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視角|治理行人“任性過街” 國外有哪些經驗

導語:湊齊一撥人就過馬路、不看交通信號燈、隨意穿行交叉路口等交通違法行為一直是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痛點”。 行人違法過街不僅擾亂交通秩序, 行人自身的安全也受到很大的威脅。 對此, 我們研究、分析了行人違法過街的原因和特徵, 並梳理了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治理經驗。

案例:三名中學生手把手闖紅燈被撞

1月15日, 江蘇蘇州星海街蘇繡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 三名學生手拉著手試圖通過亮起紅燈的路口, 跑到一半時被一輛直行轎車撞飛。 經查證, 三人均為當地一所中學的學生, 幸運的是三人並沒有生命危險。

▲圖:三名中學生手把手闖紅燈被撞。

總結:行人違法過街的三個特徵

根據實地調查結果顯示, 行人違法過街的特徵可以歸結為三個“集中”:

❖ 違法分佈集中

時間分佈上, 行人違法過街在平峰期間的比例顯著高於早晚高峰, 在時機上更傾向于信號燈切換時;

空間分佈上, 人群較為密集的學校、醫院等地區行人違法過街比例比一般路口高出10%~30%;

年齡分佈上, 老年人和少年違法過街現象最為突出, 中年人較好, 青年遵守信號意識最強。

❖ 影響因素集中

紅燈時長直接影響行人的忍耐程度, 紅燈時長越短、相應的右轉車比例越少, 行人違法過街比例就越低;

交通環境直接影響行人的判斷, 如車流量大、速度快或過街設施完善, 行人違法過街現象則明顯較少;

從眾心理是影響行人違法過街的重要因素, “領頭人”引起的“破窗效應”, 導致路口容易出現“湊齊一波人就過馬路”的情況;

現場執法可有效制約行人違法過街, 交通協管員、勸導員可以將這一違法行為減少10%~30%。

❖ 城市分佈集中

調查顯示, 採取了“機動車禮讓行人”綜合治理措施的城市, 路口交通秩序明顯較好。 一線城市行人交通安全設施較完善, 行人路口守法率明顯高於其他城市。

分析:行人違法過街的三個原因

作為一項交通違法行為, 行人違法過街為什麼屢禁不絕呢?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交通設施不便

由於設施不便導致了行人“急於過”, 即行人過街距離長、綠燈短、紅燈時長導致行人急切過街。 實地調查結果顯示, 72.2%的路口行人過街距離超過25米, 如果按照行人正常步速1.0米/秒計算, 22.2%的行人無法正常過街。 50%的路口行人紅燈等待時間超過90秒, 且最長紅燈時間長達160秒, 遠遠超過了行人忍耐極限。 研究表明, 當等候超過90秒,

行人過街信號燈對路人的作用趨於零, 直接誘發行人違法過街。

❖ 交通資源失衡

由於資源不足出現了行人“冒險過”, 即交通理念的偏差和資源配置的失衡導致行人與機動車對抗。 “車本位”理念在我國道路交通發展過程中影響深遠, 道路規劃設計、設施設置、信號配時等均以保障機動車的通行、效率、可達性為首要目標, 忽略了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的基本訴求。

❖ 安全意識欠缺

很多交通參與者安全法治意識十分淡薄, 認為闖紅燈、橫穿馬路等不是違法行為, 而只是不文明行為, 過高地估計違法過街的安全性, 對闖紅燈風險的認知嚴重偏低, 誘發了機會主義心理。

提醒:行人違法過街的三個危害

行人違法過街看似是不經意的“小事”,

殊不知, 這其中卻蘊藏著極大的危害。

❖ 違法過街誘發行人傷亡

行人違反交通信號已成為涉及行人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據統計, 2005至2016年, 行人違反交通信號導致的交通事故數量占行人原因導致事故的30%~42%, 導致死亡人數占行人原因事故致死人數的20%~30%、受傷人數占行人原因事故致傷人數的40%~50%。

❖ 違法過街導致道路擁堵

從道路通行能力角度而言, 因行人干擾而導致的通行能力損失約占總通行能力的15%左右。 如果行人無視信號燈穿行過街, 會對道路通行效率造成很大的損失, 再加上強大的示範效應產生更多的違法過街, 將會給本來擁堵的城市道路帶來更大的干擾和影響。

❖ 違法過街侵蝕法治交通

一方面, 行人違法過街直接侵蝕交通法律紅線,破壞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邊界。另一方面,在執法過程中,交警遭遇暴力抵抗、刁蠻阻撓的情況屢見不鮮,也損害了城市法治和文明形象。

視角:國外治理行人違法過街的經驗做法

治理行人違法過街,其他國家和地區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 設置以人為本的交通設施 構建行人優先的交通環境

合理的步行出行尺度是前提。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注重對土地利用的支撐,如芝加哥、名古屋、維也納等城市道路面積率均在20%以上,保障了行人小尺度出行空間。

科學的交通一體化設計是關鍵。城市片區規劃中建築、交通、產業等緊密結合,如香港島通過1162座高架人行設施將建築與交通無縫銜接,減少了地面人車衝突。

適宜的行人安全防護是重點。諸多道路通過提供行人安全空間、降低車速等措施保護行人過街,如交通寧靜化(見文末“知識拓展”)、交叉口小轉彎半徑等。

▲圖:通過擴展路緣石、設置高可見度的人行橫道等辦法來降低車速,保護行人安全過街。

▲圖:較小的交叉口轉彎半徑可以縮短行人過街距離。

❖ 制定並實行明確的通行規則和嚴厲的法律

各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中首先強調了對行人的保護,特別是在無信號的人行橫道上行人具有絕對的優先權。在保護行人優先權的前提下,國外法律也明確規定了合法的行人過街行為。例如新加坡《道路交通規則》明確規定了行人使用人行橫道的空間、時間、使用方式和行人過街違法行為。

各國對行人違法過街行為處罰以行政罰款為主,並且額度普遍高出我國10倍以上,行人違法成本相對較高。此外,行政拘留、記入誠信記錄、納入犯罪等措施也經常被採用。

❖ 開展循序漸進的知識滲透和系統完備的終生教育

一方面,注重國民基礎安全教育。發達國家和地區無不將交通安全納入國民基礎教育,從兒童時期開始培養交通安全意識並加以長期系統的訓練和強化。

另一方面,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注重交通違法後的再教育,對糾正行人違法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如臺灣針對不遵守交通信號的行人處新臺幣300元罰款或實施一至兩小時的交通安全講習。

行人違法過街直接侵蝕交通法律紅線,破壞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邊界。另一方面,在執法過程中,交警遭遇暴力抵抗、刁蠻阻撓的情況屢見不鮮,也損害了城市法治和文明形象。

視角:國外治理行人違法過街的經驗做法

治理行人違法過街,其他國家和地區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 設置以人為本的交通設施 構建行人優先的交通環境

合理的步行出行尺度是前提。城市道路規劃設計注重對土地利用的支撐,如芝加哥、名古屋、維也納等城市道路面積率均在20%以上,保障了行人小尺度出行空間。

科學的交通一體化設計是關鍵。城市片區規劃中建築、交通、產業等緊密結合,如香港島通過1162座高架人行設施將建築與交通無縫銜接,減少了地面人車衝突。

適宜的行人安全防護是重點。諸多道路通過提供行人安全空間、降低車速等措施保護行人過街,如交通寧靜化(見文末“知識拓展”)、交叉口小轉彎半徑等。

▲圖:通過擴展路緣石、設置高可見度的人行橫道等辦法來降低車速,保護行人安全過街。

▲圖:較小的交叉口轉彎半徑可以縮短行人過街距離。

❖ 制定並實行明確的通行規則和嚴厲的法律

各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中首先強調了對行人的保護,特別是在無信號的人行橫道上行人具有絕對的優先權。在保護行人優先權的前提下,國外法律也明確規定了合法的行人過街行為。例如新加坡《道路交通規則》明確規定了行人使用人行橫道的空間、時間、使用方式和行人過街違法行為。

各國對行人違法過街行為處罰以行政罰款為主,並且額度普遍高出我國10倍以上,行人違法成本相對較高。此外,行政拘留、記入誠信記錄、納入犯罪等措施也經常被採用。

❖ 開展循序漸進的知識滲透和系統完備的終生教育

一方面,注重國民基礎安全教育。發達國家和地區無不將交通安全納入國民基礎教育,從兒童時期開始培養交通安全意識並加以長期系統的訓練和強化。

另一方面,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注重交通違法後的再教育,對糾正行人違法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如臺灣針對不遵守交通信號的行人處新臺幣300元罰款或實施一至兩小時的交通安全講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