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賣燒餅的都能花220萬買套房,你為什麼不行?

近來, 我和一些做餐飲的朋友做交流, 他們都說餐飲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 我問他們原因, 有些人說是經濟環境不行, 也有的說是8項規定讓生意不好做了。

還有的說是房租高, 人工貴等等, 各種理由。

今天, 我看到一個案例, 一個賣燒餅的花了220萬全款買了一套房子, 還買了兩輛奧迪車, 一輛送給兒子, 一輛送給女兒。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老應。

1992年, 老應開小吃店失敗了, 賠了1萬多塊錢, 那個時候的1萬塊錢和現在的6、7萬差不多, 無奈之下, 來到杭州, 車費都是找人借來的。

身無一技之長的老應, 找老鄉買下了一個賣燒餅的攤位, 價格是150元。 老應不會做燒餅, 老鄉看他也怪不容易的, 就留下來教了他幾天技術 。 老應剛開張的第一天, 僅僅賣了7個燒餅。

創業前期都是困難的, 老應也不例外, 身無分文的它沒有更多的選擇, 於是一邊賣燒餅, 一邊研究技術, 不斷根據顧客的需求來做調整,

這一堅持就是23年的時間。

這23年老應不斷對燒餅做出創新, 從原來的單一口味, 增加到6種口味, 操作流程也做了很大的改變, 每一道工序都有專人負責, 例如老闆娘填餡, 夥計壓扁, 老應烤, 兒子負責裝袋遞給顧客, 還有專人收錢, 找零。

2014年, 老應花了220萬全款買了一套房子, 兩輛奧迪車, 分別贈送給了兒子和女兒。

他為什麼能這麼成功呢?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燒餅技術, 一個再樸實不過的莊稼漢子, 收穫卻是超過了現在很多品牌店或者說公司。

看幾個故事吧

故事1

學軍中學建學60周年時, 特地邀請老應來當嘉賓, 當日老應要烤制3000個燒餅, 贈送給參與大會的學生。

故事2、

從學軍學校畢業到上海復旦大學的一個學生, 特地在浙大路上買了一套房子, 原因就是離胖子燒餅店更近一點。

故事3

有個香港大學畢業的學生, 每4年都要回來一次, 原因就是想再嘗一嘗胖子燒餅的味道。

故事4

2010屆的一位張姓學員說, 胖子燒餅將是他人生中不可泯滅的一段記憶。 更有甚者,

當初有一段口頭語特別的流行“吃胖子燒餅, 上學軍中學。 ”

故事還有很多, 胖子燒餅不再是一種美食, 而變成了一種無可取代的記憶和情感的傳承。 開過3年店以上的老闆, 不知有沒有這種感覺, 如果你有一天有事不開門, 老顧客就會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看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

這種體驗我有, 我開了5年雞公煲店, 有時候家裡面有事時, 店門關上, 到飯點時, 老顧客打電話訂餐時, 就會問我為什麼沒有開門。 我說家裡有事情, 他們就很失望的掛掉電話。

有一次我外出, 讓朋友幫忙看店, 那一天生意很冷清, 我回來時, 一個老顧客說, 以為換了老闆了, 進來轉了一圈, 沒吃就離開了。 我問他原因, 他笑著說“我吃的第一份雞公煲就是在你家吃的,

如果換老闆了, 我就不來了”。

我很感動, 那次他吃完, 我給他打了個8折。

開一家店, 如果融入進感情進去, 顧客也會對你有感情, 這也是人性所致。 相反, 你開店如果只看到錢, 菜品缺斤短兩, 放各種添加劑, 節約各種成本, 最後生意肯定會慢慢的下劃, 無論你怎麼做行銷。

凡客老總陳年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過硬產品品質為基礎的行銷, 只會讓產品的缺點快速的放大。 ”

所以, 我和每一個來店學習的學員說, 用心做好每一個煲, 不要太在意一時的得失。

很多人說經濟環境不行, 其實像我們這種大眾化的小吃店只要你用心做, 是不太會受到經濟環境衝擊的, 顧客手裡沒有錢嗎?難道連4、50塊錢的一頓飯都吃不起了嗎?肯定不是的, 顧客不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的菜品不行了。

在學軍中學附近,還有很多家店,老闆們都抱怨說生意不好做了,記者採訪老應時,老應說沒有感覺出來,每天還是賣那麼多,有時候賣的比去年還要多一些。老應為什麼能不受經濟的影響呢?

看兩個資料,一是老應堅持做了23年,二是當時街上有7家店,只有老應堅持做了下去。不是說老應沒有遇到困難,當時其它6家店遇到的困難,老應也遇到過,只是老應堅持了下來,其它的店沒有堅持下來而已。

我在想,我2013年,開店的第二年,禽流感來襲,很多店都關門了,我堅持了下來,是不是這樣一種堅持才讓我能更清晰的知道我要做什麼事情。

你開店賺錢嗎?你感覺到賺錢難嗎?再堅持一點,也許就會渡過難關。

有一個名人曾經說過,你做任何行業超過十年,就會成為該行業的專家,你能堅持到十年嗎?堅持到十年會有什麼成果?試一試。

像老應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一個賣混沌的大爺,一個月收入3萬以上,一個賣綠豆糕的大媽也能月入過萬。

在餐飲行業中,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傳奇,你能不能成為傳奇?什麼時候才能成為傳奇?這個要看你對店的看法,是想快速賺錢,還是堅持去做好每一道菜品給顧客吃? 歡迎交流下你的看法!

顧客不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的菜品不行了。

在學軍中學附近,還有很多家店,老闆們都抱怨說生意不好做了,記者採訪老應時,老應說沒有感覺出來,每天還是賣那麼多,有時候賣的比去年還要多一些。老應為什麼能不受經濟的影響呢?

看兩個資料,一是老應堅持做了23年,二是當時街上有7家店,只有老應堅持做了下去。不是說老應沒有遇到困難,當時其它6家店遇到的困難,老應也遇到過,只是老應堅持了下來,其它的店沒有堅持下來而已。

我在想,我2013年,開店的第二年,禽流感來襲,很多店都關門了,我堅持了下來,是不是這樣一種堅持才讓我能更清晰的知道我要做什麼事情。

你開店賺錢嗎?你感覺到賺錢難嗎?再堅持一點,也許就會渡過難關。

有一個名人曾經說過,你做任何行業超過十年,就會成為該行業的專家,你能堅持到十年嗎?堅持到十年會有什麼成果?試一試。

像老應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一個賣混沌的大爺,一個月收入3萬以上,一個賣綠豆糕的大媽也能月入過萬。

在餐飲行業中,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傳奇,你能不能成為傳奇?什麼時候才能成為傳奇?這個要看你對店的看法,是想快速賺錢,還是堅持去做好每一道菜品給顧客吃? 歡迎交流下你的看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