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說要有他在赤壁之戰不會敗,毛主席也特別賞識他

曹操在逐鹿中原、統一北方的大業中, 善於識人、用人, 發現人才。 他手下聚集了一大批韜略出眾的謀士高參, 對他的事業多有襄助。 其中, 這個人一定要提, 他就是郭嘉!

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意思很簡單, 郭嘉如果不死, 諸葛亮是不會出山的。 而事實上也確實有這麼一個巧合, 郭嘉在207年去世, 臥龍諸葛亮也是在207年出山的……

郭嘉27歲到曹操那裡當參謀, 38歲時因病去逝。 赤壁之戰曹操落敗時, 曾說, 若郭嘉在, 不會使我處於這種困難境地。

曹操這樣的感慨不無道理, 每逢軍國大事議論紛紛時, 郭嘉的計策總是力排眾議, 他的策略從無失算。 在郭嘉當參謀時, 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 神機妙算 屢建奇功。 如, 在打不打呂布的問題上, 當時曹操帳中議論紛紛。 當時袁紹佔領整個河北和豫北(就是鄭州以北一帶), 曹操在許昌, 呂布在徐州。 郭嘉的建議是先打呂布, 有人提出疑慮, 打呂布時, 如果袁紹來打許昌怎麼辦?郭嘉說, 袁紹這個人多端寡要, 見事遲, 得計遲, 不要怕, 他一定不會打許昌的。 最後, 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去打呂布, 結果是活捉了呂布。 如果不是先打呂布, 呂布跟袁紹聯合起來同時攻擊曹操,

那曹操就危險了。 郭嘉的這個計策很成功……

打完了呂布再去打袁紹, 袁紹渡了黃河, 在鄭州與洛陽之間, 官渡之戰袁紹被曹操大敗, 他最後也因兵敗憂鬱而死。 接著在要不要乘勝追擊袁紹的兩個兒子問題上, 郭嘉又建議說不要打, 我們班師回許昌, 裝作打劉表, 把軍隊擺到許昌、信陽之間, 袁紹的兩個兒子自己一定會因爭奪權力, 先亂起來的。 如果說這個時候, 去攻打他們, 反而會令他們聯合起來共同抗拒, 非上策也!果然, 曹操的軍隊一搬動, 沒幾個月, 袁譚、袁尚兩兄弟就打起來了, 袁尚把哥哥包圍在山東平原(德州), 哥哥眼看要被滅掉, 臨急中趕緊派人去向曹操求助。 曹操派軍乘勢奪取了安陽, 並消滅了袁尚的部隊,

逼得袁尚本人逃到遼東去了, 最後還消滅了袁譚。

袁尚逃入遼東的烏桓之後, 在要不要遠征烏桓, 徹底消滅袁尚的問題上, 又是郭嘉力排眾議, 詳細地分析了烏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義。 “遼東胡人自恃偏遠, 現在必然沒有防備, 突然發動攻擊, 輕兵速進, 攻其不備, 一定能夠將他們消滅。 ”郭嘉的建議最終被曹操接納, 並按照郭嘉的計策進兵遼東。 後來, 烏桓之役大獲勝利, 逼得遼東太守公孫康帶著袁尚的首級前來投降。 這一戰役, 也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 也使得曹操最終徹底平定北方, 統一整個黃河流域以北地區。

可惜, 天妨英才, 郭嘉英年早逝。 在從柳城回來的途中, 因為水土不服,

氣候惡劣, 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勞過度, 郭嘉患疾病去世。 就這樣, 一個曠世奇才如流星一般隕落了。

毛主席也對郭嘉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奇才特別賞識。 他推崇郭嘉, 是想啟發党的各級領導向郭嘉學習, 在遇到困難, 不知怎麼辦時, 要多動腦子, 多謀善斷,把局面打開,將工作做好!

文/七痞狼

多謀善斷,把局面打開,將工作做好!

文/七痞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