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紅色特工王李克農,如何打入國民黨中統核心?

李克農, 1899年出生,安徽巢縣人, 有著“紅色特工之王”的美譽。 他前後與國民黨的三代特務頭子徐恩曾、戴笠和毛人鳳一一交手, 立下了赫赫戰功。


李克農

1919年在安徽公學讀書時, 李克農積極參加五四運動, 成為當地的學生領袖。 1926年, 李克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後, 他來到上海。 而此時, 蔣介石正下令組建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 這個所謂的黨務調查科, 就是日後的國民黨特務組織——中統的前身。


陳果夫 陳立夫

在時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的大力舉薦下, 他們的表親徐恩曾被任命為主任。 徐恩曾,作為國民黨特務組織的第一代當家人, 從此登上諜戰舞臺。


徐恩曾

徐恩曾, 浙江吳興人,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系, 之後留學美國, 獲得了無線電專業碩士學位。 在那個年代, 誰掌握了最先進的無線電技術, 就意味著掌握了特務工作的命脈, 而徐恩曾就是這方面的專家。 1929年底, 徐恩曾為擴大特務組織, 以上海無線電管理局的名義對外招考。 在這次考試中, 一個名叫李思源青年名列第一。 而這個被徐恩增親點招錄的“狀元”, 正是奉命打入敵營的李克農。 除了李克農,

潛伏在這裡的, 還有另外兩名中共地下黨員。 一位名叫胡底, 另一位名叫錢壯飛。


在中央特科領導人周恩來的指示下, 他們成立了由李克農任組長的三人特別小組。 為了順利開展工作, 他們故意投其所好, 向徐恩曾“積極靠攏”。 但李克農心裡清楚,

要想進一步取得徐恩曾的信任, 進入這個特務組織的核心層, 僅憑這些還遠遠不夠, 怎麼辦?李克農用心地尋覓著機會。

1930年5月, 蔣介石與國民黨中的地方實力派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等拉開了中原大戰的序幕。 一時間, 中原大地上燃起滾滾狼煙。


閻錫山 李宗仁 馮玉祥

在這樣的局勢下, 屯兵關外的張學良成為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誰能爭取到張學良東北軍的支持, 誰就能把握住這場軍閥大戰的主動權。


張學良

當時, 蔣介石命令徐恩曾派一個小組到東北區, 瞭解那裡的具體情況、並建立特務組織。 但徐恩曾也曾幾次派遣特務前往東北探聽虛實, 但全都有去無回。 李克農認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一番商議之後, 他便和錢壯飛、胡底一起, 提出攬下這個活。 徐恩曾大喜過望, 幾天之後, 錢壯飛和胡底便帶著黨務調查科的特別通行證, 直奔東北。

據李克農之子李力先生介紹, 他們去了東北以後, 很快就把那裡的情況瞭解清楚了, 並且還在當地建立起了我們的地方黨組織。 此去東北,可謂收穫頗豐。


李克農之子 李力

回到上海後,怎樣向徐恩曾交差呢?李克農和錢壯飛、胡底三個人一合計,決定把報紙上有關張學良和東北軍的新聞報導全部收集一起。最後,他們用剪刀和漿糊,拼湊出一份4萬多字的報告。這份報告,雖沒有多少重要的情報,但看上去相當系統和完整,這讓徐恩曾和陳氏兄弟大喜過望。

不久,李克農便升任為特務股股長,派駐上海。而錢壯飛則被徐恩曾任命為自己的機要秘書,坐鎮南京。胡底則成為黨務調查科在天津通訊社的負責人。從此,他們之間形成了一個遙相呼應、打入國民黨要害部門的鐵三角。

明天請繼續關注:李克農智鬥中統:說服少帥,聯手抗日!

此去東北,可謂收穫頗豐。


李克農之子 李力

回到上海後,怎樣向徐恩曾交差呢?李克農和錢壯飛、胡底三個人一合計,決定把報紙上有關張學良和東北軍的新聞報導全部收集一起。最後,他們用剪刀和漿糊,拼湊出一份4萬多字的報告。這份報告,雖沒有多少重要的情報,但看上去相當系統和完整,這讓徐恩曾和陳氏兄弟大喜過望。

不久,李克農便升任為特務股股長,派駐上海。而錢壯飛則被徐恩曾任命為自己的機要秘書,坐鎮南京。胡底則成為黨務調查科在天津通訊社的負責人。從此,他們之間形成了一個遙相呼應、打入國民黨要害部門的鐵三角。

明天請繼續關注:李克農智鬥中統:說服少帥,聯手抗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