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總想著打敗別人的人,最終一定會失敗|孫子兵法智慧

兩個棋手對弈, 誰先失誤誰可能就會輸。

為什麼會輸?未必是因為對手牛逼, 而是因為他自己先失誤了, 走錯一步棋被抓住小辮子了。

兩個企業競爭, 誰先失去客戶誰先失敗。

為什麼會失敗?未必是同行更牛, 而是因為你自己沒能充分瞭解客戶的需求, 沒能更好為客戶解決問題, 客戶於是就選擇別的產品了。

競爭是幻想, 事實是你幹你的, 他幹他的。

孫子兵法曰:昔之善戰者, 先為不可勝, 以待敵之可勝。 不可勝在己, 可勝在敵。 故善戰者, 能為不可勝, 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古時候能打的人, 總是先自己做到不可戰勝,

然後等待敵人出現可以被戰勝的時機。 不被戰勝在自己的修為, 可以戰勝在敵人的失誤。 所以能打的人, 可以讓自己不可戰勝, 卻沒有一定能戰勝敵人的把握。

又曰:故善戰者, 立於不敗之地, 而不失敵之敗也。

善於打仗的人, 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還能不錯失敵人出現失誤的時機。

這就是在告訴我們, 競爭是一種幻想, 我勝不是真的勝了, 只是對手敗了而已。

不是劉邦勝了, 而是項羽自己逼走了范曾, 一錯再錯, 無可挽回。

不是韓信勝了, 而是趙軍主帥自己冒失, 沒想到漢軍還可能有奇兵埋伏。

不是曹操勝了, 而是袁紹自己沒能把烏巢保護好, 被人燒了。

你自己做好修道保法, 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就“等著”敵人失誤,

“等著”敵人自個兒玩壞自個兒。

此等, 不是消極的等, 不是什麼都不做的等, 而是“多方以誤”, 設法讓對手犯錯誤。

那麼, 如果敵人就是不上當, 不犯錯誤, 你怎麼辦?

等, 繼續等。

但更多的時候, 等, 只是自己充實自己, 修道保法, 益強提升。

競爭並不存在, 存在的只是:在別人胡亂動作浪費時間的時候, 你在修道保法, 修煉自己, 讓自己變得更強。

這就是最本質的勝利——勝不勝別人, 根本不重要。

所以, 總想著打敗別人的人, 一定會疏于修道保法, 一定會自己搞壞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