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ofo頻繁大動作,“入口+”會否成為共用單車產品時代主旋律?

在奔流突進的2016之後, 共用單車基本已經可以宣佈完成了一二線城市的用戶認知和使用習慣佔領。

看看大街小巷各種共用單車的使用頻率,

我想今天已經不會有人質疑共用單車究竟是不是剛需, 模式究竟能不能成立, 甚至能不能盈利等等話題。

但是互聯網企業需求的是指數級發展, 從0到1是個大問題, 但也僅僅是開端問題而已。 接下來我們不禁要問, 共用單車的下一步會怎樣?

如今一方是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用戶認知, 一方是層出不窮的共用單車運維事件和公共話題, 夾縫中的共用單車平臺正在上演現實版的冰與火之歌。

互聯網的缺點是它一直在變, 但優點也是一直在變。 觀察共用單車平臺的變化和新動向, 或許是最有益我們得出行業下一步走向的方式。

今天我們就從ofo的最近一系列新動作, 來分析一下共用單車2.0時代究竟如何發展, 企業究竟如何打贏激烈的市場競爭。 根據我所提出的入口級產品理論, 我認為目前共用單車正走在十分關鍵的節點中——如今共用單車市場上需要的, 是“入口+”級別的產品

【模式深入人心之後, 共用單車2.0階段拼什麼】

首先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

如今的共用單車市場處在什麼樣的階段。

一方面, 是市場剛需決定了用戶基數還在不斷提升, 市場天花板在短時期內還不會影響共用單車市場的持續高速增長。 而春天又是共用單車在北方使用的最好時間段, 隨著踏春出遊和鍛煉身體需求的增加, 共用單車可以預料到的將迎接又一輪快速增長。

但另一方面, 由於共用單車在技術端和產品端的實際門檻偏低, 行業內玩家眾多, 從大到小, 不同背景林林種種, 這給行業內的競爭壓力帶來了更加複雜的氛圍。

在共用單車的模式腦洞打開後, 整個行業幾乎不可避免的將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旋渦裡。 隨著各種平臺合作、補貼大戰開打, 我們依稀看到了共用用車當年的影子。 但是不同的地方在於共用單車的運維成本更大, 平臺與客戶聯繫也更緊密, 共用用車的路子其實無法重複。

這種情況下, 一邊是市場的繼續做大, 一邊是競爭和多元壓力的襲來, 平臺如何能進行內部升級, 讓整個運營體系快速進入2.0時代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破局點。

關鍵因素在於兩個, 一是如何在看似簡單的共用單車上升級用戶體驗, 二是如何降低運維成本, 實現更高效的收益率。

我認為, 這種情況下共用單車平臺需要的是“入口+”產品。 只有如此, 才能贏下共用單車升級的關鍵一戰。

【ofo發佈新一代單車, “入口+”產品開始發力產業】

什麼是“入口+”產品?

在2015年, 我提出了入口級產品理論, 深受行業各界的廣泛認同。 我認為一個企業的產品打開市場空間, 最重要的是形成入口。 通過單點爆破打開市場認知, 其後的生態價值就可以不斷提煉和想像。 共用單車是入口級產品, 我想這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了。 但是如何在這之後繼續發展呢?就需要“入口+”。

“入口+”, 就是打造基於突破型產品的升級版、擴大版, 通過對簡單產品的重度升級,形成重創新、全面生態化優勢。

具體到共用單車領域。ofo與700Bike聯合發佈新一代共用單車ofo Curve就讓我看到了這種趨勢的顯現。據瞭解,ofo Curve在七大產品體驗方面做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優化,最主要的創新價值來自於基於多方面用戶體驗的全面升級。比如整車製造設計結合了人體工學和視覺美感,與人體接觸的所有地方均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提升了用戶在城市中的騎行體驗。

具體舉例來說,ofo Curve採用了機械式升降坐管,精確到1米55到1米85的身高,單手即可輕易操作。我們知道,之前共用單車的一大問題就來自於座椅高度問題。試想用戶的身高差距這麼大,如何能在同樣高度,或者調整座椅高度非常難的共用單車中獲得好的體驗呢?

再比如,目前大多數共用單車輪胎使用的是實心胎,因為實心胎不會面臨單車最大最頻繁的車胎問,但事實上實心胎的騎行感覺很差,遠不如充氣胎舒服。而ofo Curve卻使用了PU實心內胎,在滿足實心胎不爆胎的前提下,其騎行體驗和路感更接近充氣胎。

此外,ofo Curve還配備了人體工學掌托把套,給手掌提供額外的支撐,緩解手部疲勞。並且採用寬臀點設定坐墊和避震球減震設計,能吸收更多路面震動,也更貼合人體,讓用戶在整個騎行用車過程中更舒服。

還有一點十分重要的是,ofo Curve配備了收納車筐,方便用戶放置隨身包。並且收納車筐採用固定重心設計,不會隨著騎行的轉向而擺動。車架還有一體式護鏈罩設計,能有效防止用戶在騎行時其裙擺和褲腿捲入盤齒鏈條。

總體而言,ofo Curve可以被視作在單車基礎上全面貼合用戶體驗的全新升級版產品。要知道單車出行是一件十分注重體驗的事。這也是為什麼單車可以經常比汽車還要昂貴。通過精准的設計和人性化創新,共用單車正在迎來一個重大升級。

我常說“入口+”就是“互聯網×”,用戶體驗,是市場打開後最珍貴也是最昂貴的資源。

【綜合角逐時代,運營體系決定共用單車大戰勝負】

進入白熱化競爭時代的共用單車,還有另外一個主要問題,就是運維系統的優化提升。

我們一邊看到了共用單車的快速擴張。但另一方面,對共用單車的損耗造成的社會新聞也不絕於耳,並且不斷的投入佔領市場,也讓共用單車的綜合成本在不斷拉大。多重成本和消耗的增加中,如何降低運維成本,優化運維體系,就成為了另外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

而ofo Curve的另外一個優勢,就在於它能夠有效降低運維成本。比如ofo Curve採用高強度鋁合金車架,100%解決現有共用單車生銹問題;採用彈簧導輪拉鍊器,即時拉緊鏈條,有效防止掉鏈子,將掉鏈子7%的行業概率降至0%;採用KMC高強度防銹鏈條,抗拉強度超國家標準大於55%,500小時以上鹽霧試驗無生銹;車架一體骨骼式護鏈罩,保護鏈條不受到撞擊,將護鏈罩變形63%的概率降至0%;鼓刹制動,不受天氣影響,將刹車磨損失靈15.3%的概率降至0%,還比普通鉗刹壽命高出2倍;高強度車筐,由2倍直徑的鋁管焊接而成不易變形,承載力更高,將車筐損壞4%的概率降至1%; PU實心內胎+耐磨外胎,永不爆胎,將充氣輪胎破損100%的概率降至0%。

綜合下來,新車可以大大降低共用單車的損耗成本,同時加強運維體系的有效升級。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和平臺優化機制。

運營體系,正在逐漸成為共用單車之戰的最核心勝負手。綜合角逐說到底是平臺效率與營收率的角逐,繼技術、供應鏈、運維體系之後,通過打開這一波產品和運維優勢,ofo的領先優勢會更加明顯。

加好友XinTuQuan

馬上關注,天天乾貨,讀懂互聯網!

通過對簡單產品的重度升級,形成重創新、全面生態化優勢。

具體到共用單車領域。ofo與700Bike聯合發佈新一代共用單車ofo Curve就讓我看到了這種趨勢的顯現。據瞭解,ofo Curve在七大產品體驗方面做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優化,最主要的創新價值來自於基於多方面用戶體驗的全面升級。比如整車製造設計結合了人體工學和視覺美感,與人體接觸的所有地方均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提升了用戶在城市中的騎行體驗。

具體舉例來說,ofo Curve採用了機械式升降坐管,精確到1米55到1米85的身高,單手即可輕易操作。我們知道,之前共用單車的一大問題就來自於座椅高度問題。試想用戶的身高差距這麼大,如何能在同樣高度,或者調整座椅高度非常難的共用單車中獲得好的體驗呢?

再比如,目前大多數共用單車輪胎使用的是實心胎,因為實心胎不會面臨單車最大最頻繁的車胎問,但事實上實心胎的騎行感覺很差,遠不如充氣胎舒服。而ofo Curve卻使用了PU實心內胎,在滿足實心胎不爆胎的前提下,其騎行體驗和路感更接近充氣胎。

此外,ofo Curve還配備了人體工學掌托把套,給手掌提供額外的支撐,緩解手部疲勞。並且採用寬臀點設定坐墊和避震球減震設計,能吸收更多路面震動,也更貼合人體,讓用戶在整個騎行用車過程中更舒服。

還有一點十分重要的是,ofo Curve配備了收納車筐,方便用戶放置隨身包。並且收納車筐採用固定重心設計,不會隨著騎行的轉向而擺動。車架還有一體式護鏈罩設計,能有效防止用戶在騎行時其裙擺和褲腿捲入盤齒鏈條。

總體而言,ofo Curve可以被視作在單車基礎上全面貼合用戶體驗的全新升級版產品。要知道單車出行是一件十分注重體驗的事。這也是為什麼單車可以經常比汽車還要昂貴。通過精准的設計和人性化創新,共用單車正在迎來一個重大升級。

我常說“入口+”就是“互聯網×”,用戶體驗,是市場打開後最珍貴也是最昂貴的資源。

【綜合角逐時代,運營體系決定共用單車大戰勝負】

進入白熱化競爭時代的共用單車,還有另外一個主要問題,就是運維系統的優化提升。

我們一邊看到了共用單車的快速擴張。但另一方面,對共用單車的損耗造成的社會新聞也不絕於耳,並且不斷的投入佔領市場,也讓共用單車的綜合成本在不斷拉大。多重成本和消耗的增加中,如何降低運維成本,優化運維體系,就成為了另外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

而ofo Curve的另外一個優勢,就在於它能夠有效降低運維成本。比如ofo Curve採用高強度鋁合金車架,100%解決現有共用單車生銹問題;採用彈簧導輪拉鍊器,即時拉緊鏈條,有效防止掉鏈子,將掉鏈子7%的行業概率降至0%;採用KMC高強度防銹鏈條,抗拉強度超國家標準大於55%,500小時以上鹽霧試驗無生銹;車架一體骨骼式護鏈罩,保護鏈條不受到撞擊,將護鏈罩變形63%的概率降至0%;鼓刹制動,不受天氣影響,將刹車磨損失靈15.3%的概率降至0%,還比普通鉗刹壽命高出2倍;高強度車筐,由2倍直徑的鋁管焊接而成不易變形,承載力更高,將車筐損壞4%的概率降至1%; PU實心內胎+耐磨外胎,永不爆胎,將充氣輪胎破損100%的概率降至0%。

綜合下來,新車可以大大降低共用單車的損耗成本,同時加強運維體系的有效升級。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和平臺優化機制。

運營體系,正在逐漸成為共用單車之戰的最核心勝負手。綜合角逐說到底是平臺效率與營收率的角逐,繼技術、供應鏈、運維體系之後,通過打開這一波產品和運維優勢,ofo的領先優勢會更加明顯。

加好友XinTuQuan

馬上關注,天天乾貨,讀懂互聯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