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這 3 步做出的奶蓋茶,比 90% 的都好喝!

大家好, 我是馬達。

美好廚房日記」裡。

現在, 我和我超會做菜的小夥伴們已經研究出好多好吃好看有用有趣的菜譜, 準備發給大家看, 這是我們的第一篇文章「自製奶蓋茶」, 已經吊打了北京市面上的奶蓋茶, 超自信的放送出來, 超開心。

最近我和奶蓋茶杠上了, 昨天去杭州終於喝上了「喜茶」, 在 40 度高溫的時候, 「喜茶」門口的隊伍一點都沒有要消停的意思啊!

(大排長隊的喜茶)

今天, 辦公室裡在測評另一網紅奶茶「一點點」, 36 款奶茶下肚, 真的能發現還是差「喜茶」一大截的呢!

(一點點奶茶大測評)

最近陸陸續續喝了快 50 杯奶蓋茶, 發現自己喜歡的奶蓋茶大概有這 3 重標準:

不甜不齁不膩:既然是奶蓋茶而不是奶茶, 就是想要那種輕盈的感覺, 要能感受到綿密的泡沫在嘴裡化開的溫柔。

奶蓋不能太厚重:有的奶蓋太“硬”, 根本沒辦法“喝”到, 只能用勺子或者吸管挖著吃。 好的奶蓋茶應該是傾斜杯子喝一口, 嘴裡正好一半奶蓋一半茶湯, 這才是完美的平衡。

茶的香氣與奶蓋的配合:世界上有成百上千種茶, 但並不是每一種都能與奶蓋搭配, 有的奶蓋茶喝了之後會有強烈的違和感, 讓人覺得把茶和奶蓋完全分開才是對它倆的尊重。

於是, 本著這 3 點, 我決定把我 get 到輕鬆幾步製作奶蓋的秘笈分享給大家。 嘿嘿嘿, 有足夠的底氣來寫這篇文章, 是因為我做完這杯奶蓋, 順便也買了 7 杯市面上的奶蓋茶來做對比!只需要 3 步, 你做出來的奶蓋茶好喝過市面上 90% 噠!

(文末有我們的自製奶茶“吊打”市面上的奶蓋茶)

這是製作奶蓋茶的分割線

準備材料(四人份)

奶蓋

奶油乳酪120g(費城、kiri等品牌均可)

淡奶油120g、全脂牛奶80g

糖粉30g、海鹽少量

茶(選自己喜歡的茶即可)

我們推薦這三種

茉莉花茶、鐵觀音、椰子紅茶

另外還準備了三得利沁桃水一瓶

(可以製造小驚喜)

工具

電動打蛋器

/// 泡茶 ///

在開始製作奶蓋之前, 可以把茶先泡好。 想喝冰茶的話, 可以用少量熱水泡開, 濾掉茶葉後加入大量冰塊降溫。 在鐵觀音茶湯中加入少量沁桃水。

/// 製作奶蓋 ///

提醒!開動打蛋器之前一定要先圍上圍裙!不然飛沫會濺到衣服上。 嗯,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①奶油乳酪 120g 和牛奶 80g混合,奶油乳酪需要提前放到室溫狀態,否則會太硬而且結塊。先用勺子把奶油乳酪壓碎,這樣牛奶不容易四處飛濺,然後用打蛋器攪拌,直到混合物中沒有塊狀的奶油乳酪。

②在另外一個盆裡,將淡奶油 120g 和糖粉 30g 混合,用打蛋器打至八分發狀態(即混合物體積變大,有紋路即可,不要打過了)。

將 ① 和 ② 混合,加入一撮海鹽(按照自己的喜好調整),用打蛋器低速攪拌,混合均勻。最後的成品應該具有綿密的泡沫,但用勺子舀起時能夠呈現順暢的流動狀態。如果不能流動的話,可以一小勺一小勺的加入牛奶繼續攪拌,直到軟硬合適。

將茶葉從泡好的茶水中濾出,另外在茉莉花茶中加入適量沁桃水,這樣出來的味道就有桃子的香氣啦~!

這時候泡好的茶應該已經冰得差不多了,給三杯茶都澆上奶蓋吧!

口感細膩順滑又健康的奶蓋茶就完成啦!

吸一口,清爽的茶卷著細膩的奶蓋,順著食管滑入了胃袋,美滋滋~

做了小測評的分割線

嗯,相信你也注意到了,我一直在強調「健康」。現在大多數的奶茶店為了節省成本,會使用「奶蓋粉」而不是新鮮食材。而奶蓋粉中就含有極其不健康的氫化植物油,也就是反式脂肪,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病幾率!另外,很多市售奶蓋中還會添加穩定劑。這樣一來,奶蓋就能長時間保持一個狀態而不“散”掉。這樣的奶蓋茶,厚重的很,喝到嘴巴裡根本化不開!

而在家裡自製奶蓋的話,有材料就能隨做隨喝,口感和分量自己掌握,可以調製出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奶蓋。而且,只要用料的比例掌握恰當,做出的奶蓋品質也是相當不錯的,順滑細膩,一點也不輸店裡賣的奶蓋喔!最關鍵的一點是,自製的奶蓋茶用料放心,沒有氫化植物油和穩定劑,在配料方面,可以拍胸脯說是健康的——除非喝的太多變胖啦

劃重點啦

我們買了「貢茶」(奶蓋烏龍茶、抹茶奶蓋綠茶、蔓越莓榴槤奶蓋烏龍茶)、「Coco 都可茶飲」(法式奶霜草莓果茶)和「四雲奶蓋貢茶」(抹茶奶蓋烏龍茶、奶蓋烏龍茶、櫻花阿里山奶蓋)的一共 7 杯奶蓋茶和我們自製的奶蓋茶進行對比。

我們叫的奶茶外賣,發現送來半小時內,有些已經略結塊了,其中結塊比較嚴重的有「貢茶」的奶蓋烏龍茶和蔓越莓榴槤奶蓋烏龍茶;吸一口進去的話,入口的大多數是茶,想喝奶蓋的話還得特意用嘴去找一下,奶蓋和茶分離得比較嚴重。

對比一下,是不是家裡自製的奶蓋茶更好?而且做法又這麼簡單,聰明如你一定學會了,那就快點動手做起來吧!

Tips 時間

一個驚喜

果味茶和奶蓋搭配,效果拔群!

我測試了十幾種不同的茶葉,最後發現:含有花香、果香、甜香的茶葉比較適合搭配奶蓋。要避免選擇的是那些葉子的清苦味較重的茶(雷區舉例:龍井、正山小種等)。

我們嘗試在鐵觀音茶湯中加入了沁桃水。清甜的桃子味和鹹香的奶蓋混合,口感層次豐富,片刻之後桃子味褪去,口中留下的是回味悠久的茶香。

一個注意

奶蓋製作完成後大約可以放置 20 分鐘左右,時間久了就會漸漸消泡而變成純液體(畢竟我們沒有加穩定劑),建議現做現喝。

一點提示

製作奶蓋的關鍵是奶油乳酪、淡奶油和牛奶的比例。奶油乳酪是芝士味的提供者,如果量少了會寡淡很多。淡奶油負責帶入大量均勻的小氣泡,是奶蓋的“空氣感”的主要來源,但淡奶油加多了口感會發膩。牛奶主要用於調節奶蓋的流動程度,也可以緩解淡奶油的油膩感。掌握這三種原料的主要作用後,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調整分量了。

• end •

轉載聲明:

「美好廚房日記」

這是「什麼值得吃」的寶寶號

你可以友情關注一下

挺偏心的,馬達只在這個號裡露臉

早晚找他們 battle 一下!

⬆️「美好廚房日記」⬆️

ID:chitouchufang

嗯,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①奶油乳酪 120g 和牛奶 80g混合,奶油乳酪需要提前放到室溫狀態,否則會太硬而且結塊。先用勺子把奶油乳酪壓碎,這樣牛奶不容易四處飛濺,然後用打蛋器攪拌,直到混合物中沒有塊狀的奶油乳酪。

②在另外一個盆裡,將淡奶油 120g 和糖粉 30g 混合,用打蛋器打至八分發狀態(即混合物體積變大,有紋路即可,不要打過了)。

將 ① 和 ② 混合,加入一撮海鹽(按照自己的喜好調整),用打蛋器低速攪拌,混合均勻。最後的成品應該具有綿密的泡沫,但用勺子舀起時能夠呈現順暢的流動狀態。如果不能流動的話,可以一小勺一小勺的加入牛奶繼續攪拌,直到軟硬合適。

將茶葉從泡好的茶水中濾出,另外在茉莉花茶中加入適量沁桃水,這樣出來的味道就有桃子的香氣啦~!

這時候泡好的茶應該已經冰得差不多了,給三杯茶都澆上奶蓋吧!

口感細膩順滑又健康的奶蓋茶就完成啦!

吸一口,清爽的茶卷著細膩的奶蓋,順著食管滑入了胃袋,美滋滋~

做了小測評的分割線

嗯,相信你也注意到了,我一直在強調「健康」。現在大多數的奶茶店為了節省成本,會使用「奶蓋粉」而不是新鮮食材。而奶蓋粉中就含有極其不健康的氫化植物油,也就是反式脂肪,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病幾率!另外,很多市售奶蓋中還會添加穩定劑。這樣一來,奶蓋就能長時間保持一個狀態而不“散”掉。這樣的奶蓋茶,厚重的很,喝到嘴巴裡根本化不開!

而在家裡自製奶蓋的話,有材料就能隨做隨喝,口感和分量自己掌握,可以調製出最適合自己口味的奶蓋。而且,只要用料的比例掌握恰當,做出的奶蓋品質也是相當不錯的,順滑細膩,一點也不輸店裡賣的奶蓋喔!最關鍵的一點是,自製的奶蓋茶用料放心,沒有氫化植物油和穩定劑,在配料方面,可以拍胸脯說是健康的——除非喝的太多變胖啦

劃重點啦

我們買了「貢茶」(奶蓋烏龍茶、抹茶奶蓋綠茶、蔓越莓榴槤奶蓋烏龍茶)、「Coco 都可茶飲」(法式奶霜草莓果茶)和「四雲奶蓋貢茶」(抹茶奶蓋烏龍茶、奶蓋烏龍茶、櫻花阿里山奶蓋)的一共 7 杯奶蓋茶和我們自製的奶蓋茶進行對比。

我們叫的奶茶外賣,發現送來半小時內,有些已經略結塊了,其中結塊比較嚴重的有「貢茶」的奶蓋烏龍茶和蔓越莓榴槤奶蓋烏龍茶;吸一口進去的話,入口的大多數是茶,想喝奶蓋的話還得特意用嘴去找一下,奶蓋和茶分離得比較嚴重。

對比一下,是不是家裡自製的奶蓋茶更好?而且做法又這麼簡單,聰明如你一定學會了,那就快點動手做起來吧!

Tips 時間

一個驚喜

果味茶和奶蓋搭配,效果拔群!

我測試了十幾種不同的茶葉,最後發現:含有花香、果香、甜香的茶葉比較適合搭配奶蓋。要避免選擇的是那些葉子的清苦味較重的茶(雷區舉例:龍井、正山小種等)。

我們嘗試在鐵觀音茶湯中加入了沁桃水。清甜的桃子味和鹹香的奶蓋混合,口感層次豐富,片刻之後桃子味褪去,口中留下的是回味悠久的茶香。

一個注意

奶蓋製作完成後大約可以放置 20 分鐘左右,時間久了就會漸漸消泡而變成純液體(畢竟我們沒有加穩定劑),建議現做現喝。

一點提示

製作奶蓋的關鍵是奶油乳酪、淡奶油和牛奶的比例。奶油乳酪是芝士味的提供者,如果量少了會寡淡很多。淡奶油負責帶入大量均勻的小氣泡,是奶蓋的“空氣感”的主要來源,但淡奶油加多了口感會發膩。牛奶主要用於調節奶蓋的流動程度,也可以緩解淡奶油的油膩感。掌握這三種原料的主要作用後,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調整分量了。

• end •

轉載聲明:

「美好廚房日記」

這是「什麼值得吃」的寶寶號

你可以友情關注一下

挺偏心的,馬達只在這個號裡露臉

早晚找他們 battle 一下!

⬆️「美好廚房日記」⬆️

ID:chitouchufan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