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就能安天下,可是他為什麼不提司馬懿?

漢朝末期群雄割據, 天下大亂, 水鏡先生司馬徽不願在亂世之間浮沉, 選擇了隱居, 每日以耕種為生。 荊襄的有能之士, 或多或少和水鏡先生司馬徽有點關係, 諸葛亮, 龐統, 徐庶這三個頂級謀士, 都師承水鏡先生司馬徽。 水鏡先生司馬徽這麼厲害為什麼不出山呢?他不想要名垂千古麼?

有種說法是司馬徽為人謹慎, 從來不會說別人的缺點, 別人和他說話的時候, 無論事情大小還是好壞, 他通通說好, 所以大家稱他為“好好先生”。

水鏡先生司馬徽的一生都是在潁川陽翟的一個茅廬裡度過的, 一生雖然未得重用, 但他卻有著獨特的用人眼光。 他與龐統十分交好, 後來也曾經向劉備推薦過隱居隆中的諸葛亮, 使得諸葛亮能名垂千古。

司馬徽名聲很大, 他精通經學, 與宋忠齊名, 但一生清貧。 雖然有很多人請他出山做官, 但都被他一一婉拒, 甚至當司馬徽客居荊州的時候,

劉表親自去拜訪, 他知道劉表心胸狹窄, 就不在劉表面前談時勢, 劉表走之前說了句司馬徽很普通。 可見水鏡先生司馬徽早已沒有追名逐利的心。 當時的曹操可謂是求賢若渴, 他早就聽說了司馬徽的學識不凡, 在南征之時將他留在了自己的帳下, 剛想委以重任的時候, 司馬徽卻忽然病重, 不久就去世了。 而為何不向劉備推薦司馬懿有以下幾點:

一.地域不同

首先是地域不同。

司馬徽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司馬懿是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從今天的禹州到焦作, 大概在160公里左右。

古時候交通不發達, 所以兩人離的遠。 可能兩人面都沒見過, 但是名字應當是聽過的。

二.關係不同

壓根司馬懿和司馬徽, 就沒什麼關係。

而司馬徽和諸葛亮,龐統, 關係就不一般了。

其中最關鍵的人物是諸葛亮和龐統的老師, 龐德公。 而龐德公和司馬徽關係也好。 龐統又是龐德公的從子。

三.出身

司馬懿是官宦世家, 父親司馬防身居高位。 所以司馬懿的出身相對高很多。

諸葛亮,龐統,司馬徽,龐德公。 四人在當時, 都算是隱士。 當時諸葛亮和龐統並沒有出仕。

四,才能

為什麼提諸葛亮和龐統。 還是兩人的才能, 才能才是最重要的。

司馬懿沒才能嗎?有。 人家在曹魏有官兒做。

但是當時是對劉備說的, 劉備當時實力並不強。

而且諸葛亮和龐統離的也都不遠。

但是為什麼只跟劉備提呢, 因為劉備也是一人傑!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