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龍門才子李壽田詩稿流芳

清末民初時被稱“學界之鉅子”留下記錄當時龍門歷史文化《拙園詩稿》

李壽田遺像。

塘唇圍李氏宗祠。 本版文圖 《東江時報》記者侯縣軍

龍城東門路塘唇圍。

民國壬戌年(1922), 李壽田為龍門縣城郊村水口村譚氏祠堂題寫“麟岡祖祠”。

李壽田為龍門縣城黃竹坑石井圍太平樓題匾手跡, 時間為丙辰年(1916)孟秋, 該圖載於《拙園詩稿》1988年重印本。

李壽田《拙園詩稿》書影。

龍門縣城內路、龍城街道辦事處旁, 有一個不起眼的城中村, 村門像農家小院的大門, 入內能見一池塘在左, 一棵高大的梧桐樹一副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姿態, 池塘另一邊的房屋, 清代民居、民國建築和現代樓房錯雜, 天際線起伏不平, 村子中央是李氏祠堂, 略顯破敗。

這個不起眼的古村, 名塘唇李屋, 今日看來有些落魄, 但鮮為人知的是, 它是龍門縣城發展史上著名的圍村, 該村的能人, 曾為龍門古城的建設以及文教事業,

貢獻良多。 李元厚、李士珍、李壽田等龍門名人, 均是該村人。 其中, 李壽田是清末民初期間龍門最負盛名的才子之一, 時人稱他為“學界之鉅子”, 他留下的《拙園詩稿》記錄著當時龍門的歷史文化, 今人寶之。

1

龍門建縣李氏讓地建城池

塘唇李屋古稱塘唇圍, 位於龍門城內七星岡之一的陽岡南麓。 查現存史料, 塘唇圍最早進入龍門公共記憶的時間是明弘治九年(1496), 也即是龍門建縣之年。 當年, 龍門設縣治於七星岡, 隨後建設城池, 涉及土地問題。 七星岡下的稅田, 都是塘唇圍李元厚的地產, 還有李氏先人的墳塋。 獲悉龍門建縣, 李元厚遷墳讓地, 還捐資助工。 當時, 官府在龍門縣城東南測繪民居住房, 要佔用李元厚的耕地100多畝, 李元厚“恬然不以為意,官酬其直,不受。”後來,官府給貼永遠免役,以優獎之。

李元厚平日就慷慨好義、望重鄉閭,每逢荒亂之年,無論識與不識,皆不遺餘力地資助。經建縣一事,李雲厚深得龍門官民敬重,其寬懷大量的品德,傳誦不斷。

清康熙年間,李元厚裔孫李士珍,是國子監貢生,以孝友聞名鄰里,他與先祖李元厚一樣,“恒好周人急,尤勇於任事”。龍門知縣蕭大成修建縣內的祠堂廟宇,依靠李士珍如左右手,曾手書“慈孝芳徽”匾以旌表,成為龍門歷史上受到百姓敬重的鄉紳。

此外,李士珍的族人李聚千,“真摯慷慨,出自性生”,女兒遭遇未婚夫離世而奔守貞,李聚千給錢資助,稱“此真吾女也”,不拘泥于俗,聞名鄉里。

總的說來,在明清兩代,塘唇圍李氏是龍門縣城有名的家族。

2

“神童”李壽田膺選拔貢

清代中晚期,塘唇圍迎來家族最耀眼的士子。清同治四年(1865)農曆八月廿一日,一個男嬰呱呱墜地,這是塘唇李氏第二十代,親人為之取名李壽田,號境仁。李壽田年幼時,由其祖父李汝霖教讀,賦性聰慧,迥異於凡庸,雖在髫齡,已能吟詠。

但李壽田貪玩,懶于讀書,祖父於是屢有苛責,打算讓他輟學,做其他事情。李壽田14歲那年,偶然間作出《隱者》一詩,其中有“太公渭水垂綸釣,諸葛南陽抱膝吟”之句,讓祖父大為讚賞。祖父感慨地說:“言為心聲,少年能作此恬淡高朗之詞,他日絕非庸俗子也!”李壽田於是繼續學業。此後,李壽田又跟著族中一名資深教師學習,從遊三載,於是學制藝、習辭章,學業突飛猛進。

清光緒九年(1883),19歲的李壽田應童試,順利進入縣學宮,此後多次科考和歲考,均獨佔鰲頭。光緒二十三年(1897),李壽田又以第一名膺選拔貢生,當年秋,以拔元的身份赴京師會試,不久擢授直隸州州判。

在李壽田選為拔貢前三年,即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馬關條約》簽訂,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也加快了晚清政府的滅亡速度。州判為中國古代文官官職名,在清朝之位階為從七品,這是晚清臃腫的官僚機構中極不起眼的一名小吏,在風雨飄搖的清朝做官,俸祿也並不是很香。李壽田天性恬淡,淡泊名利,渾身全是熱心桑梓的文化基因,在擢授直隸州州判不久後便選擇棄官回鄉,透露出一代文人在晚清大變局中開始與舊時代決裂的歷史資訊。

3

舌耕督課20多年育才無數

放棄仕途的李壽田,讓他的故鄉龍門重新收納了一位文化鉅子。李壽田設帳授徒,對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龍門知縣史允端以李壽田品端學粹,堪為後學楷模,聘李壽田為龍門星岡書院山長。

清光緒三十年(1904),科舉制度廢除前夕,龍門創立官立高等小學堂,李壽田與劉士驥、林鉞、譚錫光等邑紳合力創辦此校,並成為該校的首任校長。李壽田任校長期間,學校的課程設置仍以國學為主,此外還有“格致”“修身”兩門,前者有如現在的數學、物理等初等常識,後者則是傳統的儒家道德教育。李壽田在職3年,嚴於管教,學校風紀肅然。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秋,李壽田被交流到廣州西關南強兩等小學任國文教員,講解明晰,尤善改文,就學生徒頓增數倍,深受師生愛戴。清宣統三年(1911年)秋,龍門官紳不斷寫信籲請他回籍任教,肩負家鄉父老的囑託,李壽田複任龍門縣官立高等小學堂校長。彼時,民國肇造,李壽田重新整理,益加砥礪,教學成績斐然。這一次,李壽田在校長任上,一干就是15年。

民國十五年(1926),年過花甲的李壽田以年老辭職,但龍門縣縣長卻認為他德望素孚、辦學成績斐然,不打算讓他引退。於是,李壽田雖辭去校長一職,但被返聘回校教書,還兼師範講習所所長一職。過於繁重的教學工作讓李壽田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於民國十六年(1927)農曆十二月駕鶴而去,享年63歲。

李壽田幾乎畢生都從事他喜愛的教育事業,舌耕督課20多年,育才無數。在平日生活中,李壽田也是一位德高望重者,其居室題聯為“其人如光風霽月,我志在為善讀書”。李壽田“事母甚孝,治家尤嚴,友于兄弟,型于妻子,居常樂善好施,能周人急,鄉鄰交頌,足以見其為人”。

4

《拙園詩稿》錄詩歌110首

自小才華橫溢、一生都在文教圈中打滾的李壽田,是清末民初期間龍門最負盛名的才子之一,時人甚至稱他為“學界之鉅子”“龍門之大儒”,寫就不少佳作。李壽田自稱:“聲韻之文,餘所酷嗜,童年讀經之暇,恒取唐宋人詩集篝燈玩味,口誦而心維之。嗣後,興之所到,率口成詠,聊以自娛,不計工拙也。”不過,“自任學務,此事遂廢,辛亥反正,行篋被胠,詩稿散失”。

民國六年(1917),李壽田追憶舊作,筆錄成冊,“然按之原稿,只有十之四五耳”。這份珍貴的詩稿,直到民國三十三年(1944)、李壽田去世17年後,才由他的兒子李卓珍整理付印出版,取名《拙園詩稿》,別名《李鏡仁先生遺詩》。李卓珍時任龍門地方法院檢察處書記官,邀請他的上司朱維瀚為書作序。朱維瀚與李壽田有同門之誼,對李壽田的詩大為讚賞,說:“先生之詩,無非至情至性所流露,亦心聲也。至於鍛煉精純,無一字無來歷,其得力則在於讀書。”

《拙園詩稿》編印出版之際,是抗日戰爭時期,之後該詩稿幾乎全部被毀,所幸李壽田的族兄李金章保存一份油印本。李金章後將這個孤本交還給李卓珍,李卓珍為保存先父遺詩,將詩稿藏在牆壁裡。改革開放後,李卓珍以年邁之軀抱病精心整理 《拙園詩稿》。李卓珍有著有條不紊的性格,記憶力驚人。由於孤本並不完整,李壽田一些散佚的詩歌,都是李卓珍憑藉記憶寫出來。

1988年,李卓珍病逝後不久,李卓珍的兒子李鄧基將父親整理出來的詩稿再次出版,收錄110首李壽田的詩作。這本僅30多頁的小冊子,見證三代人的文化傳承。李鄧基至今還保存著 《拙園詩稿》1988年重印時的手稿,蠅頭小楷,書法清秀。

在《拙園詩稿》裡,有風光的詠懷,有裡俗的歌謠,有祝壽的唱詞,有贈挽的哀曲,還有其他生活雜詠。李壽田在世時,曾攜友暢遊平陵龍岩等地,留下珍貴的記遊詩句,為後人提供第一手的文史資料,比如,《戲懲麻雀牌五十韻》,真實反映龍城人打麻將的舊俗;《龍門竹枝詞十首》,更描述了龍門家鄉風情的通俗佳作;又如《龍門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校歌》,則是難得一見的龍門教育史料。

延伸閱讀

李壽田的竹枝詞

在嶺南,描寫嶺南風物的竹枝詞,流傳下來較早的是唐末皇甫松的《竹枝詞》。此後,特別是明清時期,廣東文人和入粵文人,就嶺南別具一格的風土民情吟詠了大量竹枝詞。

眾所周知,竹枝詞是一種由民歌蛻化出來的文人詩體,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詩存史等特點,亦雅亦俗,雅俗共用。

李壽田還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也是寫竹枝詞的能手。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秋到清宣統三年(1911年),李壽田在廣州西關南強兩等小學任國文教員,對當時流行廣府的竹枝詞就再熟悉不過了。在千百首廣州竹枝詞或羊城竹枝詞中,他自己也有兩首《羊城竹枝詞》:“春來花埭足勾留,士女如雲逐隊遊。偶向亭亭亭畔過,花間拾得玉搔頭。”“尚武精神到女兒,城西風氣最為奇。短衣窄袖聯群去,打槳中流習水嬉。”他以一個偏遠山區的文人姿態,在省城展示不甘落後的面貌,他想說明,在創作了千百年的竹枝詞版圖中,也有龍門的聲音。

李壽田最著名的竹枝詞,為 《龍門竹枝詞》(十首):

浴佛良辰飲佛湯,群趨梵宇禮空王。個儂別有心中事,默禱虔燒一炷香。

習俗由來最信神,廣修祠廟塑金身。於今偶像都銷毀,仍向天空拜跪頻。

幾多豔服炫風騷,短袖兼撩褲腳高。畢竟龍門風近古,尚無裝束效時髦。

禮防自守倍,男女婚姻界限明。任爾自由風鼓蕩,也應流不到星城。

眉描螺黛髻堆鴉,妝飾居然異小家。略惜未能全免俗,鬢邊猶插紙通花。

春日娛遊總不知,女風淳樸最堪思。踏青鬥草渾拋卻,只解清明插柳枝。

為首鄰家姊妹陪,通宵看竹曉歸來。還妨阿母叨叨問,笑說剛才聽戲回。

滿頭都戴菜花香,黃犢徐牽返夕陽。堪歎閒人村裡少,女郎翻使作牛郎。

合竹灘連賭婦潭,自由婚配播佳談。因緣畢竟由天定,人事無須愛戀參。

梳得梁家墮馬妝,繡襦羅帶系明。驚看豔質向人問,道是前村新嫁娘。

在這篇作品中,李壽田將龍門的風俗風物、人情世故,信手拈來,雅俗一體。在竹枝詞這種體裁上,李壽田吸收了廣府地區竹枝詞深厚的營養,然後將龍門風物藝術化處理,以通俗語言甚至方言入詩,使得《龍門竹枝詞》成為文學精品,在龍門至今無人能及。更為難能可貴的,李壽田竹枝詞的字裡行間,流露出篤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這是一個後發展地區應有的文化姿態。

李壽田的其他詩歌,雖然沒有以竹枝詞冠名,但也寫得頗具韻味並接地氣。

他題詩西林河:

“青山綠水兩悠悠,一個漁翁一葉舟;地僻並無人喚渡,底忙飛棹過中流。”

“料想山頭日已斜,水亭人散鳥聲嘩。歸來例向西岩宿,揀個蘆叢下釣槎。”

寫釣魚:

“方塘半畝恣游觀,萬綠搖空鏡影寒。小立釣磯無個事,一泓春水試漁竿。”

寫蟹:

“橙黃稻熟菊花天,滿殼含黃味倍鮮。羨煞醉眠狂吏部,左螯右酒樂陶然。”

記即事:

“指點山頭日欲斜,春遊向晚始還家。唐詩三百才停講,又課奚童種菊花。”

李元厚“恬然不以為意,官酬其直,不受。”後來,官府給貼永遠免役,以優獎之。

李元厚平日就慷慨好義、望重鄉閭,每逢荒亂之年,無論識與不識,皆不遺餘力地資助。經建縣一事,李雲厚深得龍門官民敬重,其寬懷大量的品德,傳誦不斷。

清康熙年間,李元厚裔孫李士珍,是國子監貢生,以孝友聞名鄰里,他與先祖李元厚一樣,“恒好周人急,尤勇於任事”。龍門知縣蕭大成修建縣內的祠堂廟宇,依靠李士珍如左右手,曾手書“慈孝芳徽”匾以旌表,成為龍門歷史上受到百姓敬重的鄉紳。

此外,李士珍的族人李聚千,“真摯慷慨,出自性生”,女兒遭遇未婚夫離世而奔守貞,李聚千給錢資助,稱“此真吾女也”,不拘泥于俗,聞名鄉里。

總的說來,在明清兩代,塘唇圍李氏是龍門縣城有名的家族。

2

“神童”李壽田膺選拔貢

清代中晚期,塘唇圍迎來家族最耀眼的士子。清同治四年(1865)農曆八月廿一日,一個男嬰呱呱墜地,這是塘唇李氏第二十代,親人為之取名李壽田,號境仁。李壽田年幼時,由其祖父李汝霖教讀,賦性聰慧,迥異於凡庸,雖在髫齡,已能吟詠。

但李壽田貪玩,懶于讀書,祖父於是屢有苛責,打算讓他輟學,做其他事情。李壽田14歲那年,偶然間作出《隱者》一詩,其中有“太公渭水垂綸釣,諸葛南陽抱膝吟”之句,讓祖父大為讚賞。祖父感慨地說:“言為心聲,少年能作此恬淡高朗之詞,他日絕非庸俗子也!”李壽田於是繼續學業。此後,李壽田又跟著族中一名資深教師學習,從遊三載,於是學制藝、習辭章,學業突飛猛進。

清光緒九年(1883),19歲的李壽田應童試,順利進入縣學宮,此後多次科考和歲考,均獨佔鰲頭。光緒二十三年(1897),李壽田又以第一名膺選拔貢生,當年秋,以拔元的身份赴京師會試,不久擢授直隸州州判。

在李壽田選為拔貢前三年,即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馬關條約》簽訂,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也加快了晚清政府的滅亡速度。州判為中國古代文官官職名,在清朝之位階為從七品,這是晚清臃腫的官僚機構中極不起眼的一名小吏,在風雨飄搖的清朝做官,俸祿也並不是很香。李壽田天性恬淡,淡泊名利,渾身全是熱心桑梓的文化基因,在擢授直隸州州判不久後便選擇棄官回鄉,透露出一代文人在晚清大變局中開始與舊時代決裂的歷史資訊。

3

舌耕督課20多年育才無數

放棄仕途的李壽田,讓他的故鄉龍門重新收納了一位文化鉅子。李壽田設帳授徒,對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龍門知縣史允端以李壽田品端學粹,堪為後學楷模,聘李壽田為龍門星岡書院山長。

清光緒三十年(1904),科舉制度廢除前夕,龍門創立官立高等小學堂,李壽田與劉士驥、林鉞、譚錫光等邑紳合力創辦此校,並成為該校的首任校長。李壽田任校長期間,學校的課程設置仍以國學為主,此外還有“格致”“修身”兩門,前者有如現在的數學、物理等初等常識,後者則是傳統的儒家道德教育。李壽田在職3年,嚴於管教,學校風紀肅然。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秋,李壽田被交流到廣州西關南強兩等小學任國文教員,講解明晰,尤善改文,就學生徒頓增數倍,深受師生愛戴。清宣統三年(1911年)秋,龍門官紳不斷寫信籲請他回籍任教,肩負家鄉父老的囑託,李壽田複任龍門縣官立高等小學堂校長。彼時,民國肇造,李壽田重新整理,益加砥礪,教學成績斐然。這一次,李壽田在校長任上,一干就是15年。

民國十五年(1926),年過花甲的李壽田以年老辭職,但龍門縣縣長卻認為他德望素孚、辦學成績斐然,不打算讓他引退。於是,李壽田雖辭去校長一職,但被返聘回校教書,還兼師範講習所所長一職。過於繁重的教學工作讓李壽田積勞成疾,一病不起,於民國十六年(1927)農曆十二月駕鶴而去,享年63歲。

李壽田幾乎畢生都從事他喜愛的教育事業,舌耕督課20多年,育才無數。在平日生活中,李壽田也是一位德高望重者,其居室題聯為“其人如光風霽月,我志在為善讀書”。李壽田“事母甚孝,治家尤嚴,友于兄弟,型于妻子,居常樂善好施,能周人急,鄉鄰交頌,足以見其為人”。

4

《拙園詩稿》錄詩歌110首

自小才華橫溢、一生都在文教圈中打滾的李壽田,是清末民初期間龍門最負盛名的才子之一,時人甚至稱他為“學界之鉅子”“龍門之大儒”,寫就不少佳作。李壽田自稱:“聲韻之文,餘所酷嗜,童年讀經之暇,恒取唐宋人詩集篝燈玩味,口誦而心維之。嗣後,興之所到,率口成詠,聊以自娛,不計工拙也。”不過,“自任學務,此事遂廢,辛亥反正,行篋被胠,詩稿散失”。

民國六年(1917),李壽田追憶舊作,筆錄成冊,“然按之原稿,只有十之四五耳”。這份珍貴的詩稿,直到民國三十三年(1944)、李壽田去世17年後,才由他的兒子李卓珍整理付印出版,取名《拙園詩稿》,別名《李鏡仁先生遺詩》。李卓珍時任龍門地方法院檢察處書記官,邀請他的上司朱維瀚為書作序。朱維瀚與李壽田有同門之誼,對李壽田的詩大為讚賞,說:“先生之詩,無非至情至性所流露,亦心聲也。至於鍛煉精純,無一字無來歷,其得力則在於讀書。”

《拙園詩稿》編印出版之際,是抗日戰爭時期,之後該詩稿幾乎全部被毀,所幸李壽田的族兄李金章保存一份油印本。李金章後將這個孤本交還給李卓珍,李卓珍為保存先父遺詩,將詩稿藏在牆壁裡。改革開放後,李卓珍以年邁之軀抱病精心整理 《拙園詩稿》。李卓珍有著有條不紊的性格,記憶力驚人。由於孤本並不完整,李壽田一些散佚的詩歌,都是李卓珍憑藉記憶寫出來。

1988年,李卓珍病逝後不久,李卓珍的兒子李鄧基將父親整理出來的詩稿再次出版,收錄110首李壽田的詩作。這本僅30多頁的小冊子,見證三代人的文化傳承。李鄧基至今還保存著 《拙園詩稿》1988年重印時的手稿,蠅頭小楷,書法清秀。

在《拙園詩稿》裡,有風光的詠懷,有裡俗的歌謠,有祝壽的唱詞,有贈挽的哀曲,還有其他生活雜詠。李壽田在世時,曾攜友暢遊平陵龍岩等地,留下珍貴的記遊詩句,為後人提供第一手的文史資料,比如,《戲懲麻雀牌五十韻》,真實反映龍城人打麻將的舊俗;《龍門竹枝詞十首》,更描述了龍門家鄉風情的通俗佳作;又如《龍門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校歌》,則是難得一見的龍門教育史料。

延伸閱讀

李壽田的竹枝詞

在嶺南,描寫嶺南風物的竹枝詞,流傳下來較早的是唐末皇甫松的《竹枝詞》。此後,特別是明清時期,廣東文人和入粵文人,就嶺南別具一格的風土民情吟詠了大量竹枝詞。

眾所周知,竹枝詞是一種由民歌蛻化出來的文人詩體,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詩存史等特點,亦雅亦俗,雅俗共用。

李壽田還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也是寫竹枝詞的能手。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秋到清宣統三年(1911年),李壽田在廣州西關南強兩等小學任國文教員,對當時流行廣府的竹枝詞就再熟悉不過了。在千百首廣州竹枝詞或羊城竹枝詞中,他自己也有兩首《羊城竹枝詞》:“春來花埭足勾留,士女如雲逐隊遊。偶向亭亭亭畔過,花間拾得玉搔頭。”“尚武精神到女兒,城西風氣最為奇。短衣窄袖聯群去,打槳中流習水嬉。”他以一個偏遠山區的文人姿態,在省城展示不甘落後的面貌,他想說明,在創作了千百年的竹枝詞版圖中,也有龍門的聲音。

李壽田最著名的竹枝詞,為 《龍門竹枝詞》(十首):

浴佛良辰飲佛湯,群趨梵宇禮空王。個儂別有心中事,默禱虔燒一炷香。

習俗由來最信神,廣修祠廟塑金身。於今偶像都銷毀,仍向天空拜跪頻。

幾多豔服炫風騷,短袖兼撩褲腳高。畢竟龍門風近古,尚無裝束效時髦。

禮防自守倍,男女婚姻界限明。任爾自由風鼓蕩,也應流不到星城。

眉描螺黛髻堆鴉,妝飾居然異小家。略惜未能全免俗,鬢邊猶插紙通花。

春日娛遊總不知,女風淳樸最堪思。踏青鬥草渾拋卻,只解清明插柳枝。

為首鄰家姊妹陪,通宵看竹曉歸來。還妨阿母叨叨問,笑說剛才聽戲回。

滿頭都戴菜花香,黃犢徐牽返夕陽。堪歎閒人村裡少,女郎翻使作牛郎。

合竹灘連賭婦潭,自由婚配播佳談。因緣畢竟由天定,人事無須愛戀參。

梳得梁家墮馬妝,繡襦羅帶系明。驚看豔質向人問,道是前村新嫁娘。

在這篇作品中,李壽田將龍門的風俗風物、人情世故,信手拈來,雅俗一體。在竹枝詞這種體裁上,李壽田吸收了廣府地區竹枝詞深厚的營養,然後將龍門風物藝術化處理,以通俗語言甚至方言入詩,使得《龍門竹枝詞》成為文學精品,在龍門至今無人能及。更為難能可貴的,李壽田竹枝詞的字裡行間,流露出篤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這是一個後發展地區應有的文化姿態。

李壽田的其他詩歌,雖然沒有以竹枝詞冠名,但也寫得頗具韻味並接地氣。

他題詩西林河:

“青山綠水兩悠悠,一個漁翁一葉舟;地僻並無人喚渡,底忙飛棹過中流。”

“料想山頭日已斜,水亭人散鳥聲嘩。歸來例向西岩宿,揀個蘆叢下釣槎。”

寫釣魚:

“方塘半畝恣游觀,萬綠搖空鏡影寒。小立釣磯無個事,一泓春水試漁竿。”

寫蟹:

“橙黃稻熟菊花天,滿殼含黃味倍鮮。羨煞醉眠狂吏部,左螯右酒樂陶然。”

記即事:

“指點山頭日欲斜,春遊向晚始還家。唐詩三百才停講,又課奚童種菊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