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兩學一做”微課堂」走進英模人物——蔡和森

NO.

31

蔡和森(1895-1931), 字潤寰, 號澤膺, 湖南省雙峰縣永豐鎮人。 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 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 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

1895年3月, 蔡和森出生於上海, 後隨母親回到家鄉湖南雙峰。 1913年進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 期間, 同毛澤東等人一起組織進步團體新民學會, 創辦《湘江評論》, 參加五四運動。 1921年10月, 蔡和森從法國歸來, 在中共三大、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局委員, 參與中央領導工作。 並在中共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隨後又兼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1931年, 蔡和森在組織廣州地下工人運動時遭叛徒出賣被捕,

犧牲在廣州軍政監獄, 終年36歲。

2009年9月14日, 蔡和森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人物生平

孩童時期

蔡和森, 字潤寰, 號澤膺, 湘鄉縣永豐鎮人。 1895年3月30日, 蔡和森誕生在上海江南機械製造總局的一個小官員家裡。

1899年的春天, 蔡和森跟隨母親葛健豪回到了家鄉雙峰永豐鎮, 不久父親也從上海回故鄉, 並買下位於雙峰縣井字鎮楊球的光甲堂定居下來。

1908年, 蔡和森全家遷回了永豐鎮。 為了謀生, 13歲的蔡和森到蔡廣祥辣醬店當學徒。 蔡和森立志讀書, 所以在三年學徒期滿後, 進入了永豐國民小學讀三年級, 用了一個學期, 就越級考入了雙峰高等小學。

革命歲月

1913年, 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與毛澤東結為摯友。 期間, 同毛澤東等人一起組織進步團體新民學會, 創辦《湘江評論》, 參加五四運動。 1917年秋, 蔡和森全家遷到岳麓山榮灣鎮劉家檯子。 蔡和森從湖南高等師範畢業後, 寄居在半學齋楊懷中先生寓所, 與毛澤東、羅學瓚、張昆弟等青年暢談理想,

探討人生觀的場所, 準備建立革命團體。

1919年12月25日, 蔡和森同志與母親葛健豪、妹妹蔡暢以及向警予一起在上海乘坐“央脫萊蓬”號法國郵船赴法勤工儉學。 來年2月, 蔡和森進入了蒙達尼男子中學學習。 在法國期間, 蔡和森研讀馬克思主義著作, 認真研究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 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蔡和森

1920年5月, 蔡和森打破破舊的婚姻制度, 與向警予在蒙達尼自由結婚。 1921年7月, 蔡和森與工學世界社成員開會討論建立共產黨的問題。 同年蔡和森在法國發起了建黨活動, 組織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 周恩來任總支書記。

1924年, 蔡和森在上海出版了《社會進化史》。 該書是中國人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寫成的第一部社會發展史,

是此類著作的奠基之作。 [5]

1925年, 蔡和森參與並領導五卅運動。 蔡和森以中國共產黨的名義發表了《告全國民眾書》, 很快地就把這場鬥爭發展到了廣州、香港等城市。 同年10月, 受中共中央委派, 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五屆執行委員會第六次擴大會議, 會後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

被捕犧牲

1931年6月, 因叛徒出賣蔡和森在香港被捕, 隨即被港英當局引渡到廣州。 1931年8月4日, 蔡和森在廣州軍政監獄英勇就義, 年僅36歲。

主要成就

蔡和森是第一個提出“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的人。 蔡和森系統闡述了有關建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組織原則。 他還與向警予、周恩來、趙世炎、鄧小平、李富春等一起籌建中國共產黨旅歐的早期組織,

是党的創始人之一。

輸12

蔡和森在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 綜合整理出版了《社會進化史》一書, 這部書運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以及達爾文的社會進化論來論證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宣傳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 是中國人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寫成的第一部社會發展史, 是此類著作的奠基之作。

軼事典故

帶頭剪辮

蔡和森同志在雙峰高小求學時, 正值辛亥革命爆發。 南京政府發出剪辮子的號召後, 蔡和森覺得應該用實際行動擁護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 於是就把自己頭上的長辮子剪掉了, 在他的帶領下, 學校裡很多同學都剪了辮子, 積極擁護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張。

蔡向同盟

1920年蔡和森向警予於法國1920年5月,蔡和森和向警予在法國蒙達尼正式結婚。這場簡單的婚禮轟動了蒙達尼全城。看熱鬧和祝賀的人們不僅有留法勤工儉學的中國同學,還有許多素不相識的蒙達尼人。其結婚照為二人捧著一本打開的馬克思主義《資本論》。照片表明他們的結合,不僅僅是男女之間愛情上的同盟,信誓旦旦,更是革命理想事業上的同盟,同舟共濟。婚禮上,二人還將戀愛過程中互贈的詩作編印成書,題為《向上同盟》,分贈給大家。隨後,人們把他們的結合稱為“向蔡同盟”。

後世紀念

1987年7月1日,蔡和森紀念館在雙峰縣城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建成開館,該館與蔡暢圖書館面對面,總建築面積1624平方米,正門上方是聶榮臻元帥題寫的“蔡和森同志紀念館”館額。館前為蔡和森廣場,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廣場中央矗立著9米高的紀念碑,碑文由陳雲同志親筆題寫,頂層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1995年,該館被確定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編輯:李慧

蔡向同盟

1920年蔡和森向警予於法國1920年5月,蔡和森和向警予在法國蒙達尼正式結婚。這場簡單的婚禮轟動了蒙達尼全城。看熱鬧和祝賀的人們不僅有留法勤工儉學的中國同學,還有許多素不相識的蒙達尼人。其結婚照為二人捧著一本打開的馬克思主義《資本論》。照片表明他們的結合,不僅僅是男女之間愛情上的同盟,信誓旦旦,更是革命理想事業上的同盟,同舟共濟。婚禮上,二人還將戀愛過程中互贈的詩作編印成書,題為《向上同盟》,分贈給大家。隨後,人們把他們的結合稱為“向蔡同盟”。

後世紀念

1987年7月1日,蔡和森紀念館在雙峰縣城復興路與書院路交匯處建成開館,該館與蔡暢圖書館面對面,總建築面積1624平方米,正門上方是聶榮臻元帥題寫的“蔡和森同志紀念館”館額。館前為蔡和森廣場,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廣場中央矗立著9米高的紀念碑,碑文由陳雲同志親筆題寫,頂層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1995年,該館被確定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編輯:李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