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年少輕狂不可怕,知錯能改最可貴,看胡適曾經的荒唐歲月

胡適以宣導白話文, 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人稱他為:“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 舊倫理中新思想的代表”, 的確, 胡適德學俱隆,

相比於他的學術成就, 更為人津津樂道、讓人尊敬的是他的為人品格, 所謂“道德楷模”所言非虛。

他在民國文化圈子裡人緣極好, 讓許多人為之欽佩, 都以認識胡適為榮, 上至達官顯貴, 下到司廚販夫, 都有胡適的朋友, 他性格溫良隨和, 名氣又大, 為人謙讓得體, 又急人之難, 既有儒家的忠恕之道, 又有西方紳士的修養, 用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了很多人。

胡適自己也一直用很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 然而年輕時候的胡適也曾經墮落迷茫過, 也曾經有過一段荒唐的歲月。

他寫過一本《四十自述》, 裡面回憶過那段不堪的經歷, 1909年, 十八歲的胡適寄身的中國新公學解散, 家裡母親病重, 兄弟們鬧分家, 還有親人亡故, 胡適感覺生活無所依靠, 精神也無處寄託, 看不到任何希望, 就開始每天借酒消愁、混沌度日。

他寫道:“在那個憂愁煩悶的時候, 又遇到一班浪漫的朋友, 我就跟著他們墮落了”。 所謂的墮落就是每天和這些朋友打麻將、喝酒, 整日無所事事、不思進取。

胡適自己也承認:“幸而我們都沒有錢,

所以都只能玩一點窮開心的玩意兒, 賭博到吃館子為止, 逛窯子到吃‘鑲邊’的花酒或打一場合股份的牌為止”。 一連幾個月, 他們就過著這樣的生活。

胡適還記錄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 有一天下大雨, 他和朋友在妓院裡喝酒, 大醉後雇一輛人力車回家,

結果路上遇見了巡捕, 見幾個人醉醺醺的, 便上前盤問, 胡適乘著酒勁, 把皮鞋脫下, 光著腳板用鞋打巡捕, 後來被抓進了巡捕房關了一夜。

即使後來出國留學期間, 胡適也有一段時間經常玩牌, 他的日記裡有很多關於打牌的記錄, 還伴著深深的自責, 說自己荒廢了做學問的時間, 裡面充滿了掙扎和矛盾心理。

不過後來隨著年紀的增長, 胡適把這些惡習都改了, 民國時候喝花酒是一種時尚, 很多名人都有這個喜好, 胡適從1914年之後, 開始大力提倡禁嫖:“今日急務, 在於一種新道德, 須先造成一種輿論, 令人人皆知女子墮落為天下最可憐之事, 令人人皆知賣良為娼為人道大罪, 令人人皆知狎妓為人道大惡,

為社會大罪, 則吾數千年文教之國, 猶有自贖之一日也”。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尤其是年輕那會, 衝動偏激, 容易犯錯誤, 但犯了錯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知悔改, 一直墮落下去。

《論語》裡講:“不貳過”, 就是犯過的錯誤不再重犯, 前方的路充滿未知, 要走好明天的路, 誰也不能保證不犯錯誤,但不能犯同樣的錯誤,胡適的這段經歷也充滿荒唐,但他能自我認知、及時改正,才成為了後來人們口中的“道德楷模”。

誰也不能保證不犯錯誤,但不能犯同樣的錯誤,胡適的這段經歷也充滿荒唐,但他能自我認知、及時改正,才成為了後來人們口中的“道德楷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