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隨地吐痰既不文明也不衛生

提升市民素質 從“六不”做起

湘潭線上7月18日訊吐痰, 看似張口小事, 但吐在什麼地方, 能夠反映出一個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我市發出“創建文明城市 建設幸福湘潭 拒絕陋習 做‘六不’好市民”的號召以來, “不隨地吐痰”是否都能做到?7月17日, 我們對此進行了採訪。

情景再現:

當天, 劉女士走在岳塘區建設南路上, 發現一位穿著講究的男士走著走著咳嗽了兩聲, 扭頭把痰吐到了地上。 沒走幾步, 他再次往地上吐痰。 劉女士對此頗有微詞, “路面上乾乾淨淨, 就這兩口痰煞風景。 ”

這時, 路邊的一位創文勸導員見狀一路小跑過來,

對這名男士進行勸導, 沒想到對方不理不睬。

“看到這種現象我們一般都會上前勸導, 但是有的人覺得現場指出他們的不對讓他們很沒面子。 ”這名創文勸導員無奈地搖著頭, “不隨地吐痰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只需拿紙包著, 扔到垃圾箱就行。 文明還得靠自覺。 ”

市民李先生比較注重文明素養, 從小就教育孩子要養成講衛生、講文明的好習慣。 有一次, 兒子感冒了, 把痰吐在了路上, 李先生硬是要兒子用紙清理完才走。

短評:

隨地吐痰不只是不文明之舉, 更是不衛生的行為。 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 病人吐出的痰, 相當於細菌的“培養基地”, 一口痰中會“駐紮”成千上萬的病菌。 對於個人來說, 一口痰可能是不經意, 而對於他人來說,

一口痰卻意味著“禍從口出”, 有可能引發疾病。

通過痰液傳播的疾病就有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霍亂、麻疹等等。 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 從我做起, 以對自己、對他人、對整個社會負責的態度, 自覺遠離隨地吐痰。

>>返回湘潭線上首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