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6年銷量增長6倍!東風柳汽何以從夾縫中崛起?

3月22日, 《經濟日報》刊登《東風柳汽何以從夾縫中崛起?商轉乘的“小目標”》。 東風柳汽的銷量從2010年的5萬多輛, 快速躍升至2016年的30.29萬輛, 以6年增長6倍的佳績演繹了令業界矚目的速度。 那麼東風柳汽是如何從偏居西南一隅, 發展成為自主品牌乘用車第二陣營的排頭兵的?

2月18日, 全新東風風行景逸S50在北京中國電影導演中心高調上市, 這是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今年推出的首款產品, 也是旗下風行品牌在轎車領域打出的第一張牌。

在當前SUV持續火爆的汽車市場, 為什麼會選擇轎車作為新年第一款年度上市新車?

“轎車是最能體現汽車企業技術實力的品類。 ”東風柳汽副總經理姚利文表示, 在汽車行業, 如果一個企業能把轎車做好, 說明這個企業“絕對有競爭力”。

東風柳汽的前身是柳州農用機械廠, 於1981年加入東風汽車公司。 因偏居西南一隅, 技術基礎又先天不足, 東風柳汽一直在夾縫中生存。 然而, 近年來, 東風柳汽卻異軍突起, 年銷量從2010年的5萬多輛, 快速躍升至2016年的30.29萬輛, 其中, 乘用車銷量高達26.13萬輛, 增幅遠超行業水準, 東風柳汽也由此成為自主品牌乘用車第二陣營的排頭兵。

東風柳汽何以從夾縫中崛起?

“圍繞市場需求, 打造‘三高’精品。 ”姚利文說, 東風柳汽的每一步成功都是兩條腿走出來的, 一條腿是通過精准化、差異化的市場細分策略, 深入挖掘潛在的、尚未被市場在銷產品充分滿足的消費需求;另一條腿就是高標準進行研發設計, 並通過先進的生產製造工藝、嚴苛的品質管制體系,

打造“三高”精品。

優生育精品。 在汽車市場飛速發展的時代, 東風柳汽卻從沒有把擴大規模放在戰略第一位, 而是選擇了集中力量, 逐個突破。 東風柳汽銷售公司副總經理伍雪峰告訴記者, 就如長城專注於SUV市場一樣, 東風柳汽自2001年進軍MPV市場, 在商用MPV方面做了多年的耕耘。 以東風風行S500為例, 東風柳汽人敏銳地發現, 市場在售的7座家用車多數由微客或微客升級平臺轉型而來, 在駕乘舒適性、貼近家用需求等方面存在不足, 於是, 他們推出了“全能家用7座MPV”東風風行S500, 填補了行業空缺。 今天, 東風柳汽在家用MPV市場地位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在整體MPV市場中也僅次於上汽通用五菱。

創新贏市場。 對於SUV市場, 東風柳汽雖然借鑒了MPV市場的開發經驗, 但卻沒有止步於此, 而是在產品設計上尋求創新。 在第一款SUV東風風行景逸X5上市試水後, 東風柳汽將主要使用者目標鎖定在希望把SUV當做人生第一款車的用戶群體中。 “與傳統轎車不一樣, 能把SUV當做第一款車的用戶一定會是比較有態度的人。 ”伍雪峰表示,為滿足這一群體的特殊要求,東風柳汽不僅搭載了先進的動力技術,還增強了SUV產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資料顯示,自2013年東風風行景逸X系列SUV上市以來,該系列產品就很熱銷。今年1月,東風風行景逸SUV系列產品銷量達到15705輛,成為SUV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

國內市場國際化。高度國際化的市場、高度國際化的競爭產品正是國內汽車市場的一大特徵。為和國際品牌在家門口同台競技,東風柳汽與合資企業展開了“對標”。“對標的目的在於改進。”東風柳汽乘用車技術中心主任翟克甯說,在研發領域,東風柳汽制定了專項追趕課題:一方面,通過對標標杆企業的核心車型,強化產品的感官品質、舒適性、安全性等關鍵性能,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提升平臺建設水準、核心總成研究能力、試製試驗水準、零部件模組化水準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水準等,不斷縮小與標杆企業在研發能力上的差距。在產品製造和管理上,則通過對標日產、富豪等企業,強化預防性管理和過程管理,加強品質教育,以全面提升工藝製造能力。

沒有競爭,就沒有超越。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今年東風風行品牌要努力在轎車、SUV、MPV3個領域各打造一款月銷萬輛以上的爆款車型,撐起全年40萬輛的銷量。”姚利文表示,這是東風柳汽“商轉乘”戰略推進路上的又一個“小目標”。“東風柳汽的大目標則是從最初的跟跑者成為領跑者,推動中國從汽車大國早日邁向汽車強國。”

”伍雪峰表示,為滿足這一群體的特殊要求,東風柳汽不僅搭載了先進的動力技術,還增強了SUV產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資料顯示,自2013年東風風行景逸X系列SUV上市以來,該系列產品就很熱銷。今年1月,東風風行景逸SUV系列產品銷量達到15705輛,成為SUV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

國內市場國際化。高度國際化的市場、高度國際化的競爭產品正是國內汽車市場的一大特徵。為和國際品牌在家門口同台競技,東風柳汽與合資企業展開了“對標”。“對標的目的在於改進。”東風柳汽乘用車技術中心主任翟克甯說,在研發領域,東風柳汽制定了專項追趕課題:一方面,通過對標標杆企業的核心車型,強化產品的感官品質、舒適性、安全性等關鍵性能,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提升平臺建設水準、核心總成研究能力、試製試驗水準、零部件模組化水準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水準等,不斷縮小與標杆企業在研發能力上的差距。在產品製造和管理上,則通過對標日產、富豪等企業,強化預防性管理和過程管理,加強品質教育,以全面提升工藝製造能力。

沒有競爭,就沒有超越。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今年東風風行品牌要努力在轎車、SUV、MPV3個領域各打造一款月銷萬輛以上的爆款車型,撐起全年40萬輛的銷量。”姚利文表示,這是東風柳汽“商轉乘”戰略推進路上的又一個“小目標”。“東風柳汽的大目標則是從最初的跟跑者成為領跑者,推動中國從汽車大國早日邁向汽車強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