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始皇從來都不是暴君 被司馬遷坑了?

秦始皇從來都不是暴君, 你相信嗎?人們對秦始皇的印象, 莫過於是一個愛濫殺無辜, 生活奢侈的暴君。 這個千古一帝, 除了一統天下留下的名聲之外幾乎全是駡名, 而史學家近日發現, 秦始皇從不亂殺無辜, 當然也不是暴君。

秦始皇留下千古駡名, 大部分原因是處於後世杜撰的史書, 這些史書中記載了諸如焚書坑儒濫殺功臣等事蹟, 而後世以這些史書為標準, 謠傳就成為了現實。

我這裡想還原一個被儒家出於自己的目的, 而篡改了的一個真相, 當仔細對比後世所津津樂道的那些“仁義之君”,

會驚奇的發現, 這傳說中的“第一暴君”, 盡然做出的事情比他們更仁慈, 更英明!

一、秦始皇的日常作為: 秦始皇是歷史上最敬業的一位皇帝, 他年輕時, 幾乎只睡3、4個小時, 天天忙於政事, 即使是史記也從未提過秦始皇貪圖于享樂淫欲。 每天的工作就是批示公文, 與構思如何統一, 統一之後, 如何建設國家。 這也是秦始皇50歲還不到就死去的原因, 一生都忙於公務, 精力透支過度。 秦始皇對待自己的子女一視同仁, 沒有什麼長輩有序, 有能力者才有資格當皇帝, 所有皇子, 無論自己母親的地位都有資格競爭下一任皇帝, 這就是在秦國。 而不是儒家的尊卑有序, 嫡長有別, 非常森嚴的等級制度。

網路配圖

二、秦始皇是暴君?:秦始皇一統六國, 善待功臣, 善始善終! 秦始皇沒有殺過任何一個自己的功臣。

王琯, 是秦始皇時期的丞相, 從呂不韋後開始繼任, 一直到秦始皇統一才退位, 擔任丞相20年。 “焚書坑儒”的導火索是儒家學官淳於越再次提出分封制而不要郡縣制。 而這個觀點盡然被當朝丞相力挺,

王琯是支持分封制的領頭人。 要知道, 分封制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周王朝的覆滅就是分封諸侯, 導致諸侯割據, 戰亂連綿。 漢代劉邦無奈封王的後果是“七王之亂”。 秦一天下的目的, 就是根絕分封帶來的弊病。 而作為一國丞相, 盡然帶頭支持分封, 實在是對秦始皇的一大打擊。 如果秦始皇真的是暴君, 那王琯敢於直言嗎?做了20年丞相, 是不可能不瞭解秦始皇性格的, 說明秦始皇是一個很容得下多方建議的人。 事實也證明了, 當有人提出分封制後, 秦始皇不是立即否決, 而是全體商議, 共同討論, 先讓所有人發表意見, 最後再做決策。 這是一個暴君所為嗎?

再來對比漢武帝時期, 丞相竇嬰因一言不合, 就被滿門操斬;主父偃是漢武帝的得力臣子,

可是漢武帝基於自己的目的, 也把主父偃滅族。 曹操的謀士荀彧、荀攸因反對曹操稱王, 而被曹操逼死。 如此一對比, 立馬就能看出秦始皇的偉大胸襟, 敢於接受反對意見, 和寬容的去理解對方。

王翦, 秦始皇最依賴的大將之一, 滅國大戰幾乎由王翦父子包辦, 而在滅楚大戰前, 秦始皇因不聽王翦意見而大敗, 於是卑躬屈膝求王翦出山, 王翦卻提出了很多要求, 且大有譏諷, 悔不聽我言, 才有今日之敗的意思。 王翦索要全國兵力, 這對於君王來說, 是多麼大的壓力?王翦要是領兵奪位怎麼辦?王翦打楚國, 並沒有急於進攻, 而是在那裡叫士兵養精蓄銳, 該怎麼玩這麼玩, 這樣過去幾個月都沒有一點動靜,

秦始皇盡然能坐得住?他完全沒有干涉過王翦。 這是脾氣暴虐之人所能做到的?王翦大勝而歸, 秦國一統, 秦始皇大加重賞, 仍然重用王翦父子。

秦始皇一統六國, 從來沒有過大屠殺!

秦始皇的滅國大戰, 死傷是春秋戰國以來, 最小的了。 因為他不是個屠夫, 他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統一的中華大地, 而不是屠丨殺與掠奪。 所以秦國的滅國大戰, 不僅是儘量不波及平民, 連士兵的傷害也儘量控制在最低。

荊軻刺秦, 秦始皇打下燕國, 沒有拿燕國人民開罪。 想想啊, 在當時的年代, 在秦始皇的地位, 如果他是暴君, 受這等奇恥大辱, 早就下令屠城了。 而秦始皇只是冤有頭債有主的懲罰了要殺他的人, 沒有遷怒于燕國百姓。

項羽屠城,燒殺咸陽宮,大火三月不曾熄滅!(後世卻稱之為西楚霸王,還有那麼多電視劇對他進行粉飾。為什麼儒家對這種殘暴行徑視而不見呢?因為六國及儒家都痛恨秦始皇,所以看在項羽為他們發洩的份上,他們也對這些暴行不加以斥責,反而用項羽的暴行去告訴天下是因為秦朝的殘暴才有此下場。儒家不是最講究“以德服人”嗎?這時候儒家的仁德體現在何處呢?)

唐代黃巢起義,血洗長安!(唐朝啊,傳說中我中華的“文明鼎盛”時期,而那時候人的作為也不見得有多文明啊!)成吉思汗滅絕西夏,對宋進行屠城,把人分成四等。(這樣的屠夫卻被後世的狗儒粉飾成為一代天驕。

秦始皇統一六國,對六國人是一視同仁。可從來沒把秦國人設置為高等人,特權人。

法律對所有人都是平等。

秦始皇僅僅是殺了以前小時候,他們母子在趙國,欺淩過他的那些個別人,就成了屠殺“趙國人”了?難道不該有仇必報嗎?這時候的儒家又擺出一副“君子之態”,強調寬容!

項羽屠城,燒殺咸陽宮,大火三月不曾熄滅!(後世卻稱之為西楚霸王,還有那麼多電視劇對他進行粉飾。為什麼儒家對這種殘暴行徑視而不見呢?因為六國及儒家都痛恨秦始皇,所以看在項羽為他們發洩的份上,他們也對這些暴行不加以斥責,反而用項羽的暴行去告訴天下是因為秦朝的殘暴才有此下場。儒家不是最講究“以德服人”嗎?這時候儒家的仁德體現在何處呢?)

唐代黃巢起義,血洗長安!(唐朝啊,傳說中我中華的“文明鼎盛”時期,而那時候人的作為也不見得有多文明啊!)成吉思汗滅絕西夏,對宋進行屠城,把人分成四等。(這樣的屠夫卻被後世的狗儒粉飾成為一代天驕。

秦始皇統一六國,對六國人是一視同仁。可從來沒把秦國人設置為高等人,特權人。

法律對所有人都是平等。

秦始皇僅僅是殺了以前小時候,他們母子在趙國,欺淩過他的那些個別人,就成了屠殺“趙國人”了?難道不該有仇必報嗎?這時候的儒家又擺出一副“君子之態”,強調寬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