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揭秘:唐高宗李治是昏庸懦弱的皇帝?

唐高宗李治是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丈夫, 歷史上他一直是以儒弱昏聵的形象出現的, 但歷史上的他真的如此嗎?

歷史上有很多人, 在諸多史書的記載, 以及文學作品的演繹中, 是那種唯唯諾諾的慫蛋形象, 其實真實的歷史哪有那麼簡單。

唐高宗李治就是這樣一個人, 在很多史書中, 李治的形象脫不來昏庸、懦弱兩個詞。 李治的老爸太宗李世民是牛逼閃閃的千古一帝, 李治的老婆武則天則是一代女皇, 這把李治夾在中間, 搞得真像個無能昏君似的。

網路配圖

陳寅恪先生這《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說:“高宗本庸儒之主”,

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也說唐高宗”昏庸”。 左派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也說唐高宗“昏懦”, 類似看法不勝枚舉。

依照這些說法, 唐高宗的歷史地位幾乎完全被抹熬。 甚至, 翦伯贊先生還把從655至705年定義為武則天統治的五十年, 唐高宗在位的649-683年就被忽略了。

歷史真的如此嗎?

其實, 對唐高宗負面評價始于宋朝人修的《新唐書》。 原來, 唐朝人對武則天的評價並不低, 當然這與她是唐玄宗祖母有關, 但對這位女皇的歷史功績也是肯定為主。

不過, 自五代始, 史家多從封建正統、男尊女卑的觀念出發, 對武則天持否定態度, 罵她當皇帝是“牝雞司晨”。

北宋以後此風更甚, 說“武后之惡, 不及於大戮, 所謂倖免者也”。 他們由不滿武則天當皇帝,

而移罪高宗, 責備他不該立武氏為皇后, 讓其參政, “而流毒天下, 貽禍邦家”, 於是便有“昏懦”之說。 唐高宗的昏君形象由此形成。

那麼, 高宗李治真的是昏君嗎?

李治

高宗李治原本並非李世民首選的繼承者,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原本是李世民鐘意的兒子。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出局之後, 李治才進入考察範圍。 最終, 李治能夠勝過似乎更有能力的吳王李恪, 當然有長孫無忌背後的作用, 但根本而言, 還是太宗李世民本人的態度。

李世民是不會把大唐江山交給一個無能昏庸之人的!

唐太宗把李治立為皇太子以後, 便訓練其執政能力, “太宗每視朝, 常令在側, 觀決庶政, 或令參議, 太宗數稱其善。 ”注意!這裡“太宗數稱其善”, 見習期的李治是令父親非常滿意的!

貞觀二十二年(648), 太宗作《帝範》十二篇“以賜太子”, 細心教導其治國理政。 以後的事實證明, 高宗是牢記太宗的教誨的。

登上帝位之後的李治也是個勤政的皇帝, 幾乎每天都臨朝, 他說“朕幼登大位, 日夕孜孜, 猶恐擁滯眾務。 “直到顯慶二年五月, “‘宰相奏天下無虞, 請隔日視事”, 才改為兩日一臨朝。

如此勤政, 恐怕與後世的朱元璋和雍正有的一比。 恐怕後來他身體不好, 也和過勞死有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