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乾貨|一人帶兩娃,還能逛街、聚餐、旅遊、看劇的秘訣是什麼?

作者 | 瓜果媽

說到一人帶兩娃,

所有經歷過的媽媽都有一段血淚史。

有人形容一拖二的媽媽要麼就是三頭六臂,

要麼就是精神崩潰。

好象這種措辭並不誇張。

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技巧,

私總結出一些心得體會, 和大家分享。

別給自己設限, 你輕鬆孩子也輕鬆

如果你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應對一人帶兩娃的生活,

你覺得什麼是最重要的呢?

充足的育兒經驗?

超強的身體素質?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其實都不是,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

因為你是那個陪伴孩子的人,

你的一切都很重要,

你的開心, 你的健康,

你的狀態,

是先有了你, 才會有你和孩子的幸福生活。

在我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 還不懂得這個道理。

成天給自己設立條條框框——

孩子的衣服一定手洗;

每次喝完的奶瓶一定要消毒;

孩子在白天不用尿不濕……

結果就是我每天一堆尿布要洗,

半夜喂完奶還要起床刷奶瓶。

本來就睡眠不足的我天天都是黑眼圈,

精神非常疲憊。

這樣做雖然沒有錯,

但一旦為自己設限,

就很難騰出時間做別的事情。

當老二來臨的時候,

每天重複這樣單調複雜的工作, 我更加疲憊。

我變得不開心, 焦慮是常態。

有一次和一位心理學的朋友聊天,

我告訴她我的辛苦和疲憊,

告訴她我每天需要做的事情。

她回答我說,

你的很多工作其實都是因為

給自己設立了太多規矩。

她說, “我不會像你一樣。

我不會犧牲午睡時間給孩子包餃子,

不會大半夜給孩子消毒奶瓶,

不會手洗孩子衣物。 ”

“我帶孩子很辛苦很累。

如果累了, 我就會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 就有可能會和孩子發脾氣。

我為什麼一定要用這些事情捆綁我自己呢?

我希望我陪伴他們的時候是開心的,

至於其它的事都可以往後推, 做不做全憑心情。

如果我不舒服了,

孩子的日子也一定不好過,

不是嗎?”

聽完她這番話,

心力交瘁的我如醍醐灌頂一般,

我重新思考我的生活。

哪些事情必須親力親為,

哪些事情可以找人取代。

在精力不夠的時候,

日子能夠正常運作下去才是正理。

我不再像從前那樣教條,

而是把衣服扔進洗衣機,

給孩子帶上尿不濕,

請個小時工來打掃衛生。

我不再把自己逼得緊張兮兮,

適當地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換來的是自身的輕鬆和愉悅。

在漫長的陪伴歲月裡,

媽媽的狀態是最重要的,

至於他吃的是不是你包的愛心牌餃子

又有什麼關係呢?

做一個充滿活力的,

積極向上的媽媽。

這種取捨難道不值得嗎?

不焦慮, 相信你的孩子, 也相信你自己

一個人帶兩個孩子, 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

初為人母時, 因為經驗的缺乏,

任何一個媽媽都會存在焦慮的情緒。

在孩子生病時尤甚。

我認識一個媽媽, 孩子稍有點發燒,

就往醫院跑, 大夫說是病毒感染, 開了點藥。

結果吃了一天不見好轉, 就又開車幾百公里,

來北京的大醫院找專家。

專家也只是開了一些緩解症狀的藥。

兩天后發燒依然持續, 又跑各種醫院。

折騰一個禮拜後, 孩子自愈了。

這才放下心來。

此時全家人都被折騰得疲憊不堪。

她每每和我通電話, 最常說的話就是,

只要孩子別生病就行。

我說:是孩子沒有不生病的,

重要的是你這個媽媽別那麼焦慮。

你要相信你的孩子, 更應該相信你自己。

如果是你一手把他們帶大, 吃喝拉撒都熟撚於心。

對他們的健康狀況也會有一個基本把握。

除非孩子精神極度不好,

或伴有無法判斷的其它症狀,

除此之外, 孩子發燒生病都是正常現象,

也不用過多地擔心焦慮。

每次孩子發燒,我覺得家長先做好四件事,

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給他物理降溫,陪伴他。

我覺得可以稍作觀察後,

再考慮要不要去醫院。

一方面是要給孩子一個時間,

發燒是他身體免疫系統的演練和升級,

有時燒退了病就好了。

另一方面,發燒有可能伴有出疹等其它症狀,

如果總是著急退熱,

其實就是在阻止他通過自身的免疫力排毒,

這些症狀不顯現出來,也會影響醫生的判斷。

孩子個體有差異,

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儲備育兒知識,

隨時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

在孩子生病時,不執拗,不焦慮。

如果你真的心裡沒底,就帶孩子去醫院化個驗,

聽聽大夫的說法,該用藥就用藥。

穩穩妥妥地陪在孩子身邊,

就是最大的支持。

學會偷懶,讓孩子照顧孩子

說到焦慮,“一拖二”的媽媽們想不焦慮真的很難,

媽媽也是人,沒有三頭六臂,更沒有分身術。

有太多的時候,我們真的覺得很無助。

照顧兩個孩子需要雙份的精力和耐力,

但是,又該如何把劣勢化為優勢呢?

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是可以互相玩耍和陪伴的,

當你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時,

當你下樓倒垃圾時,

當你在有臨時情況不得不離開幾分鐘時,

兩個孩子是個團隊,

你可以囑咐大的照顧小的一會兒,

久而久之,也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能力。

比如哥哥就會很有擔當,

弟弟就會知道如何配合哥哥。

記得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去旅行,我們酒店在12層,

我和孩子們陰錯陽差沒有同時登上電梯,

我眼看著他們被電梯帶走了。

我當時緊張得要命,

眼睛緊盯著電梯記下了所有電梯曾停靠的樓層。

之後我先跑到了一樓大廳去找他們,

沒想到他倆正在那氣定神閑地等著我。

我問瓜瓜,剛才停的幾個樓層你為什麼沒有下去?

他說:你剛才不是說了咱們要去一樓嗎?

我認識電梯上的數位啊,

等到一的時候,我就拉著弟弟在這等著你呀!

這真讓我欣慰。

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建立起了默契和信任,

並會帶給你很多的驚喜。

好在我平日也有給瓜瓜果果傳遞

一些基礎的安全意識並進行一定的演練。

當然也希望媽媽們不要出現我這種情形,

安全是最重要的。

別悶頭帶娃,要多和別人交流

媽媽是最需要交流和説明的群體。

生活中,我有幸認識了幾個一人帶三娃的超級媽媽,

每次和她們在一起,都會有很多收穫。

大家的共同認識就是一定不能關起門來帶娃,

一定要陪著娃走出門去。

讓大人和孩子都有一個交流和放鬆的機會。

自已悶在家裡帶孩子的媽媽,

難度係數會增大,孩子更容易發脾氣,

尤其在幼兒階段,

會讓寶寶不知道該如何建立自己的與世界的關係。

當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

媽媽們也可以就家裡的各種瑣事展開話題,

沒准媽媽們的寶貴經驗可以實現共用,

幫自己一個大忙。

同樣的處境,有人傾聽你的苦惱並幫你支招,

也能幫助媽媽們疏導不良情緒。

學會示弱,給自己充電的時間和機會

帶娃絕對是個體力活,

常常是對精神和體力的雙重考驗。

所以我一直勸身邊的全職媽媽,

不要總是自己一個人扛。

一定要把家庭成員發動起來。

這個人可以是老公,可以是父母,

甚至可以是你家老大。

總之,要給自己緊繃的神經放個假,

讓大家知道,你也是會累的,

你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人都是情感動物,誰都需要放鬆。

這樣無休止的夜以繼日的帶娃生涯,

如果沒有其它的生活來調劑,

恐怕誰都會精神崩潰吧?

與其把情緒積攢到一起再爆發,

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就把它疏解掉。

所以不要為自己離開寶貝的那幾個小時而自責,

盡情去放飛自我吧,給自己買好看的衣服,

吃想吃的美食,看想看的電影。

因為這是一個人的正常需求,我這樣做,

恰恰是為了我的孩子們好。

一個心態健康的媽媽,對於他們來說更加重要。

在這樣無聊單調的生活背後,

不妨和老公去看個電影,吃個晚餐;

不妨和閨蜜姐妹聚聚餐,聊聊八卦,

換一份心情,保留著一點小確幸。

是的,所有為了家付出一切的媽媽,

都應該有這樣的小確幸。

願你帶娃愉快!

作者:瓜果媽。曾經的媒體人,如今的全職媽媽、自由撰稿人。我感謝孩子,他啟發我對世界的重新思考,雖然我也迷茫,但我們可以一起出發。

每次孩子發燒,我覺得家長先做好四件事,

讓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給他物理降溫,陪伴他。

我覺得可以稍作觀察後,

再考慮要不要去醫院。

一方面是要給孩子一個時間,

發燒是他身體免疫系統的演練和升級,

有時燒退了病就好了。

另一方面,發燒有可能伴有出疹等其它症狀,

如果總是著急退熱,

其實就是在阻止他通過自身的免疫力排毒,

這些症狀不顯現出來,也會影響醫生的判斷。

孩子個體有差異,

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儲備育兒知識,

隨時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

在孩子生病時,不執拗,不焦慮。

如果你真的心裡沒底,就帶孩子去醫院化個驗,

聽聽大夫的說法,該用藥就用藥。

穩穩妥妥地陪在孩子身邊,

就是最大的支持。

學會偷懶,讓孩子照顧孩子

說到焦慮,“一拖二”的媽媽們想不焦慮真的很難,

媽媽也是人,沒有三頭六臂,更沒有分身術。

有太多的時候,我們真的覺得很無助。

照顧兩個孩子需要雙份的精力和耐力,

但是,又該如何把劣勢化為優勢呢?

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是可以互相玩耍和陪伴的,

當你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時,

當你下樓倒垃圾時,

當你在有臨時情況不得不離開幾分鐘時,

兩個孩子是個團隊,

你可以囑咐大的照顧小的一會兒,

久而久之,也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能力。

比如哥哥就會很有擔當,

弟弟就會知道如何配合哥哥。

記得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去旅行,我們酒店在12層,

我和孩子們陰錯陽差沒有同時登上電梯,

我眼看著他們被電梯帶走了。

我當時緊張得要命,

眼睛緊盯著電梯記下了所有電梯曾停靠的樓層。

之後我先跑到了一樓大廳去找他們,

沒想到他倆正在那氣定神閑地等著我。

我問瓜瓜,剛才停的幾個樓層你為什麼沒有下去?

他說:你剛才不是說了咱們要去一樓嗎?

我認識電梯上的數位啊,

等到一的時候,我就拉著弟弟在這等著你呀!

這真讓我欣慰。

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建立起了默契和信任,

並會帶給你很多的驚喜。

好在我平日也有給瓜瓜果果傳遞

一些基礎的安全意識並進行一定的演練。

當然也希望媽媽們不要出現我這種情形,

安全是最重要的。

別悶頭帶娃,要多和別人交流

媽媽是最需要交流和説明的群體。

生活中,我有幸認識了幾個一人帶三娃的超級媽媽,

每次和她們在一起,都會有很多收穫。

大家的共同認識就是一定不能關起門來帶娃,

一定要陪著娃走出門去。

讓大人和孩子都有一個交流和放鬆的機會。

自已悶在家裡帶孩子的媽媽,

難度係數會增大,孩子更容易發脾氣,

尤其在幼兒階段,

會讓寶寶不知道該如何建立自己的與世界的關係。

當孩子們在一起玩耍時,

媽媽們也可以就家裡的各種瑣事展開話題,

沒准媽媽們的寶貴經驗可以實現共用,

幫自己一個大忙。

同樣的處境,有人傾聽你的苦惱並幫你支招,

也能幫助媽媽們疏導不良情緒。

學會示弱,給自己充電的時間和機會

帶娃絕對是個體力活,

常常是對精神和體力的雙重考驗。

所以我一直勸身邊的全職媽媽,

不要總是自己一個人扛。

一定要把家庭成員發動起來。

這個人可以是老公,可以是父母,

甚至可以是你家老大。

總之,要給自己緊繃的神經放個假,

讓大家知道,你也是會累的,

你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人都是情感動物,誰都需要放鬆。

這樣無休止的夜以繼日的帶娃生涯,

如果沒有其它的生活來調劑,

恐怕誰都會精神崩潰吧?

與其把情緒積攢到一起再爆發,

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就把它疏解掉。

所以不要為自己離開寶貝的那幾個小時而自責,

盡情去放飛自我吧,給自己買好看的衣服,

吃想吃的美食,看想看的電影。

因為這是一個人的正常需求,我這樣做,

恰恰是為了我的孩子們好。

一個心態健康的媽媽,對於他們來說更加重要。

在這樣無聊單調的生活背後,

不妨和老公去看個電影,吃個晚餐;

不妨和閨蜜姐妹聚聚餐,聊聊八卦,

換一份心情,保留著一點小確幸。

是的,所有為了家付出一切的媽媽,

都應該有這樣的小確幸。

願你帶娃愉快!

作者:瓜果媽。曾經的媒體人,如今的全職媽媽、自由撰稿人。我感謝孩子,他啟發我對世界的重新思考,雖然我也迷茫,但我們可以一起出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