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預算5K朋友想買RYZEN八核主機,最終放棄選了I7配置方案

AMD這波翻身可以說還是相當給力的, 八核十六個框框的重卡車讓很多新老玩家心動, 最近就有朋友就跟筆者說看中了一款八核的RYZEN主機, 性價比還不錯僅才5199元想讓筆者把把關, 經過本機佬暗中觀察, 最終勸說朋友放棄這波車上了I7的平臺方案, 經過很有代表意義, 所以筆者決定寫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一、雙拳難敵四手?RYZEN八核整機現身

朋友看中的RYZEN 7 1700 八核主機

先說說朋友看中的這套RYZEN 7八核方案, 用的就是目前已發佈的RYZEN三款CPU中最性價比的1700型號, 同樣是八核十六執行緒, 基礎主頻3.0G有點低, 不過在5199元這個價位懟一下四核I7系列肯定沒問題, 此外8G記憶體、SSD和GTX1060顯卡等高端主機配置該有的都有了, 一時間筆者都有點心動了。 二、銳龍整機雖美好, 但經不起推敲

該款主機的具體細配置單

筆者身為一個老司機, 這些西方國家的電子產品哪個沒見過?仔細觀察這套整機的配置單, 不僅發現各種參數BUG漏洞百出, 而且很多產品型號搭配相當糟糕, 看起來這又是一台“黑車”了, 下面具體說說。 CPU:

RYZEN 7 1700

嚴格來說, RYZEN 1700這顆CPU本身沒有什麼問題, 因為是剛上市的CPU所以來源管道問題倒不是很用擔心, 不過具體這裡CPU, 雖然是八核十六執行緒但是主頻確實有點低了, 主頻3GHZ肯定不夠用, 最大睿頻3.7GHZ, 但是目前無法肯定這是核心全開的頻率(CPU單核睿頻和全核心睿頻率是不一樣的), 總體來說, 確實不是很夠用, 至少用來玩遊戲的話是這樣的。

隨手找了一篇超能網的RYZEN評測, 發現結論普遍認為銳龍的八核心在遊戲方面確實沒有帶來太大的幫助, 很多遊戲還是看中CPU的單核性能, 更別提大眾熱門的網游之類甚至根本不支持雙核以上的CPU, 這可真是“一核做事七核圍觀”了, 朋友裝機的目的主要還是玩遊戲, 肯定不適合這樣的低頻八核配置。

當然如果用來做辦公、視頻編輯、3D渲染等專業工程, 多核心的優勢還是強大的, 另外這款CPU雖然可以支援超頻, 但是情況很複雜後面再解釋, 總之這裡想說的是, 八核心看起來美好, 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找准對自己定位正確的CPU才行。 主機板:

再看看這主機板配置, 槽點太多了實在無力噴了,本來說B350的主機板配個RYZEN 7 1700的CPU沒什麼問題,主機板用料什麼的看上去中規中矩,該有的介面也都有,不過這個供電相數量,如果用來超頻RYZEN 1700真心大丈夫?顯卡:

顯卡GTX1060還是不錯,不過注意這是3G顯存版的,對於5K這個價位來說,或者說對於一個八核心CPU來說,不說GTX1060性能夠不夠用,3G的顯存明顯成為了瓶頸了,換成GTX1060 6G或者RX480 8G更好吧。記憶體SSD:

說實話什麼金魔士記憶體是個什麼鬼??真心沒聽過,這也就算了,下方面的固態居然介面寫著M.2的,圖片明明是SATA3的固態,這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產品好嗎?硬體參數如此漏洞百出,難道是傳說中的翻新?二手?機電:

主機殼看起來比較普通,不過支持USB3.0能用就行吧,至於電源就說是遊戲悍將的400W電源,筆者也不確定賣家圖片上的遊戲悍將電源型號與實際發貨的型號是否一致,因為看起來賣家根本都是應付了事,如果沒有具體型號的電源說實話很難保證品質,雖說這套配置功率不大,但是電源太渣很擔心能否長久穩定使用。三、忍住八核的誘惑,重上I7

經過一番鑒定後,筆者認為這套RYZEN整機並不推薦購買,U是好U,可惜並不適合喜歡玩遊戲的朋友,其他配置方面硬體規格太差或者含糊不清,這樣的整機買回來估計估計就要上烈士牆了,不過仔細想想,RYZEN目前發售的三款CPU其實還比較貴,對於預算5K的朋友來說確實有些捉襟見肘了,要麼加錢要麼還是選擇I7的配置比較妥當。

筆者給朋友推薦的I7配置

筆者跟朋友確認是否自己DIY組裝一台,結果算下來一套價格超出預算不少,尤其是記憶體和SSD價格實在爆炸,朋友決定還是選擇我給的I7整機配置方案,同樣我把這套與之前的RYZEN整機做個對比,給大家分析分析CPU:I7-7700 VS RYZEN 7 1700 論絕對性能,RYZEN 1700肯定完勝,畢竟四核對八核,不過從玩遊戲的角度出發,情況可能不同,在絕大部分遊戲無法應用超過四核心的情況下,主頻高而且單核性能更強的I7-7700反而可能會略勝一籌。

另外1700雖然可以超頻,不過代價很大,功率直接飆升到了220W!一個400W的電源估計肯定扛不住了,而RYZEN 1700大多配備的都是中端B350系的主機板,這樣的主機板供電能力也會限制超頻能力的發揮,所以玩遊戲選擇RYZEN的話,建議還是1700X+X370起步吧。顯卡:從GTX1060 3G升級為了GTX1060 6G,不僅顯存容量翻倍,而且SP數量也提高了10%,整體性能有明顯提高,這樣配置更均衡,開高特效玩GTA5終於不會爆顯存嚴重掉幀了。記憶體SSD:規格容量方面沒有太大的變化,不過相比之前那套型號不明的配置,I7配置方案用的是芝奇和威剛的正規零售行貨產品,品質方面有保障多了。機電:用的是Thermaltake(Tt)機電套裝,和記憶體SSD一樣,是從國產不知規格型號換成了台系大品牌產品,主機殼就不多說了,至少電源來說TT的用料和穩定性肯定要優質一些。其他:贈送了一個WIN10正版系統,整機通過3C認證,加上名龍堂的大品牌售後,最重要的是,價格還便宜了一些(4999元VS 5199元)。

總結:少了四核個核換來了整機品質的提升,筆者認為這樣的配置更適合朋友這樣的5K預算的遊戲玩家的,可以暢玩目前主流3D遊戲的方案,不用盲目的追求多核心,簡單夠用就好。當然這也只是個人見解,有什麼更好的配置方案歡迎大家有留言交流,有問題筆者也一定會儘量解答。

槽點太多了實在無力噴了,本來說B350的主機板配個RYZEN 7 1700的CPU沒什麼問題,主機板用料什麼的看上去中規中矩,該有的介面也都有,不過這個供電相數量,如果用來超頻RYZEN 1700真心大丈夫?顯卡:

顯卡GTX1060還是不錯,不過注意這是3G顯存版的,對於5K這個價位來說,或者說對於一個八核心CPU來說,不說GTX1060性能夠不夠用,3G的顯存明顯成為了瓶頸了,換成GTX1060 6G或者RX480 8G更好吧。記憶體SSD:

說實話什麼金魔士記憶體是個什麼鬼??真心沒聽過,這也就算了,下方面的固態居然介面寫著M.2的,圖片明明是SATA3的固態,這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產品好嗎?硬體參數如此漏洞百出,難道是傳說中的翻新?二手?機電:

主機殼看起來比較普通,不過支持USB3.0能用就行吧,至於電源就說是遊戲悍將的400W電源,筆者也不確定賣家圖片上的遊戲悍將電源型號與實際發貨的型號是否一致,因為看起來賣家根本都是應付了事,如果沒有具體型號的電源說實話很難保證品質,雖說這套配置功率不大,但是電源太渣很擔心能否長久穩定使用。三、忍住八核的誘惑,重上I7

經過一番鑒定後,筆者認為這套RYZEN整機並不推薦購買,U是好U,可惜並不適合喜歡玩遊戲的朋友,其他配置方面硬體規格太差或者含糊不清,這樣的整機買回來估計估計就要上烈士牆了,不過仔細想想,RYZEN目前發售的三款CPU其實還比較貴,對於預算5K的朋友來說確實有些捉襟見肘了,要麼加錢要麼還是選擇I7的配置比較妥當。

筆者給朋友推薦的I7配置

筆者跟朋友確認是否自己DIY組裝一台,結果算下來一套價格超出預算不少,尤其是記憶體和SSD價格實在爆炸,朋友決定還是選擇我給的I7整機配置方案,同樣我把這套與之前的RYZEN整機做個對比,給大家分析分析CPU:I7-7700 VS RYZEN 7 1700 論絕對性能,RYZEN 1700肯定完勝,畢竟四核對八核,不過從玩遊戲的角度出發,情況可能不同,在絕大部分遊戲無法應用超過四核心的情況下,主頻高而且單核性能更強的I7-7700反而可能會略勝一籌。

另外1700雖然可以超頻,不過代價很大,功率直接飆升到了220W!一個400W的電源估計肯定扛不住了,而RYZEN 1700大多配備的都是中端B350系的主機板,這樣的主機板供電能力也會限制超頻能力的發揮,所以玩遊戲選擇RYZEN的話,建議還是1700X+X370起步吧。顯卡:從GTX1060 3G升級為了GTX1060 6G,不僅顯存容量翻倍,而且SP數量也提高了10%,整體性能有明顯提高,這樣配置更均衡,開高特效玩GTA5終於不會爆顯存嚴重掉幀了。記憶體SSD:規格容量方面沒有太大的變化,不過相比之前那套型號不明的配置,I7配置方案用的是芝奇和威剛的正規零售行貨產品,品質方面有保障多了。機電:用的是Thermaltake(Tt)機電套裝,和記憶體SSD一樣,是從國產不知規格型號換成了台系大品牌產品,主機殼就不多說了,至少電源來說TT的用料和穩定性肯定要優質一些。其他:贈送了一個WIN10正版系統,整機通過3C認證,加上名龍堂的大品牌售後,最重要的是,價格還便宜了一些(4999元VS 5199元)。

總結:少了四核個核換來了整機品質的提升,筆者認為這樣的配置更適合朋友這樣的5K預算的遊戲玩家的,可以暢玩目前主流3D遊戲的方案,不用盲目的追求多核心,簡單夠用就好。當然這也只是個人見解,有什麼更好的配置方案歡迎大家有留言交流,有問題筆者也一定會儘量解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