口,2個usb3.0介面和一個硬碟指示燈,僅有的這些介面和按鈕都在主機殼的頂部面板前策,可以說這個設計正是簡約不簡單.

主機殼後部整體做工跟人很有厚重的感覺,主機殼的散熱孔做工工整,整體感很不錯,每個透氣孔洞大小統一排列有序,做工十分不錯,而且後部顯卡位也同樣的散熱孔設計.

這裡有一個主機殼的設計細節,可以看出主機殼的設計是用了心的,主機殼的顯卡擋板每一個做工都很精細,而且都為獨立式擋板,需要時可以按需拆下擋板。這樣可以更有效的減少灰塵進入主機殼,而且我們可以從上圖中看到顯卡上方的擋板也是採用螺絲滑動式設計,再裝配完顯卡後可以下移擋板減少主機殼縫隙,更好的減少灰塵進入主機殼,細節設計十分到位,好評

安裝後的效果,安裝時需要把上側沒有散熱孔的擋板螺絲鬆開,然後上移擋板,安裝完顯卡後再下移減少縫隙

不過當我要拆下擋板時卻也發現主機殼的設計失誤之處.

拆下螺絲我們可以看到螺絲會造成主機殼漆面的部分損壞,而且因為主機殼的面板厚實,在擰下螺絲時無法直接用手擰下,還是直接使用螺絲擰下相對簡單些.

主機殼的兩側面板所配備的主機殼螺絲都配有一個膠圈墊片,應該是用來保護主機殼面板上的漆面,不過實際效果如之前圖中所示,不過擰上螺絲後基本就看不出來了,所以我也無所謂

因為手邊沒有遊標卡尺所以沒有辦法很直觀的給值友進行展示,不過從圖中可以看到,在我拿在手中時主機殼側板十分厚重質感滿滿,根據官方資料面板的厚度應該在7mm左右,比一般主機殼面板的5~6mm要稍厚一些,雖然只有1mm之差但是在手中的質感差別還是很大的.

拿掉面板後我們再來看主機殼內部,主機殼內部採用的為黑色磨砂工藝設計,預留的孔洞和散熱都比較大,相對於之前主機殼外部的散熱孔洞內部的設計可以說是大開大合,內部為了更好的空氣流動帶來更好的風道在設計上與內部迥然不同.

主機殼主機板固定板的CPU空位相較於其他主機殼的要大很多,大孔位的設計在給主機板加裝大散熱需要加裝背板時帶來了很大的便捷,而且頂部的孔位也方便走線,主機殼內部下方為兩處SSD加裝處,可以擰下螺絲後加裝SSD,下方留有方便電源和主機板跳線所需要走線使用的孔位.

主機殼標配了2把恩傑的120mm風扇,風扇雖然不帶光但是風量足,切相對比較靜音在實際使用中對於主機殼的散熱有著很大的效果,不過風扇維3pin線介面,如果覺得轉速過快可以加裝減速線或者調速器一起使用.

正如之前所說,主機殼內空間足夠,而且內部留下的走線孔位和散熱孔位相較於外部更為大開大合,在走線時十分方便,內部的白色NZXT標識也給人很好的質感,主機殼下方的電源倉空間也夠大,而且留有的走線空和散熱孔都可以很有效的保護電源使用壽命.

從外部來看主機殼的前面板為一塊整實的白色瓷質感前面板,因為為整體式前面板所以並沒有留有風孔,而從內部可以看到主機殼給前面板中預留了風扇位,而且為了保護主機殼內免受或減少主機殼內部灰塵堆積,所以增加了防塵網,這裡也凸顯了細節上的設計.

給個好評.

主機殼前側的防塵網可以從頂部前策的空位處直接用手拉出,方便在實際使用中清洗和調整.

拿掉主機殼兩側的擋板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主機殼內部空間很大,背面留給裝機者的走線空間也很大,而且留好的走線孔位,以及紮綁線材的位置也留的很多,特別是在主機板位處留有的背線空間差不多有5cm左右,十分夠用.

我們可以看到在傳統主機殼的光碟機位元處反而減少了背線的空間,一是這裡不需要再走背線,而主機板位置的空間就可以看出空間充足,主機殼本身所帶的線材也已收納在此,即使不選用全模組電源也可以很方便的進行佈線走線,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選擇電源時要選擇線材較長的電源,方便走線.

主機殼的配件中包含了主機殼的安裝說明書、安裝所需螺絲及銅柱和為了方便走線所需的紮帶.

主機殼的方正正如外包裝一樣,沒有斜面切面,沒有凹凸的設計,中正不阿,其實還是十分討喜的.

Part3.裝機:

主機看完就要開始著手裝機了,與恩傑S340放在一起的黑色主機殼是自用的老主機殼,當年英特爾推出所謂的38°主機殼,這個鑫穀的主機殼也是以當時的38°主機殼為宣傳口號,對比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恩傑S340中塔式主機殼要比鑫穀的老主機殼要高也要款一些.

這款老主機殼也是亞克力材質的側透,不過因為沒有電源倉,所以內部會顯得有一些淩亂,而且前部的硬碟倉和光碟機位元也顯露了出來,有些不太好看.

舊主機殼內沒有獨立的電源倉,而整個主機殼的前側都是機械硬碟的安裝位元,上部則可以以加裝光碟機和軟盤機等,主機殼內沒有專門的安裝SSD的位置,如果需要安裝固態硬碟則需要增加硬碟支架.

相較於新主機殼,老主機殼也留有一定的背線空間,不過空間相對較小,只有大概2-3cm的背線空間,而且雖然當時已經開始流行走背線,不過對於主機殼預留的走線孔洞還是相對少一些,而且也沒有現在主機殼這麼合理,而且主機板後的CPU孔位也相對小一些,並不能滿足所有類型主機板加裝帶有背板散熱的直接安裝.

新主機殼到了,我又是這麼喜新厭舊

當然趕快拆拆拆,從圖中也可以看到主機殼內灰塵還是堆積了不少,而且因為主機殼內沒有獨立的艙室,所以風刀也相對較亂.

趁著這一次更換主機殼,拆出主機板後我正好也更換一下CPU的矽脂,圖中可以看出原來的CPU風扇我裝反了

都怪年輕時不懂事啊(當時也是為了方便拆裝記憶體)~~也趁著這次更換主機殼反轉過來.

起立了原來CPU上已經快要幹了的矽脂終於顯露出了原來老U的真是面貌,這也是當年被奉為i5的價格i7性能的E3 1230 V2,當年1100的價格可以開打8個框框,雖然沒有睿頻不過本身3.3GHZ的主頻在日常使用中也足夠了,而且現在電腦使用強度越來越小,再加上Intel年年擠牙膏到現在這款U對我來說依舊可以滿足我的日常使用.

這款U在日常使用中發熱並不高,所以沒有選擇液金啊等比較貴的矽脂,隨便在京東選了一款,本來裝新機的時候我基本都是用9點大法進行矽脂的塗抹,不過看在這一款矽脂附贈了小刮板的份上我也就把矽脂抹開了,薄薄的一層就夠,塗厚了反而影響到散熱.

把散熱風扇從新裝回去準備把硬體都塞到新主機殼裡,這台電腦一直在辦公室使用,所以在夠用的情況下一直沒有升級,硬碟是一塊2.5英寸的 500G硬碟,現在好後悔沒有在15、16年購入一塊固態,現在的價格說什麼都晚了

,顯卡是二手收來的XFX的6950,叉糞叉的顯卡做工還是不錯,使用這麼多年雖然是個電老虎但是也一直沒出問題,就是滿載時溫度較高,不過畢竟公家的電費,而且性能還夠用就不升級了先湊合用吧.話說最近一直傳說要礦難不知道可以不可以1066收1066呢

擁有獨立的電源倉和硬碟倉,所以安裝完後對比原來的老主機殼內部顯得空間更大,而且因為主機殼背線空間充足所以在走線和理線後可以看到之前淩亂的走線現在已經少了很多,這樣無論是對於自己的視線觀感還是對於主機殼內的風道散熱都會有很大的改善。

因為沒有新購入電源,老電源是原來不懂事購入的賊船VS450,這款電源的電源線線材並不長,所以在這款S340中塔式主機殼的背線區內走線方式就不能那麼任性了,只能儘量理順一些,而且因為不是全模組電源所以不需要的線材也無法取下,只好藏在電源倉的空餘空間處,走線辣眼睛還望大家海涵

這一款主機殼的前面板可以很方便的拆下,拆下後的主機殼前側可以安裝3個120mm的散熱主機殼風扇,安裝後可以更好的增強主機殼內散熱,而且主機殼前面板上側有進風通道,而且主機殼內風道設計合理可以很好的降低主機殼內硬體使用時的溫度.

因為是為老電腦更換主機殼,所以這裡並沒有再購入主機殼風扇給主機殼加裝,一是因為618已經剁了很多次手還沒長出來

;二是再因為主機殼標配有2個主機殼風扇,而現在的電腦使用強度不高而主機殼的風道設計又比較合理的的情況下所以就沒有再加配前面板主機殼風扇.

前面板的防塵網可以再不拆掉面板的情況下就可以取出這一點設計十分方便,而且防塵網上側使用磁吸式設計,可以比較好的貼合在前面板處,這樣可以更好的防止灰塵進入主機殼.而且前面板與主機殼的連結採用的是卡扣設計,材質為工程塑料,實際使用中可以感受到這款卡扣的用料還是比較好的,日常取下前面板不會傷到卡扣,而且卡扣力度適中不會過松掉下也不會因為卡扣過勁而不好取下前面板,這一點可以說恩傑的主機殼品控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裝機後主機殼內的風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帶來的硬體降溫效果很明顯,顯卡和CPU的散熱風扇轉速都有所下降,帶來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噪音減少了很多,在之前因為硬體溫度過高經常要取下側板使用,那樣既不美觀又容易在主機殼內堆積灰塵,更換主機殼後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至此這一次給辦公室電腦老硬體搬新家的故事就先講到這裡,下面我來總結一下這一款主機殼在使用一個月後的感受,方便大家的對比和選擇.

Part4.使用心得:

優點:

1. 這款主機殼的面板用料很足,主機殼無論是兩側面板厚度還是主機殼內各處板材的用料都很足,面板厚度有7mm,而且無論是外面板的白色烤漆還是內部的磨砂工藝都處理的非常不錯.

2.主機殼也是因為用料足,所以主機殼的整體質感很好,主機殼分量很足,所以對於主機殼的硬碟共振等問題有很好的改善和解決,帶來的不便之處就是在搬運時就會累成狗

3.主機殼內部佈局設計良好,預留的背線空間和走線孔位充足、合理,這也使得主機殼內部的風道良好,能很好的改善主機殼內硬體的散熱情況.

4.隨主機殼標配的兩個主機殼風扇做工還不錯,風量足切聲音也比較小,靜音的同時對於本身發熱量不大的硬體設定或使用量不大的用戶都可以滿足日常使用了,不需要再額外加裝主機殼風扇,這一點也可以為我們減少一部分裝機陳本.

5.主機殼價格便宜,229的價格購入性價比感覺很高,而且做工、品控都很不錯值得購入.

缺點與不足:

1.雖然主機殼自身材質用料還有烤漆都不錯 ,不過因為面板烤漆較厚,所以螺絲位就比較緊,用手很難直接擰下,而且使用螺絲刀擰下後也會傷到螺絲孔周圍的漆面不太好看,有待改善.

2.我選擇的這一款S340為白色款,整體都不錯不過頂部面板設計成了黑色,感覺整體不太協調,不像黑色款整體為一個顏色顯得更協調大氣,當然也有可能有人喜歡這個設計風格,不過我還是覺得應該出一款頂部也為白色配色的型號,在保留此型號的情況下給買家提供更多的選擇.

3.側透面板材質為亞克力,更換為鋼化玻璃的話效果會更好,前提是不要提價啊

至此我這篇關於自用主機更換主機殼的原創就全部寫完了,感謝各位值友我們下次再見

反而是頂部面板選用了黑色,設計的初衷不得而知,不過我還是覺得應該也設計成白色,那樣主機的整體感會更強.

從圖中可以看到主機殼的各個方向看過後可以直觀的看到主機殼的四方程度,頂部面板後側為主機殼標配的主機殼風扇,風扇雖然不帶光,不過風量不錯,對於主機殼內硬體的風道和散熱有很大改觀,而且風扇很靜音效果不錯

主機殼背側側面板為純色白色背板,沒有特別的設計,而純平純正的白色背板就是這款主機殼的特色了.而拍照時遠處的外包裝也入畫了

Part2.細節:

主機殼的整體設計極為方正,頂部的設計也很簡單,唯一的進風口處標配的風扇已經安裝完畢.

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主機殼的控制台正如主機殼的整體設計簡約而簡單,整個控制台僅有主機電源開關、耳機及話筒3.5mm插口,2個usb3.0介面和一個硬碟指示燈,僅有的這些介面和按鈕都在主機殼的頂部面板前策,可以說這個設計正是簡約不簡單.

主機殼後部整體做工跟人很有厚重的感覺,主機殼的散熱孔做工工整,整體感很不錯,每個透氣孔洞大小統一排列有序,做工十分不錯,而且後部顯卡位也同樣的散熱孔設計.

這裡有一個主機殼的設計細節,可以看出主機殼的設計是用了心的,主機殼的顯卡擋板每一個做工都很精細,而且都為獨立式擋板,需要時可以按需拆下擋板。這樣可以更有效的減少灰塵進入主機殼,而且我們可以從上圖中看到顯卡上方的擋板也是採用螺絲滑動式設計,再裝配完顯卡後可以下移擋板減少主機殼縫隙,更好的減少灰塵進入主機殼,細節設計十分到位,好評

安裝後的效果,安裝時需要把上側沒有散熱孔的擋板螺絲鬆開,然後上移擋板,安裝完顯卡後再下移減少縫隙

不過當我要拆下擋板時卻也發現主機殼的設計失誤之處.

拆下螺絲我們可以看到螺絲會造成主機殼漆面的部分損壞,而且因為主機殼的面板厚實,在擰下螺絲時無法直接用手擰下,還是直接使用螺絲擰下相對簡單些.

主機殼的兩側面板所配備的主機殼螺絲都配有一個膠圈墊片,應該是用來保護主機殼面板上的漆面,不過實際效果如之前圖中所示,不過擰上螺絲後基本就看不出來了,所以我也無所謂

因為手邊沒有遊標卡尺所以沒有辦法很直觀的給值友進行展示,不過從圖中可以看到,在我拿在手中時主機殼側板十分厚重質感滿滿,根據官方資料面板的厚度應該在7mm左右,比一般主機殼面板的5~6mm要稍厚一些,雖然只有1mm之差但是在手中的質感差別還是很大的.

拿掉面板後我們再來看主機殼內部,主機殼內部採用的為黑色磨砂工藝設計,預留的孔洞和散熱都比較大,相對於之前主機殼外部的散熱孔洞內部的設計可以說是大開大合,內部為了更好的空氣流動帶來更好的風道在設計上與內部迥然不同.

主機殼主機板固定板的CPU空位相較於其他主機殼的要大很多,大孔位的設計在給主機板加裝大散熱需要加裝背板時帶來了很大的便捷,而且頂部的孔位也方便走線,主機殼內部下方為兩處SSD加裝處,可以擰下螺絲後加裝SSD,下方留有方便電源和主機板跳線所需要走線使用的孔位.

主機殼標配了2把恩傑的120mm風扇,風扇雖然不帶光但是風量足,切相對比較靜音在實際使用中對於主機殼的散熱有著很大的效果,不過風扇維3pin線介面,如果覺得轉速過快可以加裝減速線或者調速器一起使用.

正如之前所說,主機殼內空間足夠,而且內部留下的走線孔位和散熱孔位相較於外部更為大開大合,在走線時十分方便,內部的白色NZXT標識也給人很好的質感,主機殼下方的電源倉空間也夠大,而且留有的走線空和散熱孔都可以很有效的保護電源使用壽命.

從外部來看主機殼的前面板為一塊整實的白色瓷質感前面板,因為為整體式前面板所以並沒有留有風孔,而從內部可以看到主機殼給前面板中預留了風扇位,而且為了保護主機殼內免受或減少主機殼內部灰塵堆積,所以增加了防塵網,這裡也凸顯了細節上的設計.

給個好評.

主機殼前側的防塵網可以從頂部前策的空位處直接用手拉出,方便在實際使用中清洗和調整.

拿掉主機殼兩側的擋板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主機殼內部空間很大,背面留給裝機者的走線空間也很大,而且留好的走線孔位,以及紮綁線材的位置也留的很多,特別是在主機板位處留有的背線空間差不多有5cm左右,十分夠用.

我們可以看到在傳統主機殼的光碟機位元處反而減少了背線的空間,一是這裡不需要再走背線,而主機板位置的空間就可以看出空間充足,主機殼本身所帶的線材也已收納在此,即使不選用全模組電源也可以很方便的進行佈線走線,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選擇電源時要選擇線材較長的電源,方便走線.

主機殼的配件中包含了主機殼的安裝說明書、安裝所需螺絲及銅柱和為了方便走線所需的紮帶.

主機殼的方正正如外包裝一樣,沒有斜面切面,沒有凹凸的設計,中正不阿,其實還是十分討喜的.

Part3.裝機:

主機看完就要開始著手裝機了,與恩傑S340放在一起的黑色主機殼是自用的老主機殼,當年英特爾推出所謂的38°主機殼,這個鑫穀的主機殼也是以當時的38°主機殼為宣傳口號,對比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恩傑S340中塔式主機殼要比鑫穀的老主機殼要高也要款一些.

這款老主機殼也是亞克力材質的側透,不過因為沒有電源倉,所以內部會顯得有一些淩亂,而且前部的硬碟倉和光碟機位元也顯露了出來,有些不太好看.

舊主機殼內沒有獨立的電源倉,而整個主機殼的前側都是機械硬碟的安裝位元,上部則可以以加裝光碟機和軟盤機等,主機殼內沒有專門的安裝SSD的位置,如果需要安裝固態硬碟則需要增加硬碟支架.

相較於新主機殼,老主機殼也留有一定的背線空間,不過空間相對較小,只有大概2-3cm的背線空間,而且雖然當時已經開始流行走背線,不過對於主機殼預留的走線孔洞還是相對少一些,而且也沒有現在主機殼這麼合理,而且主機板後的CPU孔位也相對小一些,並不能滿足所有類型主機板加裝帶有背板散熱的直接安裝.

新主機殼到了,我又是這麼喜新厭舊

當然趕快拆拆拆,從圖中也可以看到主機殼內灰塵還是堆積了不少,而且因為主機殼內沒有獨立的艙室,所以風刀也相對較亂.

趁著這一次更換主機殼,拆出主機板後我正好也更換一下CPU的矽脂,圖中可以看出原來的CPU風扇我裝反了

都怪年輕時不懂事啊(當時也是為了方便拆裝記憶體)~~也趁著這次更換主機殼反轉過來.

起立了原來CPU上已經快要幹了的矽脂終於顯露出了原來老U的真是面貌,這也是當年被奉為i5的價格i7性能的E3 1230 V2,當年1100的價格可以開打8個框框,雖然沒有睿頻不過本身3.3GHZ的主頻在日常使用中也足夠了,而且現在電腦使用強度越來越小,再加上Intel年年擠牙膏到現在這款U對我來說依舊可以滿足我的日常使用.

這款U在日常使用中發熱並不高,所以沒有選擇液金啊等比較貴的矽脂,隨便在京東選了一款,本來裝新機的時候我基本都是用9點大法進行矽脂的塗抹,不過看在這一款矽脂附贈了小刮板的份上我也就把矽脂抹開了,薄薄的一層就夠,塗厚了反而影響到散熱.

把散熱風扇從新裝回去準備把硬體都塞到新主機殼裡,這台電腦一直在辦公室使用,所以在夠用的情況下一直沒有升級,硬碟是一塊2.5英寸的 500G硬碟,現在好後悔沒有在15、16年購入一塊固態,現在的價格說什麼都晚了

,顯卡是二手收來的XFX的6950,叉糞叉的顯卡做工還是不錯,使用這麼多年雖然是個電老虎但是也一直沒出問題,就是滿載時溫度較高,不過畢竟公家的電費,而且性能還夠用就不升級了先湊合用吧.話說最近一直傳說要礦難不知道可以不可以1066收1066呢

擁有獨立的電源倉和硬碟倉,所以安裝完後對比原來的老主機殼內部顯得空間更大,而且因為主機殼背線空間充足所以在走線和理線後可以看到之前淩亂的走線現在已經少了很多,這樣無論是對於自己的視線觀感還是對於主機殼內的風道散熱都會有很大的改善。

因為沒有新購入電源,老電源是原來不懂事購入的賊船VS450,這款電源的電源線線材並不長,所以在這款S340中塔式主機殼的背線區內走線方式就不能那麼任性了,只能儘量理順一些,而且因為不是全模組電源所以不需要的線材也無法取下,只好藏在電源倉的空餘空間處,走線辣眼睛還望大家海涵

這一款主機殼的前面板可以很方便的拆下,拆下後的主機殼前側可以安裝3個120mm的散熱主機殼風扇,安裝後可以更好的增強主機殼內散熱,而且主機殼前面板上側有進風通道,而且主機殼內風道設計合理可以很好的降低主機殼內硬體使用時的溫度.

因為是為老電腦更換主機殼,所以這裡並沒有再購入主機殼風扇給主機殼加裝,一是因為618已經剁了很多次手還沒長出來

;二是再因為主機殼標配有2個主機殼風扇,而現在的電腦使用強度不高而主機殼的風道設計又比較合理的的情況下所以就沒有再加配前面板主機殼風扇.

前面板的防塵網可以再不拆掉面板的情況下就可以取出這一點設計十分方便,而且防塵網上側使用磁吸式設計,可以比較好的貼合在前面板處,這樣可以更好的防止灰塵進入主機殼.而且前面板與主機殼的連結採用的是卡扣設計,材質為工程塑料,實際使用中可以感受到這款卡扣的用料還是比較好的,日常取下前面板不會傷到卡扣,而且卡扣力度適中不會過松掉下也不會因為卡扣過勁而不好取下前面板,這一點可以說恩傑的主機殼品控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裝機後主機殼內的風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帶來的硬體降溫效果很明顯,顯卡和CPU的散熱風扇轉速都有所下降,帶來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噪音減少了很多,在之前因為硬體溫度過高經常要取下側板使用,那樣既不美觀又容易在主機殼內堆積灰塵,更換主機殼後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至此這一次給辦公室電腦老硬體搬新家的故事就先講到這裡,下面我來總結一下這一款主機殼在使用一個月後的感受,方便大家的對比和選擇.

Part4.使用心得:

優點:

1. 這款主機殼的面板用料很足,主機殼無論是兩側面板厚度還是主機殼內各處板材的用料都很足,面板厚度有7mm,而且無論是外面板的白色烤漆還是內部的磨砂工藝都處理的非常不錯.

2.主機殼也是因為用料足,所以主機殼的整體質感很好,主機殼分量很足,所以對於主機殼的硬碟共振等問題有很好的改善和解決,帶來的不便之處就是在搬運時就會累成狗

3.主機殼內部佈局設計良好,預留的背線空間和走線孔位充足、合理,這也使得主機殼內部的風道良好,能很好的改善主機殼內硬體的散熱情況.

4.隨主機殼標配的兩個主機殼風扇做工還不錯,風量足切聲音也比較小,靜音的同時對於本身發熱量不大的硬體設定或使用量不大的用戶都可以滿足日常使用了,不需要再額外加裝主機殼風扇,這一點也可以為我們減少一部分裝機陳本.

5.主機殼價格便宜,229的價格購入性價比感覺很高,而且做工、品控都很不錯值得購入.

缺點與不足:

1.雖然主機殼自身材質用料還有烤漆都不錯 ,不過因為面板烤漆較厚,所以螺絲位就比較緊,用手很難直接擰下,而且使用螺絲刀擰下後也會傷到螺絲孔周圍的漆面不太好看,有待改善.

2.我選擇的這一款S340為白色款,整體都不錯不過頂部面板設計成了黑色,感覺整體不太協調,不像黑色款整體為一個顏色顯得更協調大氣,當然也有可能有人喜歡這個設計風格,不過我還是覺得應該出一款頂部也為白色配色的型號,在保留此型號的情況下給買家提供更多的選擇.

3.側透面板材質為亞克力,更換為鋼化玻璃的話效果會更好,前提是不要提價啊

至此我這篇關於自用主機更換主機殼的原創就全部寫完了,感謝各位值友我們下次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