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末年毛文龍佔據的皮島如今在哪裡?

皮島本是一個無名的小島, 直到明朝末年毛文龍以此作為抗金的基地才為大家所熟知。 那麼皮島如今到底在哪裡?

明末皮島位置圖

皮島, 現在稱為椵島, 位於鴨綠江口東之西朝鮮灣中。 島嶼並不算大, 面積19.2平方公里, 但位於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樞紐處, 位置比較重要, 現在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北道鐵山郡栢梁面椵島裡。

皮島本為無人區, 毛文龍率明軍將士入據皮島後, 殺死島上的蛇、虎, 作為抗金基地。 據說因毛文龍自己姓毛, 而“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 故將該島改稱“皮島”。 皮島主要起著牽制騷擾後金軍隊、聯絡支援朝鮮以及招撫安置遼東難民的作用。 明朝將皮島設置為東江鎮, 毛文龍以皮島為根據地, 不斷招兵買馬擴大實力, 襲擾後金後方輝發、耀州、鞍山驛、薩爾滸等地, 後來投降清朝的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都是其部下。 有時,

皮島也作為明朝使臣出使朝鮮的中轉站, 遼東失陷後, 朝鮮使者出使明朝陸路不通, 改走海路, 也往往途經皮島。 由於後金佔領了遼東, 遼民多逃至朝鮮, 其中大量難民湧入皮島避難, 使皮島繁盛起來。

皮島

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 毛文龍被薊遼督師袁崇煥處死,

之後皮島漸漸失去昔日的輝煌。 崇禎十年(1637年)皇太極侵入朝鮮並迫使其臣服, 緊接著在這年四月派阿濟格率軍並聯合朝鮮攻陷了皮島, 明朝軍民數萬人死難, 史載此役後“漢人皆死之, (清兵)盡掠婦女、寶貨而去, 島遂空”。 清兵隨即撤走, 皮島回歸朝鮮, 這一名稱也不復存在。

毛文龍

朝鮮戰爭時期, 聯合國軍在遭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進攻而撤退後, 將平安北道定州一帶的治安隊組成“遊擊白馬部隊”, 使其駐紮在椵島及附近各島上, 以牽制中朝軍隊。 1951年11月5日晚上,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第148師443團的1營和3營發動渡海作戰, 到次日3時攻克了椵島, 全殲駐島的遊擊白馬部隊第一聯隊, 以傷亡14人的代價擊斃33人, 俘虜42人。 此後椵島由志願軍駐守, 直到1958年6月26日撤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