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麻上頭,辣過癮,除了火鍋還有它!

七月的空氣, 跳躍著躁熱的分子, 這時候吃些冰爽的食物降降暑, 自然是理所應當。 但我總覺得, 如果不能大汗淋漓一場, 豈不辜負了整個夏天?

話已至此, 川菜就當仁不讓了。 那花椒的麻, 辣椒的辣, 光是想想都感覺體溫升高了幾度。 不過火鍋什麼的吃得多了, 難免有些無趣, 還有什麼口味可以換換呢?

終於, 我把目光停留在了, 水煮魚。

水煮魚採用新鮮活魚, 口感滑嫩, 油而不膩。 滿目的辣椒紅亮養眼, 既去除了魚的腥味, 又保持了魚的鮮嫩, 辣而不燥, 麻而不苦。 只要是川菜館, 無論大小, 幾乎都有水煮活魚這道菜, 甚至一些街邊小鋪和大排檔也把它作為當家主菜。

說到水煮魚的起源, 有這樣一個故事:

明末清初, 重慶大戶人家張員外有女出嫁, 按慣例第一天要新娘親自下廚招待親朋。 員外家女兒從小嬌生慣養, 哪懂的下廚之事, 無奈將魚片煮熟, 用當地的花椒, 辣椒, 香料加熟油倒入盆中, 端上桌後鍋中沸騰, 滿屋飄香, 令人脫口而出:“沸騰魚香”!從而成為當地的一道名菜, 風靡一時, 當地新出嫁的姑娘紛紛效仿。

傳說聽聽便罷, 水煮魚雖的確起源于重慶渝北地區, 但距今也不過幾十年歷史。 1983年, 在重慶地區舉辦的一次廚藝大賽上, 一位川菜世家出身的師傅用了一種別出心裁的烹製方法做出一道“水煮肉片”, 並獲得大獎, 親朋摯友紛紛前來祝賀。

一日, 有一位老朋友前來探望, 這個朋友生活在嘉陵江邊, 每次來都要帶幾條剛剛打上來的嘉陵江草魚,

這次也不例外。 眼看時近中午, 師傅反而為午飯發了愁——這位好友從小忌吃大肉, 該如何讓朋友分享一下大賽獲獎的菜品呢?這時, 木盆裡跳蹦的草魚提醒了師傅, 何不水煮“魚肉”?

就這樣, 第一盆水煮魚誕生了。 魚肉的鮮美、麻辣的厚重, 使得朋友讚不絕口,

師傅本人也為之一驚。 從此以後, 師傅開始潛心研究“水煮魚肉”, 魚肉的特性, 麻辣的搭配、色型的創新等諸多方面力爭做到精益求精。 歷經一年多的努力, 1985年, 水煮魚基本定型, 並很快引領了當地的餐飲市場。 到90年代中期, 甚至形成了水煮魚一條街。

四川的美食舞臺競爭太殘酷, 被驕縱慣了的嘴巴總是喜新厭舊, 每一種都在食客的追捧與唾棄中潮起潮落。 在這裡, 再流行的美食超不過一年也會被淘汰, 退回到屬於它的街頭一隅。 水煮魚也不例外, 它也是“北漂”以後才開始被全國人民熟知, 並以不可遏止的速度向全國蔓延。

如今水煮魚已成為一種符號,紮根在每一個可能的地方。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都能找到吃水煮魚的店。一般來說,店主會把魚養在水池裡,等待顧客親自觀看挑選。選中的魚被撈上來殺好洗淨,剁下頭尾,片成魚片,並把剩下的魚排剁成幾塊,醃制後入鍋。十分鐘左右,一盆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水煮活魚就上桌了。

黃色的油珠連綴成面,為魚兒撐起一把保護傘。用漏勺將表面的滿滿一層辣椒和花椒粒撇去,浸泡在盆中的魚肉片便浮出油面,煞是誘人。它不像經歷了死亡,倒像是浴火重生,如銀魚般靈動跳躍。

看著一鍋熱油裡雪白的魚肉,渾身熱血沸騰,慢慢夾起一片,薄薄的,油油的,在筷子上搖擺舞蹈。輕啟朱唇,放入口中,軟軟的,滑滑的,似魚非魚,軟而不糯,滑而不膩,清香自唇齒間升騰。湯裡佐以豆芽之類的配菜,更添風味。

夏日有魚,當如此。

— 本期互動話題 —

你最喜歡吃什麼魚?

文中部分素材源自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後臺刪除

戳《懶人福音丨這個夏天,換個方式來泡茶》

☟☟☟點擊閱讀原文一探究竟

如今水煮魚已成為一種符號,紮根在每一個可能的地方。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都能找到吃水煮魚的店。一般來說,店主會把魚養在水池裡,等待顧客親自觀看挑選。選中的魚被撈上來殺好洗淨,剁下頭尾,片成魚片,並把剩下的魚排剁成幾塊,醃制後入鍋。十分鐘左右,一盆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水煮活魚就上桌了。

黃色的油珠連綴成面,為魚兒撐起一把保護傘。用漏勺將表面的滿滿一層辣椒和花椒粒撇去,浸泡在盆中的魚肉片便浮出油面,煞是誘人。它不像經歷了死亡,倒像是浴火重生,如銀魚般靈動跳躍。

看著一鍋熱油裡雪白的魚肉,渾身熱血沸騰,慢慢夾起一片,薄薄的,油油的,在筷子上搖擺舞蹈。輕啟朱唇,放入口中,軟軟的,滑滑的,似魚非魚,軟而不糯,滑而不膩,清香自唇齒間升騰。湯裡佐以豆芽之類的配菜,更添風味。

夏日有魚,當如此。

— 本期互動話題 —

你最喜歡吃什麼魚?

文中部分素材源自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後臺刪除

戳《懶人福音丨這個夏天,換個方式來泡茶》

☟☟☟點擊閱讀原文一探究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