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香餑餑饆饠,在古代究竟是什麼美食?

唐人增編的南北朝一本名為《玉篇》的字書中載有:“饆饠, 餅屬。 ”

《太平廣記》卷二三四的“禦廚”篇, “翰林學士每遇賜食, 有物若饆饠, 形麁(通“粗”)大, 滋味香美, 呼為諸王修事。 ”

很明顯, 這個東西是西域傳過來的, 不是本土產物。

《酉陽雜俎》中記載:“今衣冠家名食, 有蕭家餛飩, 漉去湯肥, 可以瀹茗;庾家棕子, 白瑩如玉;韓約能作櫻桃饆饠, 其色不變, 又能造冷胡突鱠、醴魚臆、連蒸詐草獐皮索餅;將軍曲良翰, 能為驢鬃駝峰炙。 ”

但是, 這也可能是包子:

“饆饠”中即能放櫻桃又可放大蒜, 唐朝人認為大蔥可以避鬼。

店主驚曰:“初怪客前饆饠悉完, 疑其嫌置蒜也。 ”

鬼固辭, 不獲已。 初將入饆饠四(四當為“肆”, 店鋪的意思), 鬼掩鼻, 不肯前。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籠蒸而食者皆為籠餅, 亦曰炊餅, 今饆饠、蒸餅、蒸卷、饅頭、包子、兜子之類是也。 ”

清代文人姚元之在其《竹葉亭雜記》一口咬定說:“餑餑, 古之饆饠也。 ”

所以後來就是這樣認為的。

香餑餑, 波波翻譯過來的。

劉恂《嶺表錄異》:“赤母蟹, 殼內黃赤膏如雞鴨子共同, 肉白如豕膏, 實其殼中。 淋以五味, 蒙以細面, 為蟹黃饆饠, 珍美可尚。 ”

嘖嘖嘖

吃午飯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