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則天和慈禧相比誰更勝一籌?慈禧也有慈禧的委屈

要說歷史上最出名的兩個女人, 那肯定是非慈禧和武則天莫屬了。 但是對於這兩個對歷史有深遠影響的女人, 到底有何區別呢, 誰將更勝一籌?

對於武則天來說, 自從她當上皇帝之後, 她就不是女人了。 換句話說, 她把自己當做男人看。 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著男人一般的大氣、果斷。 就連處理自己的後事都如同男人一般有氣魄, 給自己立了無字碑, 任由眾人評說。 敢問歷史上的女性人物有誰能夠做到這一點?

慈禧僅在這一點上就和武則天有根本的區別。 她自始至終都只是一個女人, 慈禧對待自己的男人一直留有一絲溫柔。 從她的耳環就可以看出, 她總是帶著兩副耳環, 其中一幅經常會換新, 但是另一幅耳環她卻常見戴著, 從未更換過。 這是因為那副耳環是她剛來到皇宮時, 當時的皇帝賞賜給她的, 這樣一個對舊情念念不忘的人, 很明顯是無法做到武則天那個程度的。

她之所以會這樣, 因為她是一個女人, 一直都是!

對於權力的嚮往, 慈禧和武則天有著本質的區別。 權力對於武則天來說是成就千秋霸業的第一步, 而對於慈禧來說, 得到權力只是為了掌握別人的生死, 從而在其中尋求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刺激。

對於剛剛入宮的慈禧來說, 皇宮裡的爭鬥是無處不在的, 在那樣一個環境中如果要保全自己, 唯有不斷向上爬, 得到權力從而不被欺負, 雖然她最後地位非常, 但是她從始至終沒有像武則天那樣的雄心壯志。 她對於權勢, 只是一個女人單純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僅此而已!

也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大的原因, 慈禧對於大清, 從來沒有像武則天那樣為了國家的利益去考慮過問題。 她所考慮的除了自己的權勢, 還有女人該死的妒忌, 不該有的柔情、衝動和小心眼兒。

為了和天下的老太太一樣好好的風風光光的過六十大壽, 不惜動用海軍經費, 當時可正值甲午海戰之際。

因為對洋人的憤怒和對義和團的“無知”, 竟然同十一國宣戰, 天下奇聞, 最後自己倉皇西逃, “量中華之物力, 結與國之歡心”這種話都可以說的出口, 她無疑是為了讓戰爭停止, 但這不是因為她愛心子民, 她僅僅是為了回到那個錦衣玉食的生活而已!

其實說到底慈禧只能是一個女人,

武則天, 一個兢兢業業為天下蒼生著想, 其魄力、眼光和膽量不是慈禧能比的, 同樣是女人, 為何差距這麼大呢?

當然了, 把大清的衰敗歸咎於慈禧這是不公平的, 武則天跟兩代皇帝學到的原比才跟咸豐學了幾年的慈禧多, 況且咸豐怎麼能和李世民、李治相比, 兩者的“老師”差別就很大。

武則天接盤的時候正式唐朝盛世, 雖然也有問題 但都不大。 在這種情況下, 自然人才輩出, 雖然武則天一味的清除異己, 但是真正有能力的如狄仁傑 武則天並不動他們, 而且相對於歷朝歷代改朝換代屍山血海, 武則天改朝換代 死的人算少了。 在還政于李家的時候沒有出現戰亂, 可見武則天手段之高和對世事的發展早就看出來, 做好了準備。

慈禧跟咸豐沒有幾年,相對于治國,更多學會的是權謀之術。更何況,清末清朝已經是破鼓萬人槌了, 一群男人都解決不了,你指著她能解決?她能穩定局勢都不錯了,沒有讓清朝在自己手裡終結 讓中國徹底淪喪向印度被殖民幾百年抽幹資源就不錯了。

做好了準備。

慈禧跟咸豐沒有幾年,相對于治國,更多學會的是權謀之術。更何況,清末清朝已經是破鼓萬人槌了, 一群男人都解決不了,你指著她能解決?她能穩定局勢都不錯了,沒有讓清朝在自己手裡終結 讓中國徹底淪喪向印度被殖民幾百年抽幹資源就不錯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