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神壓力與不孕症的關係

有一對夫妻來到生殖中心要求做試管嬰兒, 出示的結婚證令我們感到奇怪——撕成碎片後再拿透明膠帶粘好。 詢問得知, 婚後長期不孕使他們遭受了極大的家庭、社會和心理壓力, 在精神幾乎崩潰時, 兩人在相互指責的吵鬧中撕碎了結婚證, 決意離婚。 但愛情的巨大力量又最終使他們破鏡重圓, 攜手走上了艱辛的求子之路。 我們在為這夫妻兩人對愛的堅持而感動的同時, 也深深感到他們因不孕症而承受的精神重負。

對大多數不育夫婦來說, “不孕症”是其生活中經歷的最有壓力的事件之一。

因此, “不孕症”既是一種疾病, 更是一種心理創傷。 而女性承擔著更重的不孕壓力——

1.傳統文化帶來的壓力:中國自古就是一個非常注重家庭和家族延續的國家, 傳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存在於人們心中。 所以, 不孕患者往往覺得自己成了家裡的罪人,

在家裡的地位受到嚴重的威脅, 甚至作出不合情合法的舉動, 從而使身心受到傷害。

2.婚姻帶來的壓力:多數人認為孩子是愛情的結晶, 沒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 所以夫妻不管如何籌畫未來, 都盼望著孩子的降生, 希望孩子帶來的歡聲與笑語。 沒有孩子的婦女則懼怕婚姻的解體。

3.疾病本身帶來的壓力:患者經多方面求醫無效, 身心疲憊, 耗費了大量的錢財與精力, 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

4.自身的承受能力差:患者對自身疾病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心理壓力的來源之一。 患不孕症病程長短、病因的不同、治療過程, 以及患者本人家庭的社會、文化背景, 都會影響患者所承受的壓力。 患者家庭成員的文化水準越低,

患者所承受的壓力越高。 治療過程中的期待則更易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比如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患者, 在胚胎移植後等待結果的兩周內, 許多患者承認自己非常緊張, 甚至影響睡眠與飲食。 一旦治療失敗, 立即陷入情緒低谷, 悲觀失望, 不能自拔。

不孕症對患者的婚姻、家庭及社會關係能造成一定的影響, 甚至會引發心理危機, 這種心理危機反過來又會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及治療效果。 減輕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障礙, 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讓患者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援, 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 減少負性心理和社會適應不良反應的發生, 還可以提高治癒率。 心理支持對臨床治療很有幫助, 這不僅是醫學發展的需要, 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我們的臨床研究證明, 經過積極的心理干預, 絕大多數不孕患者能減輕心理壓力,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更加輕鬆地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希望再也不會見到被撕碎的結婚證, 更希望廣大患者能卸下心理包袱, 就有“好孕”相隨。

(文/王雪 河南省人民醫院)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