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雪鐵龍那些經典車型你瞭解嗎?

6月25日, 雪鐵龍新一代C5上市了。 新車相比老款, 在外觀和內飾方面都有較大幅度的調整。

不過, 關於新車這一Part呢我們先放一放, 等6月25日新車上市以後再說。 今天我們就先來聊一聊雪鐵龍的那些經典車型。

-雪鐵龍Traction Avant 11B Cabrio(1938年)-

雪鐵龍是法國第三大汽車公司, 由安德列·雪鐵龍創立。

不過安德列·雪鐵龍最初創辦的是個以人字形齒輪為主打產品的公司, 直到後來的雪鐵龍汽車商標也依然是人字形齒輪造型。

Type A:雪鐵龍的起航車型

1919年, 一戰的硝煙終於散去, 安德列·雪鐵龍將工業生產的先進方法引進到法國, 並制定了宏偉計畫。

6月4日, 雪鐵龍首款車型TypeA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正式問世。 該車不僅是法國、也是全歐洲首款大批量生產的汽車。

在此之前,

歐洲的購車客戶都是先從製造商那裡購買底盤, 再到工廠安裝所選的車身。

因此可以說雪鐵龍Type A的出現, 開創了歐洲汽車製造工藝流程的新時代。

-A型車的發動機排量為1327cc, 最高時速為65km/h, 每百公里油耗7.5升-

B10:歐洲第一輛全鋼車身轎車

1924年10月, 雪鐵龍開始在B10上採用第一個“全鋼”車身的時候,

位於巴黎郊區的聖多昂工廠開始投產。

這款車打破了木材和鋼板混合的車身的製造方式。 該車身由經過冷衝壓、通過焊接裝配的元件構成, 不僅對衝擊有更大的抗力, 並且提高了車輛的耐用性。

這款B10創新性地運用材料對汽車工業的發展形成了深遠的影響,

在汽車史詩的長河裡, 全鋼制車身的雪鐵龍B10上市, 開啟了世界汽車工業對新材料的運用革命, 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7A:革命性的前驅車

1934年, 雪鐵龍7A問世, 是第一款前輪驅動轎車。

那時的汽車一般都是靠後橋驅動、木制結構, 車子笨重,轉向不靈。

前驅技術是把發動機和變速箱裝在前輪上,靠前輪轉向和驅動,重心更低,抓地性非常出色。

另外,前驅車採用全承載式鋼制車身,因此沒有底盤,汽車重量大大地降低,外觀改進,配重更加合理,車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雖然這個技術在之後幾年依然在不斷地改進,但是第一輛使用前驅技術的7A的問世震動了世界,可以說是開啟了現代汽車工業的新方向。

DS:仍不過時的液壓懸掛

1955年10月,DS19在巴黎車展亮相,車身採用了鋁合金和塑膠等新材料,符合空氣動力學的線條和圓形造型令人耳目一新。

-當時媒體給它的評價:從前大燈到尾燈,它有的,別的車全沒有-

不過DS真正的革命性成果還要首推“高壓液壓中心”,它承擔了控制所有運動部件的作用。

DS最大的王牌還是它的安全性,盤式制動首次作為標準配置,液壓雙路制動控制可以根據載荷在前後輪之間分配製動力。

DS對世界汽車工業的貢獻不僅是它獨特的外形,還在於它在多個地方革命性地運用的新技術,高度自動校正器的液氣聯動式懸掛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氣液懸掛柔韌性很大,外帶平衡校正器,無論載荷多少都能保持一樣高的離地間隙-

CX:最早進入中國的雪鐵龍

1974年,第一代CX車系開始生產,算是DS的接任者,由著名義大利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設計。

這款車型從1974年生產至至1991年,曾經出現在國內的大街小巷。

中國進口的CX大部分是CX20,動力為一台109馬力的2.0升四缸汽油發動機,它有轎車版和Break七座位旅行版兩種。

在那時候,雪鐵龍CX的外形和科技感給生活在大城市的國人印象太深刻了。正是有這樣的背景,當雪鐵龍表達合資製造轎車意願時,很順利的就談成了。

先說到這兒

再後面其實還有一些車型可以說,比如:

被稱為“紅色戰神”的C4WRC,幫助“WRC之王”勒布登頂2007和2008年度WRC車手總冠軍。

被稱為“安全和舒適新標杆”的C5

作為總統座駕的C6

當然,這些只是雪鐵龍歷史的一小部分,這幾十年的故事不是這麼幾個車型就能概括的。

即將上市的新車我們也會有報導和解讀,敬請期待~

車子笨重,轉向不靈。

前驅技術是把發動機和變速箱裝在前輪上,靠前輪轉向和驅動,重心更低,抓地性非常出色。

另外,前驅車採用全承載式鋼制車身,因此沒有底盤,汽車重量大大地降低,外觀改進,配重更加合理,車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雖然這個技術在之後幾年依然在不斷地改進,但是第一輛使用前驅技術的7A的問世震動了世界,可以說是開啟了現代汽車工業的新方向。

DS:仍不過時的液壓懸掛

1955年10月,DS19在巴黎車展亮相,車身採用了鋁合金和塑膠等新材料,符合空氣動力學的線條和圓形造型令人耳目一新。

-當時媒體給它的評價:從前大燈到尾燈,它有的,別的車全沒有-

不過DS真正的革命性成果還要首推“高壓液壓中心”,它承擔了控制所有運動部件的作用。

DS最大的王牌還是它的安全性,盤式制動首次作為標準配置,液壓雙路制動控制可以根據載荷在前後輪之間分配製動力。

DS對世界汽車工業的貢獻不僅是它獨特的外形,還在於它在多個地方革命性地運用的新技術,高度自動校正器的液氣聯動式懸掛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氣液懸掛柔韌性很大,外帶平衡校正器,無論載荷多少都能保持一樣高的離地間隙-

CX:最早進入中國的雪鐵龍

1974年,第一代CX車系開始生產,算是DS的接任者,由著名義大利設計大師喬治亞羅設計。

這款車型從1974年生產至至1991年,曾經出現在國內的大街小巷。

中國進口的CX大部分是CX20,動力為一台109馬力的2.0升四缸汽油發動機,它有轎車版和Break七座位旅行版兩種。

在那時候,雪鐵龍CX的外形和科技感給生活在大城市的國人印象太深刻了。正是有這樣的背景,當雪鐵龍表達合資製造轎車意願時,很順利的就談成了。

先說到這兒

再後面其實還有一些車型可以說,比如:

被稱為“紅色戰神”的C4WRC,幫助“WRC之王”勒布登頂2007和2008年度WRC車手總冠軍。

被稱為“安全和舒適新標杆”的C5

作為總統座駕的C6

當然,這些只是雪鐵龍歷史的一小部分,這幾十年的故事不是這麼幾個車型就能概括的。

即將上市的新車我們也會有報導和解讀,敬請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