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早產兒的發育不同,寶寶的訓練也要調整,婦幼保健科主任這樣說!

產後42天, 除了媽媽要檢查外, 寶寶也要進行檢查。 42天的健康檢查, 是對新生寶寶, 特別是早產兒寶寶現有狀況的一個監測。 寶寶的檢查項目主要有常規檢查和神經系統檢查兩大項。 常規檢查包括測量身長、體重、頭圍、心肺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包括運動發育能力檢查和神經反射檢查。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嬰幼兒健康促進科主任于凡告訴記者, 生活中, 有些家長, 尤其是早產兒家長不敢給寶寶做動作訓練, 導致寶寶運動發育能力落後。 于凡主任說, 我們的任務就是解答家長的問題, 讓家長們瞭解育兒知識,

並指導家長做適合孩子年齡段的訓練, 讓好孩子發育得更好, 讓問題孩子通過早期干預訓練, 變得和正常孩子一樣。

根據規律來練習, 時間不可過量。 “一聽二看三抬頭, 四撐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站, 十月娃兒能扶走。 ”寶寶在每個階段有學習某種能力的關鍵期,

比如爬行, 一般來說, 五六個月大時, 寶寶坐穩了, 就為下一步爬行做準備了。 三個月內寶寶的爬行是爬行反射, 三個月後才是主動爬行。 適當地進行爬行運動訓練, 對寶寶的發育和成長具有積極作用。 爬行訓練可以利用寶寶洗完澡或睡醒覺的機會做, 只要用手掌輕輕抵住寶寶的足底, 他就會試圖向前爬, 儘管開始時爬不了幾釐米, 但只要寶寶盡力了就行。 爬行訓練的時間控制在每次1~2分鐘, 每天1~2次較為適宜。

現在都是老人帶孩子, 所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更要多懂一些育兒知識。 有的寶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哭鬧、喊叫、發脾氣, 有的寶寶總是亂丟東西, 不講整潔。 于凡主任說, 寶寶情緒管理和秩序感的建立也是早教的重要內容。 早期教育做不做差距很大。 比如唱名可以鍛煉寶寶的社會行為, 排隊拿教具可以讓寶寶學會等待、建立秩序感, 並學會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緒, 經過這種訓練的寶寶不會達不到要求就哭鬧發脾氣。 對待早產兒、低體重兒等,

還要訓練克服自卑心理, 以免長大後心理封閉。 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 就有一個生下來兩斤七兩的早產女孩, 訓練效果非常明顯, 各方面能力都非常優秀, 爬行比賽、行走比賽都是第一名。 于凡主任強調, 寶寶越小開始訓練, 訓練效果越好。

有的媽媽,

尤其是早產兒媽媽看到孩子稍微不如別人家的就緊張, 提醒家長們注意的是, 因為每個寶寶自身的生長發育不同, 有的運動和智慧發育比較早, 而有的寶寶則發育得稍微晚一些, 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即可, 不必盲目攀比。

相關閱讀>>

早產兒抬頭訓練, 從豆丁媽媽那裡學來的, 用過了, 效果不錯!

如果對您有幫助, 請點☆收藏起來並轉發到朋友圈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