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帶來的商業智慧化趨勢是什麼?

今天, 技術的浪潮正一浪高過一浪, 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 都將帶來全新的挑戰和機會, 未來世界將會如何變化?企業該如何應對?前不久,

阿裡總參謀長曾鳴在2016商業評論大會上發表了一場演講, 回答了這些問題。

首先曾鳴認為, 今天我們經歷的所有的一切, 不管我們自己感受到了多大的變化, 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在未來智慧將無所不在。 如果從互聯網的標誌性事件, 雅虎1996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算起, 到今天, 互聯網不過是短短21年的時間。 但是這21年帶來的變化, 超過所有人的想像。 就跟工業革命一樣, 短短兩百年的時間就創造了大過人類過去幾萬年所積累的財富。 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時間裡, 我們將創造更多的價值, 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萬物互聯、人工智慧無所不在的世界。 這種通用型的根本變化會帶來社會各個方面的進步, 比如說現在的基因工程和新材料技術的突破,

其實都得益於背後的人工智慧的發展。 所以大家要有更加積極的心態去擁抱未來更大、更廣、更深入的技術變革。

在這樣一個大的變革背景下, 商業智慧化是未來最重要的一個趨勢。 所謂的智慧化就是, 未來商業的決策會越來越多地依賴於機器學習、依賴於人工智慧。 以2016年雙十一為例, 銷售額超過了1200億元, 如果是傳統的零售企業, 就算安排再多人手, 當一天有1億多人湧入的時候, 也無法服務好所有人。 但實際上當天阿裡大部分人都沒什麼事情可做。 客戶該看到什麼產品完全是機器自動推薦的, 而且每一個人上來都能得到個性化服務, 看到他最想要的商品, 得到他最想要的服務。

而這背後就是人工智慧的應用, 是在大資料技術創新的基礎上搭建的全新智慧運營模式。 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普及, 應用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越來越多的行業都會快速形成智慧化演變。

那麼企業如何走向智慧化呢?曾鳴覺得這個過程中, 最難的不是技術本身, 而是要用智慧商業的思路來重新審視自己所有的業務和流程。 在技術方面, 會有科技創新企業把新技術作為基礎設施提供給大家, 比如現在的一些簡單演算法和人工智慧模型, 在阿裡雲的開放平臺上都能找到, 所以說技術不難;最難的是要用智慧商業的思路來重新審視自己所有的業務和流程, 甚至對它們進行全面的改造和創新。 比如說, 很多人都在天貓和淘寶上開有自己的網店,

但他們的核心業務流程並沒有互聯網化, 沒有跟客戶建立一個持續互動的關係, 導致大部分行為是孤立的。 那麼, 如何用智慧化改造自己的流程和業務呢?

首先, 企業的業務流程必須線上化、軟體化, 也就是將所有核心流程構建在互聯網上, 然後由軟體自行驅動, 這樣才有智慧化演進的可能。 其次, 要讓企業的決策數位化, 它包含三個方面:第一, 所有決策產生的資料被即時記錄, 比如他看了哪個商品, 在哪個商品頁面停留了10秒鐘, 點擊了哪個頁面但是1秒鐘都沒停等等;第二, 根據市場的回饋讓演算法幫你自動調整策略, 比如網站推薦的商品用戶不看, 就證明用戶不喜歡, 那就要作調整;第三依靠人的洞察將資料、演算法和客戶體驗結合起來,

讓客戶體驗每時每刻都得到改進。

科技有溫度, 點擊下方, 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