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都是應試教育惹的禍

目前, 網路媒體最敏感的話題莫過於腐敗了。 自有人提出反“師腐”之後, 叫喊聲是一浪高過一浪, 不絕於耳, 鋒口浪尖直指一線教師。

而實際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看我國基礎教育現狀。

1.應試教育滋生毒瘤。

國家實施素質教育多年, 但許多學校對其內涵把握不准研究不透, 搞搞花架子, 套取國家教育經費的比比皆是, 浪費資源, 形同虛設。 還有的直接以考試成績來衡量一所學校一位老師, 這就無形中助長了學校不良風氣的發生。 如託管補課, 私訂資料, 評優失真, 變相體罰等, 周而復始, 屢禁不止。

這些都是應試教育惹的禍。

2.違背教育教學原則。

教書育人是一個多媒體, 不是僅僅只靠一次考試就能評優定劣的。 這樣反而鑽進了“以分數論英雄”的應試教育怪圈, 雖然有的老師考試第一名, 評上先進, 可是學生卻有一肚子苦水——成人之美。 這種“高分低能”完全背離了“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原則——為了自己名利。 而真正的優秀教師只能在一旁做吃瓜的群眾——拔涼拔涼的心。

3.老師不顧一切抓成績。

對於有些老師來說, 一學期的體音美信等課程是來者不拒, 有的乾脆暗中排成主課;課文試卷抄了一遍又一遍, 每天課間午休都是滿黑板的作業;有的還嫌不夠, 偷偷讓學生買輔導資料, 回家做好家長簽字。 這是多麼敬業的老師,

這是多麼無私的老師啊!這樣的“實幹”“巧幹”可苦逼了這一班的孩子們。 天性呢?潛質呢?全磨滅了, 全打壓了。 完全不顧孩子的健康成長, 說的不好聽一點, 這就是誤人子弟。 到頭來, 學習不好, 玩都不會!

4.應試教育破壞和諧。

這種評價機制對其他老師和學生是否公平呢?本來我盡心盡力完成了本職工作, 遵規守紀卻評不上優秀, 拿不到績效工資平均數, 缺名又少利, 這是為什麼?就因為沒拖堂沒占課沒代課沒多佈置作業, 考試沒考第一名嗎?於是, 老師之間就開始有了內訌。 嫌其他科作業太多, 拖堂影響下節課學習, 只准學自己學科, 搶課占課, “差”班生不要, 偷印試卷, 考試作弊……更有甚者, 直接打電話給差生家長, 要麼調班, 要麼補課!這不,

問題全都來了。

5.上樑不正下樑歪。

這些都是被逼出來的!我們的校長們, 卻在大會小會上表揚他們, 這就是先進教師, 這就是我們的榜樣啊, 要向他們好好學習, 無私奉獻, 為學校排憂解難!實際上領導們多半帶小科, 代課都是為他們或關係戶上的!校長要成績啊!

縣教育局每年秋季不是有教育評估總結大會嗎?綜合考試在前面的是不是坐在第一排還要上臺發言, 局長還要褒獎發獎金啊?多風光啊, 得名得利, 還可唬住老師, 一舉多得, 回家繼續抓成績, 明年爭取到臺上坐。 這些領導眼裡只有名和利, 哪裡還有學生!哈哈, 這不是要把老師們往死裡整, 這不成了惡性循環了嗎?

6.應試教育滋生腐敗。

考最後一名的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少拿績效工資不說, 評優表先肯定沒你的份, 說不定還會給你小鞋穿——再考最後就到偏遠村小支教去吧!這招就狠吧, 逼著你幹, 還要托人找關係。 這些領導好多是靠關係進來的, 然後又靠關係貪錢得榮譽, 甚至一步青雲榮登領導寶座的, 腐敗從這裡就開始慢慢繁衍滋生了。 這不, 全校上下暗中掀起了一股“教學比武”高潮, 各式絕招套數全拿出來了, 這就是領導們所希望看到的。 不過, 動力變成了壓力, 有體罰的, 有補課的, 有訂資料的等事情也多起來了, 苦累了可憐的一線教師, 玩死了悠閒的小科老師, 摧殘了幼小孩子的心靈。

7.說你不行就不行。

“管它白貓黑貓, 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可結果呢, 你還是考不了第一名。

因為分班不均, 學生整體素質懸殊, 加上插班轉學的, 時間一長差距就更大了。 還有配班的其他老師, 有的根本不管班, 不配合, 缺少責任心。 班風學風跟不上, 只能事倍功半,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這最後的罪名你得背幾年, 不得翻身, 就是中途換掉那也是很不光彩的事。 關於分班插班學生分配, 班級教師搭配, 那可是領導們說了算, 一個優生或差生就可決定你的名次。 說你不行嘛, 你就不行, 行也不行——內行人都懂的。

8.極力渴望素質教育。

教師好不好, 優不優, 不是只看教學成績, 不是校長說了算。 如果是我的小孩, 寧願放在最後一名的班級, 寧願多給他一點遊戲玩耍的時間, 多給他一點自由發揮天性的空間。 因為我的小孩不一定有讀書的天賦, 說不定有琴棋書畫那些方面的潛質。那種重複機械地提高孩子成績的方法,怎麼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養成思維的習慣,培養創新的精神?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生最大的夢想,莫過於做自己想做的事,為什麼非要他讀書呢?

——都是應試教育惹的禍!

作者沁園春

說不定有琴棋書畫那些方面的潛質。那種重複機械地提高孩子成績的方法,怎麼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養成思維的習慣,培養創新的精神?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生最大的夢想,莫過於做自己想做的事,為什麼非要他讀書呢?

——都是應試教育惹的禍!

作者沁園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