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濰縣樂道院:賽珍珠童年在此度過 陳少敏在此開展革命活動

很多觀眾朋友們都曾注意到在現今濰坊市人民醫院院內零星點綴著幾座飽經滄桑的西式建築, 這幾座西式建築正是濰坊市人民醫院的前身樂道院保存下來的遺跡。

樂道院是由美國長老會的傳教士狄樂播和夫人狄珍珠創辦, 二人最早於1881年從美國來到中國, 由於缺乏確切的資料記載, 狄樂播夫婦前往濰縣建立樂道院的時間也就一直存在疑問, 之前大都把1883年作為樂道院的創辦時間。 直到90年代初期, 這個時間問題才被揭開。

極具語言天賦的狄樂播並沒有像普通人一樣在學習中文上花費太長時間, 1881年12月他便和夫人來到濰縣佈道。 當時膠濟鐵路剛剛建成通車, 濰縣位於膠濟鐵路的中心。 同時濰縣商貿興盛, 文化繁榮, 素有“書齋縣城”之稱, 是山東地區開拓宗教活動的首選地。 到達濰縣的狄樂播夫婦在當地教友的協助下在濰縣城東南李家莊購買了土地16.5畝, 準備建立起濰縣地區的傳教中心。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 狄樂播夫婦初步建成了以平房為主的“樂道院”。 樂道院包括學校、診所、教堂三部分, 分別擔負教學、醫療、佈道的任務。

剛剛建成的樂道院規模較小, 用於教學的學校叫做文華館, 當年只有12名學生, 狄樂播擔任學校的校長。 由於狄樂播不是醫生, 只是在來華之前短時間實習了醫院管理, 但是他仍然在樂道院內建立了醫院, 醫院直到四年後才有了正式的醫生史蒂芬亨德, 並開始設有正規的藥房。 美國長老會為了紀念狄樂播的功勞, 以狄樂播的姓氏“馬蒂爾”將醫院命名為“馬蒂爾紀念醫院”。 正當樂道院的各個部分都步入正軌蓬勃發展的時候, 1900年的一場浩劫又讓樂道院回到了起點。

狄樂播夫婦辛苦經營了近20年的樂道院在一夜內化為了灰燼。 經過教會控訴, 清政府賠款白銀五萬兩用於樂道院的重建。 義和團運動失敗以後, 帝國主義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丑合約》, 從中國獲取了4.5億兩白銀的庚子賠款, 其中的10萬兩白銀也被用於了樂道院的重建。

到1904年擴建後的樂道院基本完工,面積擴大到200餘畝,院門改在了北面,大門上仍然懸掛“樂道院”的大字匾額。樂道院成為昌濰一代基督教長老會的傳播中心,並分設了十幾個教區。大量的傳教士也紛紛趕來,其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和《時代》雜誌創刊人魯斯也跟隨父親來到濰縣傳教,都在濰縣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時光。

這些現在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手術在當時的濰縣卻是轟動一時,於是醫院的名聲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膠東半島最好的醫院,成為百姓眼中神奇的“洋樓“。

在當時的技術和條件下,醫院做的一例白內障手術和一例食管擴張手術獲得了成功,這件事在當時的濰縣轟動一時,於是醫院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大。醫院裡除了醫術高明的海大夫以外,同時還有布朗大夫和巴護士。巴護士是當時的護士長,她平常除了管理醫院的護理工作以外,還開辦了第一個醫院的護士培訓班,這些學生畢業後醫院留著自用。1925年的時候,巴護士還將醫院的護校申請加入了“中華護士協會”,在當時以學校為單位加入協會的屈指可數。

隨著當地百姓對醫院的認可,醫院的規模和設備遠遠滿足不了病人的需求。1924年美籍醫生梅仁德專程回到美國籌措擴建資金,在匹茲堡山德賽教堂的幫助下籌集捐款3萬美元,在濰縣擴建了“十字型”的西式樓房一棟,樓房共有4層,於1925年建成,當時為濰縣的最高建築。

醫院的名字在長老會內部改為“山德賽醫院”,對中國叫做“濰縣基督教醫院”。這時候醫院內也已經有了中國籍的醫生,外國傳教士和他們生活在一起,關係非常的密切。

從1925年醫院二次擴建開始,醫院進入了發展的鼎盛時期,樂道院內的學校也漸漸發展到了八百餘人。隨著樂道院內工作人員的增加,裡面集中了很多當地的社會精英,並有很多先進的知識份子投身了革命。慢慢的,樂道院變為了革命活動的秘密基地。

1925年初,濰縣地區早期的共產黨員莊龍甲同志根據党的指示,以國民黨山東黨部特派員的身份來到濰縣從事革命活動,把樂道院作為了活動的秘密基地。

陳少敏是山東壽光人,1927年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曾稱讚她是“白區的紅心女戰士,無產階級的賢妻良母”。解放後,曾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文革時期,她是唯一一位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表決“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党”時沒有舉手的人,受到江青的殘酷迫害。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之後,日本帝國主義的全面侵華戰爭開始。1938年1月10日,日寇佔領了濰縣城,在城鄉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淪陷後的濰縣城鄉頓時被日寇的鐵蹄所蹂躪。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等國對日本宣戰。美國將僑居其國內的6萬多日本人強行集中在洛杉磯附近隔離關押。為了報復,日本在中國設立了多個平民集中營,專門用來關押二戰同盟國的在華僑民。1942年樂道院附近突然出現了一群荷槍實彈的日本憲兵,駐濰縣地區的日本憲兵隊長湯本宣典率領一小隊日本憲兵和一中隊偽軍,包圍了濰縣樂道院。不容樂道院人員作出反應,樂道院轉眼間就成為了日寇為所欲為的日軍特殊看護所,所有在內工作的中西方人士被驅趕了出去。醫院的設備和藥品全部被日軍搶走,醫院被迫關閉。關閉後的樂道院由原先安靜的樂土瞬間變成了一座陰森恐怖的集中營,在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呢?下期的濰坊記憶我們繼續講述。

到1904年擴建後的樂道院基本完工,面積擴大到200餘畝,院門改在了北面,大門上仍然懸掛“樂道院”的大字匾額。樂道院成為昌濰一代基督教長老會的傳播中心,並分設了十幾個教區。大量的傳教士也紛紛趕來,其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和《時代》雜誌創刊人魯斯也跟隨父親來到濰縣傳教,都在濰縣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時光。

這些現在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手術在當時的濰縣卻是轟動一時,於是醫院的名聲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膠東半島最好的醫院,成為百姓眼中神奇的“洋樓“。

在當時的技術和條件下,醫院做的一例白內障手術和一例食管擴張手術獲得了成功,這件事在當時的濰縣轟動一時,於是醫院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大。醫院裡除了醫術高明的海大夫以外,同時還有布朗大夫和巴護士。巴護士是當時的護士長,她平常除了管理醫院的護理工作以外,還開辦了第一個醫院的護士培訓班,這些學生畢業後醫院留著自用。1925年的時候,巴護士還將醫院的護校申請加入了“中華護士協會”,在當時以學校為單位加入協會的屈指可數。

隨著當地百姓對醫院的認可,醫院的規模和設備遠遠滿足不了病人的需求。1924年美籍醫生梅仁德專程回到美國籌措擴建資金,在匹茲堡山德賽教堂的幫助下籌集捐款3萬美元,在濰縣擴建了“十字型”的西式樓房一棟,樓房共有4層,於1925年建成,當時為濰縣的最高建築。

醫院的名字在長老會內部改為“山德賽醫院”,對中國叫做“濰縣基督教醫院”。這時候醫院內也已經有了中國籍的醫生,外國傳教士和他們生活在一起,關係非常的密切。

從1925年醫院二次擴建開始,醫院進入了發展的鼎盛時期,樂道院內的學校也漸漸發展到了八百餘人。隨著樂道院內工作人員的增加,裡面集中了很多當地的社會精英,並有很多先進的知識份子投身了革命。慢慢的,樂道院變為了革命活動的秘密基地。

1925年初,濰縣地區早期的共產黨員莊龍甲同志根據党的指示,以國民黨山東黨部特派員的身份來到濰縣從事革命活動,把樂道院作為了活動的秘密基地。

陳少敏是山東壽光人,1927年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曾稱讚她是“白區的紅心女戰士,無產階級的賢妻良母”。解放後,曾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文革時期,她是唯一一位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表決“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党”時沒有舉手的人,受到江青的殘酷迫害。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之後,日本帝國主義的全面侵華戰爭開始。1938年1月10日,日寇佔領了濰縣城,在城鄉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淪陷後的濰縣城鄉頓時被日寇的鐵蹄所蹂躪。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等國對日本宣戰。美國將僑居其國內的6萬多日本人強行集中在洛杉磯附近隔離關押。為了報復,日本在中國設立了多個平民集中營,專門用來關押二戰同盟國的在華僑民。1942年樂道院附近突然出現了一群荷槍實彈的日本憲兵,駐濰縣地區的日本憲兵隊長湯本宣典率領一小隊日本憲兵和一中隊偽軍,包圍了濰縣樂道院。不容樂道院人員作出反應,樂道院轉眼間就成為了日寇為所欲為的日軍特殊看護所,所有在內工作的中西方人士被驅趕了出去。醫院的設備和藥品全部被日軍搶走,醫院被迫關閉。關閉後的樂道院由原先安靜的樂土瞬間變成了一座陰森恐怖的集中營,在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呢?下期的濰坊記憶我們繼續講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