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人不識張伯駒,踏遍故宮也枉然”——走近愛國收藏家張伯駒

中國的收藏歷史可以追溯1700多年, 然而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 這也不過是轉瞬之間。 至於民國以來的收藏, 更是一刹那間事, 但就在這一刹那間, 留下的卻是抹不掉的記憶。

民國以來的收藏與鑒賞, 離我們最近、也最親切。 金石書畫, 讓多少豪傑競相折腰, 乃至傾家蕩產, 也讓其中的犖犖大者在傾家蕩產的財富破敗中, 升起一輪敷灑著家國情懷輝光的皎潔明月。

張伯駒, 便是這樣一位收藏大家。

張伯駒

(1898—1982年)

號叢碧, 河南項城人。 生於官宦世家, 民國四公子之一。 是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著有《叢碧詞》、《紅毹紀夢詩注》等書。

張伯駒一生酷愛收藏, 為了收藏他不惜傾家蕩產, 然而他最終卻將一生珍藏都捐給了國家。 正所謂“俠之大成者, 為國為民”。

青年張伯駒

長輩眼中的“敗家子”, 盡“花錢買字畫”

張伯駒6歲時過繼給伯父張鎮芳(袁世凱表弟, 曾任署理直隸總督、河南都督)。 7歲入私塾, 9歲就能寫詩, 老先生書架上的書, 只要他看過, 放在第幾行第幾本, 他都能記住。 先生們都稱他為“神童”。

隨後, 張伯駒進入英國人辦的書院讀書, 畢業後, 被父親送進軍閥曹錕、吳佩孚等部, 先後任過提調參議等職。

但張伯駒十分厭煩從政為官, 終不顧雙親反對, 退出了軍界。

1927年, 張伯駒到北京琉璃廠閒逛。 突然, 他在一家古玩字畫鋪前駐了足。 “請把這件墨品取出來看一下。 ”夥計取下寫著“叢碧山房”的橫幅。 “這四個字寫得真是蒼勁飄逸。 ”張伯駒一邊讚歎, 一邊看落款。 這一看, 他著實吃了一驚。 “沒想到竟是康熙皇帝的御筆。 ”反復推敲無誤後, 他立馬收了。

從此, 張伯駒就愛上了收藏。 自號“叢碧”, 並將宅院命名為“叢碧山房”。 母親為此整天唉聲歎氣:“家裡什麼事情都不管, 出去做官也不幹, 只知道花錢買字畫。 ”

《平復貼》

保護國家文物珍品, 不惜傾家蕩產

張伯駒因害怕國家文化珍寶流失國外, 進而多次大手筆將珍貴文物收入“叢碧山房”。 這同如今許多人的收藏有著本質的區別。 談及張伯駒的收藏, 人們所熟知的就是他向溥儒三購《平復帖》以及賣宅購買《遊春圖》的往事。

張伯駒最早是在湖北一次賑災書畫會上見到《平復帖》的, 當時歸溥儒所有。 1936年溥儒將所藏的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賣於他人、繼而流於海外一事,

讓張伯駒久久不能釋懷。 此次張伯駒深恐《平復帖》蹈此覆轍, 因此委託琉璃廠一家老闆向溥儒請求出售。 但溥儒索價20萬元, 張伯駒力不能勝而未果。 第二年又請張大千向溥儒求購, 同樣在20萬元的要價前止步。

一直對此念念不忘的張伯駒後來偶然得知溥儒喪母, 急需錢財為母發喪, 經傅沅叔斡旋, 以4萬元購得。 張伯駒後來寫了篇小文, 只淡淡地提及此事, “在昔欲阻《照夜白圖》出國而未能, 此則終了宿願, 亦吾生之一大事”。

《遊春圖》

《遊春圖》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畫。在繪畫史上,它標誌著中國山水畫已由“人大於山,水不容泛”作為人物配景的稚拙階段,進入了成熟階段。張伯駒與《遊春圖》,是另一段值得被永遠銘記的佳話。

上世紀30年代溥儀到東北當偽滿洲國皇帝時,帶走故宮1200件珍貴文物,1945年,隨著日本的戰敗,一些珍貴字畫開始流於市面。1946年,北平古玩界傳出消息:琉璃廠一位叫馬霽川的老板正為一幅古畫尋找買主,這幅古畫正是稀世珍寶《遊春圖》。

張伯駒在叢碧山房寓所(弓弦胡同1號)

張伯駒原本建議故宮博物院出面買下,並表示如果經費不夠,自己“願代周轉”,但故宮方面仍未有回應,無奈之下張伯駒決心個人出面。但馬霽川出價200兩黃金,張伯駒根本無能為力。為能儘快得到《遊春圖》,免得夜長夢多,最後張伯駒決定只好忍痛將自己位於弓弦胡同占地15畝的房院出售,這也是張伯駒最有價值的家產了。可是張伯駒拼盡全力僅湊了足金130多兩,最後,張伯駒答應儘快想法補齊,並由馬保山擔保,李卓卿才親手將展卷交給了張伯駒,至此,《遊春圖》才最終為張伯駒所購得。

《平復帖》與《遊春圖》都為張伯駒擁有,堪稱“二稀合璧”。他隨自號“春遊主人”,集詞友結社“展春詞社”。

還珠於民,珍品捐贈故宮博物院

從30歲到60歲,經張伯駒之手收藏的歷代頂級書畫名跡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新中國成立後,張伯駒一生所藏文物精華,大多歸於故宮博物院收藏,兌現了其“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的初衷。

1952 年,張伯駒將《遊春圖》、唐伯虎的《三美圖》連同幾幅清代山水畫軸均以原價轉讓給了故宮博物院。

張伯駒與夫人潘素

1956年,故宮博物院又收到了一份極為珍貴的大禮:張伯駒及其夫人潘素將陸機的《平復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以及黃庭堅《草書》等8幅書法,無償捐獻出來。政府為此獎勵的20萬元,被張伯駒婉言謝絕。

他說得很簡單,“我看的東西和收藏的東西相當多,跟過眼雲煙一樣,但是這些東西不一定要永遠保留在我這裡,我可以捐出來,使這件寶物永遠保存在我們的國土上。”

文化部頒發給張伯駒的《褒獎狀》

此舉在中國文化界引起震動,也許是作為感謝和嘉獎,文化部向張伯駒頒發了褒獎狀,並為此舉行捐獻儀式。如今,這些珍貴的藏品已成為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晚年,他還是常去故宮看畫。他背著手,看畫並不細緻,有些是匆匆一瞥而過,如同是抽空與舊友會面而已。

人生短短百年,大情大義,詩詞歌賦榮為一生,坐看雲起,笑看落花,人生百態,嘗盡酸甜苦辣,藝術瑰寶得以傳承,時之將至,命運所歸,時代悲哀,斯人遠去,當永載史冊。做人當學張伯駒。

圖片、文字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

《遊春圖》

《遊春圖》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畫。在繪畫史上,它標誌著中國山水畫已由“人大於山,水不容泛”作為人物配景的稚拙階段,進入了成熟階段。張伯駒與《遊春圖》,是另一段值得被永遠銘記的佳話。

上世紀30年代溥儀到東北當偽滿洲國皇帝時,帶走故宮1200件珍貴文物,1945年,隨著日本的戰敗,一些珍貴字畫開始流於市面。1946年,北平古玩界傳出消息:琉璃廠一位叫馬霽川的老板正為一幅古畫尋找買主,這幅古畫正是稀世珍寶《遊春圖》。

張伯駒在叢碧山房寓所(弓弦胡同1號)

張伯駒原本建議故宮博物院出面買下,並表示如果經費不夠,自己“願代周轉”,但故宮方面仍未有回應,無奈之下張伯駒決心個人出面。但馬霽川出價200兩黃金,張伯駒根本無能為力。為能儘快得到《遊春圖》,免得夜長夢多,最後張伯駒決定只好忍痛將自己位於弓弦胡同占地15畝的房院出售,這也是張伯駒最有價值的家產了。可是張伯駒拼盡全力僅湊了足金130多兩,最後,張伯駒答應儘快想法補齊,並由馬保山擔保,李卓卿才親手將展卷交給了張伯駒,至此,《遊春圖》才最終為張伯駒所購得。

《平復帖》與《遊春圖》都為張伯駒擁有,堪稱“二稀合璧”。他隨自號“春遊主人”,集詞友結社“展春詞社”。

還珠於民,珍品捐贈故宮博物院

從30歲到60歲,經張伯駒之手收藏的歷代頂級書畫名跡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新中國成立後,張伯駒一生所藏文物精華,大多歸於故宮博物院收藏,兌現了其“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的初衷。

1952 年,張伯駒將《遊春圖》、唐伯虎的《三美圖》連同幾幅清代山水畫軸均以原價轉讓給了故宮博物院。

張伯駒與夫人潘素

1956年,故宮博物院又收到了一份極為珍貴的大禮:張伯駒及其夫人潘素將陸機的《平復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以及黃庭堅《草書》等8幅書法,無償捐獻出來。政府為此獎勵的20萬元,被張伯駒婉言謝絕。

他說得很簡單,“我看的東西和收藏的東西相當多,跟過眼雲煙一樣,但是這些東西不一定要永遠保留在我這裡,我可以捐出來,使這件寶物永遠保存在我們的國土上。”

文化部頒發給張伯駒的《褒獎狀》

此舉在中國文化界引起震動,也許是作為感謝和嘉獎,文化部向張伯駒頒發了褒獎狀,並為此舉行捐獻儀式。如今,這些珍貴的藏品已成為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晚年,他還是常去故宮看畫。他背著手,看畫並不細緻,有些是匆匆一瞥而過,如同是抽空與舊友會面而已。

人生短短百年,大情大義,詩詞歌賦榮為一生,坐看雲起,笑看落花,人生百態,嘗盡酸甜苦辣,藝術瑰寶得以傳承,時之將至,命運所歸,時代悲哀,斯人遠去,當永載史冊。做人當學張伯駒。

圖片、文字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