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省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技術現場會在榆樹市召開

按照省農委、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的安排, 7月17日, 由省農委、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和榆樹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聯合舉辦的全省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技術現場會在榆樹市大坡鎮西山村召開, 吉林省農業委員會農業處處長鄒曉東, 榆樹市副市長高洪洲參加現場會。

在大坡鎮西山村的水稻田邊, 技術人員向來自全省各地的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操作要點。

現場會上, 鄒曉東等領導介紹了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技術的相關情況, 並希望通過此次現場會, 讓水稻二化螟這種生物防治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普及, 廣惠與民。 生物防治技術進入吉林省十年時間裡, 已在全省範圍內形成了成熟的防治體系。 近幾年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已從單純的玉米防治發展到現在的玉米、水稻等多種農作物的防治。

2017年, 全省水稻生物防治技術推廣面積將突破40萬畝, 並呈逐年擴大的態勢。

高洪洲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榆樹市農業發展的現狀。 榆樹市耕地面積586萬畝, 其中水田面積112萬畝, 歷年糧食產量67億斤以上, 是全國第一產糧大縣,

在糧食作物中, 水稻面積占18.7%, 產量占糧食總產的16.6%, 幾年來, 榆樹市充分利用已經建成的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在省市農委大力支持下, 連續三年開展了水田稻瘟病大面積航化作業, 年航化作業面積70萬畝左右, 減輕了勞動強度, 降低了農藥投入量, 提高了防治效果, 受到了群眾歡迎。 目前, 榆樹大米品牌已進駐全國600多個大型超市, 並通過線上線下, 實現同步銷售。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市場消費的快速升級, 按照“十三五”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總體規劃, 未來幾年, 榆樹市將把所有水田建設成為高標準水田, 在提高產能的同時, 扎實開展“一控二減三基本”行動, 在水田生產上, 通過工程措施與農藝措施相結合,

建設綠色、有機水稻生產基地, 大幅度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從基礎上把水稻品質做優, 產業做強。

高洪洲最後談到, 榆樹市將按照此次會議的要求, 借鑒兄弟市縣的好作法, 通過生物措施、化控措施、物理措施等有機結合, 進一步把榆樹市水稻生產成本降下來, 水稻產量和品質提上來, 推進水田生產實現綠色、優質、高效的目標, 真正把榆樹打造成優質水稻生產的大基地, 優質大米生產的大糧倉。

與會人員參觀了水稻病蟲害生物技術的防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