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此文必招板磚口水,但仍要說:儘量買更長更大更重的車吧

汽車安全是個永恆話題, 為此產生的誤區也非常之多。 繼上週五關於車輛吸能的推文(看著露出白泡沫的漢蘭達, 小鄭怒駡“渣車”, 但他可能錯了)後, 本推文的發出, 估計又會有不少板磚要飛向李鐵蛋。

但爭吵不是目的。 來, 先看3張圖:

◥賓士C與Smart的對撞

◥雅閣與飛度的對撞

◥凱美瑞與威馳的對撞

對撞時, 它們的時速都在40公里/小時。

在上週五的推文裡, 李鐵蛋著重強調了一個觀點:車身安全與鋼板厚度沒有絕對的關聯, 主要還是看車體的吸能設計、結構科學性和金屬材料“屈服強度”。

今天, 李鐵蛋想接著說說, 假如兩台同時代的車, 結構設計水準差不多, 材料檔次也用得差不多, 車輛上裝備的主被動安全設施該有的也都有了的情況下,

那麼我們該怎麼選購一台更安全更合適的車呢?

李鐵蛋牆裂建議您:為求安全, 在錢包允許之下, 在車型結構、材料差不多的情況下, 選更長更大更重的車, 不會錯。

有一個實驗資料是這樣的:

一台整備品質1噸的“小”車與一台整備品質2噸的“大”車, 各自以60公里/小時的速度迎面相撞, 大車會把小車以2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後推。

在這個過程中, 大車的速度變化是60-20=40公里 /小時;而小車的速度變化則是60+20=80公里/小時。

◥速度變化越大, 車輛和車中乘員受傷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速度變化越大的車體以及車內乘客, 其所受到的衝擊力也是越大的。 上述“大”“小”兩車的速度變化是時速40公里VS80公里, 所以小車車體以及乘客在這次碰撞中所承受的衝擊力度將是大車的2倍。

當然, 如果兩車的整備品質相差不是特別大, 比如, 差距不超過20%, 像一台自重2噸和一台自重1.8噸的車發生上述碰撞時, 這個差距是不會很明顯的。

但一旦它們之間的重量等級差超過20%這條紅線, 例如自重2噸與自重1.6噸的車輛、或是開頭所述2噸與1噸的車輛發生對撞, 這個安全差別可就不容忽視了。

還有一種情況, 就是兩車重量也相當, 那又會怎樣呢?

此時, 在物理空間的層面, 更大更長的車, 往往擁有更多的吸能潰縮空間。 這樣的兩台車發生互相碰撞, 或同樣碰撞第三者時, 即使它們所受到的撞擊力度是基本相同的, 相比於更小更短者來說, 更大更長者的乘員艙將獲得更高的保護水準。

◥同等條件下, 它們對撞所經受的撞擊力相等, 但緩衝區的長短卻會影響兩車的受損傷程度

美國高速公路保險協會(IIHS)曾發佈過一份報告, 旨在研究汽車的尺寸、重量與安全性能的關係, 結果表明, 越小的汽車在路上與較大型汽車正面碰撞時產生的車輛損毀和個人受到的傷害危險係數越大, 在多車碰撞事故中,微小型汽車與大型汽車相撞時前者的死亡率是後者的兩倍。

本文開頭的那3張實驗圖,就出自該協會。

所以,李鐵蛋綜合本號前後兩篇推文,總結如下:

1、汽車車身的安全性,主要看結構設計和金屬材質的抗屈服度;

2、在上述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更厚的鋼板總會比更薄的強一些;

3、如果結構設計、材質水準等都相同,那麼車身更重的車在互相對撞時,會更具有更大的安全優勢。這個車重的差別紅線是20%;

4、如果結構設計、材質水準以及車身重量都都都、全部都接近的情況下,更大更長的車體更具有安全性。

在多車碰撞事故中,微小型汽車與大型汽車相撞時前者的死亡率是後者的兩倍。

本文開頭的那3張實驗圖,就出自該協會。

所以,李鐵蛋綜合本號前後兩篇推文,總結如下:

1、汽車車身的安全性,主要看結構設計和金屬材質的抗屈服度;

2、在上述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更厚的鋼板總會比更薄的強一些;

3、如果結構設計、材質水準等都相同,那麼車身更重的車在互相對撞時,會更具有更大的安全優勢。這個車重的差別紅線是20%;

4、如果結構設計、材質水準以及車身重量都都都、全部都接近的情況下,更大更長的車體更具有安全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