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觀致停產硝煙四起,自主品牌掀起肉搏戰,最終誰能成功突圍?

近日, 長江產權交易所“掛牌項目”上出現的一則公告如重磅炸彈引爆了國內汽車界, “觀致”這個知名度不高的小眾品牌竟然以此種方式站在聚光燈下。 公告說:觀致汽車有限公司25.5%股權掛牌轉讓, 掛牌價格為16.575億元。 其實在6月份就一直盛傳寶能集團將以65億元購得觀致51%的股權實現控股。 但觀致一直沒有公開承認, 寶能也三緘其口。 從銷售資料上看, 觀致2017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僅為5962輛, 同比大跌40%, 而6月的產量居然為零, 停產一月有餘!雖然觀致官方並沒有表態生產情況, 但種種跡象表明:觀致, 這個擁有國內領先水準的自主品牌遇到了大麻煩。

遭遇危機, 觀致的癥結到底在哪裡?

觀致汽車是由奇瑞汽車與以色列集團各出資50%於2007年組建的合資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豪言萬丈:設計和打造出達到甚至超越國際標準的中國汽車產品, 並塑造一個令中國消費者引以為傲、期待擁有的中國汽車品牌。

上市後, 觀致也的確展示了自己的優秀素質:獲得歐碰五星認證的安全性、超越同級的操控性、達到歐六排放標準的環保動力系統、時尚精緻的外觀設計等等。

但與之鮮明對比的卻是銷量持續低迷、企業連年虧損,

在國內自主品牌中就是一個大寫的尷尬!究其原因, 二師兄認為有三點:首先是品牌建設在執行上有失誤。 觀致定位為一個國際品牌, 但在歐洲市場的年銷量只有寥寥不到百台, 而中國國內銷售占到絕大比例, 這樣的現實造成品牌初創時期就沒有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引發了市場的質疑和非議, 動搖了品牌的立足基礎。

其次, 品牌定位調整不及時。 既然觀致被國內消費者自動劃入中國品牌身份成為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中的一員, 就應該及時對產品定位、定價進行調整, 適應對自主品牌消費人群的需要, 但觀致扔堅持高大上的廣告行銷、一枝獨秀的產品定價, 最終導致品牌身份認同的混亂。

第三, 產品研發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緊湊車發展減速的時候觀致卻大力發展, SUV市場如火如荼的時候, 觀致作為後來者才來湊熱鬧, 產品更新換代更是跟不上。

引以為鑒,自主品牌應該時刻警醒

在經歷了2016年下半年“出乎意外”的大增長後,國內自主品牌銷售出現了很明顯的後勁不足的徵兆,對於大多數自主品牌而言,僅僅是保持增長也已經變得越來越難,持續性的市場下滑成為諸多車企頭疼的問題。即便是傳統的自主強者長城汽車在多年的高增長之後,也到了一個瓶頸期。

而同時,中國汽車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一市場,98個汽車品牌、1000多款產品廝殺慘烈。縱觀世界汽車發展史,不乏國際知名汽車企業由於經營問題或倒閉或遭收購,如上汽收購名爵、吉利收購富豪,2012年倒閉的著名品牌邁巴赫。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目前國內主流自主汽車品牌短時間內還很難上升到國際化的高度。是做品牌附加值,還是做價格;是做高端轎車還是做SUV,自主品牌應該有清晰的定位,也要明白,專業不精將一敗塗地,銷量上不去什麼品牌都是白扯。

狹路相逢,誰能屹立于自主品牌強者之林?

長城汽車

長城雖然因為聚焦SUV,放棄了轎車而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跛腳前行,但是其“SUV專家”的形象塑造得還是很成功,哈弗H6一款車月銷量就超10萬輛。長城在產品的定位上也是動作迅速,H9本來是延續H5的越野特質產品,但由於H8停產,H9立即改變策略在內飾等多方面突出城市休閒車的特點,H9延續大賣。

吉利汽車

作為私企,吉利一直對企業規模執著追求,可以說是國內唯一一個在轎車市場上取得了持續性成功的廠商。規模上來後,成本、口碑和行銷等等都在快速進步,而吉利仍高度重視對品控的把握,這也是後面一切進步的基礎。吉利在完成對富豪的收購之後,重新定位趨向年輕化,主動安全技術、動力總成技術等方面實力大幅提升,不過細節與成熟度上還需要時間去積累與驗證。

比亞迪汽車

當年模仿豐田的比亞迪靠著新能源技術優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當之無愧的老大。比亞迪產品自產的比率非常高,從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大件,到各種附件全部自產,有豐富的技術儲備。隨著國內汽車限購城市逐漸增多,比亞迪憑著在多個限購城市新能源上牌資格的殺手鐧,發展空間非常大。

奇瑞汽車

在那個汽車價格還很高昂的時代,奇瑞通過QQ一下子把汽車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拉近,“年輕人的第一輛車”聲名鵲起。奇瑞汽車是為務實進取,懂得生活樂趣並樂於分享的社會各領域中堅人群而打造的,執著於技術,品質精益,理性且可信賴的中國汽車品牌。奇瑞在底盤開發、正向研發、品控流程等基礎方面應該是自主品牌中最為扎實的。相信通過提升品質、穩定產品線佈局、提升性價比等手段,奇瑞在自主品牌競爭中定會鋒芒畢露。

長安汽車

長安汽車“有品質感、品質可靠性高”的品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並成功入選“2017國家品牌計畫”,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中,向創新中國、品質中國、品牌中國轉變的優秀代表,截止目前,長安汽車用戶突破1500萬。長安汽車產品線和產業鏈都很豐富,且有強大的合資方,同時對整車品質的嚴格管控已可以和合資品牌分庭抗禮,甚至超越部分合資水準。目前長安汽車的產品結構調整基本到位,新品開始上市、上量,更進一步鞏固了自主車企的市場基礎。

二師兄總結: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正在歷經從粗放型到精細型的轉變,這樣的變化對每個車企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在競爭激烈的車市中,唯有走自主創新之路,不斷提高產品自身的競爭力,方能贏得國內消費者的青睞,未來自主品牌才有希望在世界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版權聲明:

引以為鑒,自主品牌應該時刻警醒

在經歷了2016年下半年“出乎意外”的大增長後,國內自主品牌銷售出現了很明顯的後勁不足的徵兆,對於大多數自主品牌而言,僅僅是保持增長也已經變得越來越難,持續性的市場下滑成為諸多車企頭疼的問題。即便是傳統的自主強者長城汽車在多年的高增長之後,也到了一個瓶頸期。

而同時,中國汽車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一市場,98個汽車品牌、1000多款產品廝殺慘烈。縱觀世界汽車發展史,不乏國際知名汽車企業由於經營問題或倒閉或遭收購,如上汽收購名爵、吉利收購富豪,2012年倒閉的著名品牌邁巴赫。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目前國內主流自主汽車品牌短時間內還很難上升到國際化的高度。是做品牌附加值,還是做價格;是做高端轎車還是做SUV,自主品牌應該有清晰的定位,也要明白,專業不精將一敗塗地,銷量上不去什麼品牌都是白扯。

狹路相逢,誰能屹立于自主品牌強者之林?

長城汽車

長城雖然因為聚焦SUV,放棄了轎車而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跛腳前行,但是其“SUV專家”的形象塑造得還是很成功,哈弗H6一款車月銷量就超10萬輛。長城在產品的定位上也是動作迅速,H9本來是延續H5的越野特質產品,但由於H8停產,H9立即改變策略在內飾等多方面突出城市休閒車的特點,H9延續大賣。

吉利汽車

作為私企,吉利一直對企業規模執著追求,可以說是國內唯一一個在轎車市場上取得了持續性成功的廠商。規模上來後,成本、口碑和行銷等等都在快速進步,而吉利仍高度重視對品控的把握,這也是後面一切進步的基礎。吉利在完成對富豪的收購之後,重新定位趨向年輕化,主動安全技術、動力總成技術等方面實力大幅提升,不過細節與成熟度上還需要時間去積累與驗證。

比亞迪汽車

當年模仿豐田的比亞迪靠著新能源技術優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當之無愧的老大。比亞迪產品自產的比率非常高,從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大件,到各種附件全部自產,有豐富的技術儲備。隨著國內汽車限購城市逐漸增多,比亞迪憑著在多個限購城市新能源上牌資格的殺手鐧,發展空間非常大。

奇瑞汽車

在那個汽車價格還很高昂的時代,奇瑞通過QQ一下子把汽車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拉近,“年輕人的第一輛車”聲名鵲起。奇瑞汽車是為務實進取,懂得生活樂趣並樂於分享的社會各領域中堅人群而打造的,執著於技術,品質精益,理性且可信賴的中國汽車品牌。奇瑞在底盤開發、正向研發、品控流程等基礎方面應該是自主品牌中最為扎實的。相信通過提升品質、穩定產品線佈局、提升性價比等手段,奇瑞在自主品牌競爭中定會鋒芒畢露。

長安汽車

長安汽車“有品質感、品質可靠性高”的品牌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並成功入選“2017國家品牌計畫”,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中,向創新中國、品質中國、品牌中國轉變的優秀代表,截止目前,長安汽車用戶突破1500萬。長安汽車產品線和產業鏈都很豐富,且有強大的合資方,同時對整車品質的嚴格管控已可以和合資品牌分庭抗禮,甚至超越部分合資水準。目前長安汽車的產品結構調整基本到位,新品開始上市、上量,更進一步鞏固了自主車企的市場基礎。

二師兄總結: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正在歷經從粗放型到精細型的轉變,這樣的變化對每個車企來說,都是嚴峻的考驗。在競爭激烈的車市中,唯有走自主創新之路,不斷提高產品自身的競爭力,方能贏得國內消費者的青睞,未來自主品牌才有希望在世界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版權聲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