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光緒死亡之謎:竟然死在了一碗優酪乳上?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 在位年號光緒, 史稱光緒帝。 父親醇親王奕譞, 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 在位三十四年。

網路配圖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 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 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 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人垂簾。 光緒十五年(1889年), 載湉親政, 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 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載湉親政後發生的中日甲午戰爭中, 光緒帝極力主戰, 反對妥協, 但終因朝廷腐敗,

而以清朝戰敗告終。 痛定思痛, 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 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 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 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牽制住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這一股勢力, 但反被袁世凱出賣, 從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 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 故稱“百日維新”。 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 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 實將他幽禁於西苑瀛台, 成為無枷之囚。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緒帝暴崩, 享年38歲, 廟號德宗, 諡號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葬於清西陵之崇陵。

1908年11月14日酉時二刻三分, 37歲的光緒皇帝(清德宗載湉)駕崩於瀛台涵元殿內,

離現在已經整整100多年了。 至於他的死因, 事過境遷, 撲朔迷離, 眾說紛紜。 按著名的歷史學家啟功所說:是慈禧用下了毒的優酪乳毒死了光緒。 事情的過程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來看看啟功先生的回憶——

我曾祖遇到的、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樣一件事:他在任禮部尚書時正趕上西太后(慈禧)和光緒皇帝先後“駕崩”。 作為主管禮儀、祭祀之事的最高官員, 在西太后臨終前要晝夜守候在她下榻的樂壽堂外。 其他在京的、夠級別的大臣也不例外。 大臣們都惶惶不可終日, 就等著屋裡一哭, 外邊好舉哀發喪。 西太后得的是痢疾, 所以從病危到彌留的時間拉得比較長。 候的時間一長, 大臣們都有些體力不支, 便紛紛坐在臺階上,

哪兒哪兒都是, 情景非常狼狽。

就在宣佈西太后臨死前, 我曾祖父看見一太監端著一個蓋碗從樂壽堂出來, 出於職責, 就問這個太監端的是什麼, 太監答道:“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 ”“塌喇”在滿語中是優酪乳的意思。 當時光緒被軟禁在中南海的瀛台, 之前也從沒聽說過他有什麼急症大病, 隆裕皇后也始終在慈禧這邊忙活。

但送後不久, 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監小德張(張蘭德)向太醫院正堂宣佈光緒皇帝駕崩了。 接著這邊屋裡才哭了起來, 表明太后已死, 整個樂壽堂跟著哭成一片, 在我曾祖父參與主持下舉行哀禮。

其實, 誰也說不清西太后到底是什麼時候怎麼死的, 也許她真的挺到光緒死後, 也許早就死了, 只是密不發喪, 只有等到宣佈光緒死後才發喪。 這已成了千古疑案, 查太醫院的任何檔案也不會有真實的記載。 但光緒帝在死之前, 西太后曾親賜他一碗“塌喇”, 確是我曾祖親見親問過的。 這顯然是一碗毒藥。 而那位太醫院正堂姓張, 後來我們家人有病還常請他來看,

我們管他叫張大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