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個月結束戰爭?日本天皇一句話問的眾人啞口無言

上世紀, 日本在軍國主義的影響下, 造就出一批熱愛戰爭的狂熱份子, 他們以征服滿洲為跳板, 進而征服中國以至於東亞地區, 美曰其名的稱為“聖戰”或“大東亞戰爭”。

他們把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行為說成是解救, 他們更是聲言要把太平洋變成日本的內海。

有句話說的真不錯“上帝欲使其滅亡, 必先使其瘋狂”。

日本開始發動侵華戰爭時, 就揚言要三個月滅亡中國, 然而, 從佔領奉天到攻佔南京, 再到武漢戰事, 日軍深陷中國的泥潭中, 難以自拔。

1941年5月, 日本準備對西南太平洋發動進攻時, 這一天日本天皇召見了時任參謀總長的杉山元, 開誠佈公地問道:

“假若日美戰事發生了, 陸軍方面, 確信若干期間可以結束戰事?”

杉山元答道:

“單就南洋方面來說, 打算三個月左右, 可以結束”。

日本天皇隨即反詰道:

“汝為中日事變當時之陸相, 余尚憶及汝在當年告餘:事變一個月左右可以結束。

現在豈非遷延四年之久, 尚不能結束乎”?

杉山元惶恐自辯道:

“中國, 利用其廣大之大後方, 日本乃不能一招預定計劃作戰, 戰事因此遷延未結”。

日本天皇聲色俱厲道:

“若說中國的後方地區廣大, 太平洋豈不是更廣更大?如何汝又確信三個月可以結束?”

杉山元被懟的的啞口無言, 誠惶誠恐。

然而, 此番對話並沒有讓日本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太平洋戰爭的如期上演, 也讓日本很快從美夢中醒了過來。

中日戰爭進行到1943年左右, 日本國內才終於認清中國人的可怕, 掀起了“支那再認識”的口號, 也真正感覺到陷入泥潭的危機, 體會到長期戰爭帶來的壓力。

但他們的認識顯然還是不夠的, 他們看到了中國的地廣人多, 卻忽視了我們的抗戰, 乃是“屬於人民的戰爭”。

就在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前的1934年, 日本有位名將在去世前這樣評價好戰份子:

“熱心於戰爭的人, 不懂的戰爭。 凡事經歷過戰爭的恐怖, 而仍愛戰爭者, 簡直就不是人類。 無論什麼方法都比戰爭好,

我們必須以任何代價來避免戰爭, 除非在民族生存受到危害的時候。 我恨極了戰爭”——東鄉平八郎。

日本軍國主義的好大喜功, 為鄰國帶來沉重的傷害, 最後也為自己帶來了深深的屈辱和那難以磨滅的原子彈留下的印記。

願和平之鴿永駐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