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西安飲食:長安那道名菜?竟是“佛跳牆”鼻祖!

豐鎬遺子/書文 ;話百里秦川, 講陝西故事, 請關注“睜眼看西安”

“佛跳牆”是沿海福建省福州名菜, 第一次聽到這個菜名是在周星馳的影片《食神》之中。 這道菜只有100多年的歷史, 但在沿海地區可謂如雷貫耳, 關於本菜的來源, 均說模仿漢代長安名菜“五侯鯖”而成。

【周星馳《食神》劇照】

“五侯鯖”是中國大燴菜的始祖”, 主料為海參、魚肚、魚翅、鮑魚、干貝及高級清湯, 選料珍貴, 湯清味鮮, 為宴席中的珍品。 傳播到南方以後, 經過本地改良加工發展成為流行各地的“全家福”、“福壽全”等煲湯。

【長安“五侯鯖”】

“五侯鯖”其名所來, 古籍《西京雜記》卷二記載:漢成帝封五個舅舅為侯, 分別是平阿侯王譚、成都侯王商、紅陽侯王立、曲陽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時, 史稱“一日五侯”。 可他們兄弟五個偏偏不合, 當時的五候門下賓客也互不來往, 當時的息鄉侯婁護是五候的外甥, 得以出入五候府邸, 每次五候都以美食賞賜, 吃的多了這婁護也就吃膩了, 一日突發奇想, 將五候所賜海參、魚肚、魚翅、鮑魚、干貝飯菜放進罎子裡面煨煮, 誰想竟成為美食, 隨取名“五侯鯖”, 也就是“五候大燴菜”。

【福州“佛跳牆”】

到了清朝同治末年, 有福建布政司周蓮, 一天在福州同僚家赴宴, 主家妻子紹興人親自下廚用雞、鴨、肉和幾種海鮮, 放在盛紹興酒的酒罈內煨制而成一壇燴菜, 名曰“福壽全”。 周蓮讚不絕口。 請客回衙後讓家廚鄭春仿做。 鄭春少用肉類, 多用海鮮, 加入鮑魚、海參、魚唇、犛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

使菜越發葷香可口, 味道更佳。 光緒三年鄭春在福州開菜館, “福壽全”為招牌菜, 推出後有文人雅士即席賦詩“啟壇葷香飄四鄰, 佛聞棄禪跳牆來”, 舉座稱妙, 自此“福壽全”改名“佛跳牆”聞名天下。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 刨根百里秦川, 問底周秦漢唐, 睜開眼睛, 拿出手機, 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未經授權, 不要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