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4種讓家長頭疼的孩子,可以這樣教,孩子會少走彎路

教育孩子是件費心費力的大事!

有的孩子比較調皮難管教, 有的孩子則比較安靜不言語。 無論哪種孩子, 都讓家長感到十分頭疼, 為孩子的將來感到擔憂!尤其是下面這4種孩子, 更需要家長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對症下藥”。

1

放縱的孩子

有的孩子一到飯點就耍賴不吃飯, 有的孩子一放學就往外跑, 堅決不做作業, 而有的孩子一回家就玩遊戲, 常常玩到通宵……

這類孩子的最大問題就是缺少自律, 對規則和約束絲毫不放在眼裡, 歸根結底也是家長過於放縱!

應對方法:家長要下定決心糾正孩子放縱的行為,

分析孩子的行為是否要被制止, 如果家長覺得要制止, 那就拿出明確堅決不粗暴的態度, 用行動告訴孩子不可以, 並且不要拖延猶豫, 也不要因為孩子的討價還價而心軟。

比如, 孩子為了玩遊戲不吃飯, 家長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不可以, 如果警告後孩子仍舊我行我素, 家長可以狠心一點:直接不管他!

放縱往往就是在父母一次次的拖延猶豫和於心不忍中形成的。

2

自卑的孩子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 每個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 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自卑感。 如果處理不好會演化成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

而那些害怕參加集體活動、從來不敢主動跟同學交談、被欺負只會默默忍受、害怕被拒絕的孩子就存在自卑的傾向, 他們孤獨、容易敏感、意志薄弱, 甚至做人做事都信心不足, 將來走上社會定會處處碰壁!

一般說來, 孩子的自卑感不是天生就有的, 是大人們教育不當造成的, 在不經意間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孩子產生自卑感。

應對方法:家長要引導和教育孩子對自己進行積極、正確、客觀的評價, 試著讓孩子進行自我分析, 清楚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要相信並發揚自己的長處, 彌補自己的短處。

同時, 可以説明孩子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成功經驗, 小到解決一道難題, 大到年級名次有進步。 因為成功的經驗越多, 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強。

3

孤僻的孩子

有的孩子寧可自己獨處一隅, 也不願意和小夥伴一起玩耍、交談, 性格孤僻, 喜歡獨來獨往!並且, 性格孤僻的孩子不受人待見, 大人小孩都不樂意與他交往。

有的孩子性格孤僻是因為家長本身不善交際, 孩子從小就因為缺少小夥伴從而習慣不合群, 漸漸養成了孤僻的性子。

應對方法: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 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戶外活動, 建立更多的夥伴關係, 讓孩子融入集體交際中, 也可以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 孩子在自己的家中, 感到輕鬆和熟悉, 就會有一種主動性, 也比較容易和小夥伴融合到一起。

4

過分固執的孩子

有一種孩子最令家長和老師頭疼了:你說孩子做錯了孩子硬是固執地認為自己是對的, 你說這道題應該這樣簡單而孩子硬要複雜地做, 反正就是特別堅持自己認定的……

這種偏執的孩子主觀片面, 固執己見, 情緒不穩定, 並且容易衝動暴躁, 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劍拔弩張, 甚至遷怒他人。

應對方法:家長要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告訴孩子不順心的事處處都有, 不能一不順心就跟人起爭執, 甚至堅持錯的是對的, 這樣只會導致自己的朋友越來越少, 心境越來越差!

同時, 教孩子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 多談心, 交流情感, 瞭解對方的心理狀態, 這樣和別人的隔閡才會越來越少!

教育孩子, 要像識字一樣需要有人教導, 有人領路前行,才能避免孩子走岔方向,避免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不良少年”和老師家長心中的“問題孩子”!

有人領路前行,才能避免孩子走岔方向,避免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不良少年”和老師家長心中的“問題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