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綁腿乾糧袋運炸藥 挖地道炸開榆社城

王耀南

(1911年-1984年11月)

江西萍鄉人。 1922年至1926年參加安源煤礦工人運動, 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15師工兵營營長,

獨立支隊第一團副團長, 第129師工兵主任兼新編10旅第28團團長。 1941年任晉察冀軍區工兵主任兼第四軍分區5團團長, 武裝部部長, 第三軍分區司令員。 開國少將, 素有“工兵王”、“爆破王”之稱, 創造、完善並推廣了地雷戰。

講述人:王太岳、王太和(王耀南之子)

1940年9月23日, 八路軍129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的指揮下, 在山西省榆社、遼縣地區發起對日軍的進攻戰役, 這就是榆遼戰役。

父親奉令率28團兩個營增援386旅, 榆社守敵有400多人, 在飛機的掩護下施放毒氣, 負隅頑抗。 若榆社久攻不克, 敵人從白晉、平遼增援, 我右翼部隊就會腹背受敵。 父親對參謀長姜殿富說:“咱們團誰是盜墓出身的, 你給我喊回來, 我有話說。 ”

父親對被找來的十幾個戰士說:“今天有項特殊的任務要大家去完成,

我不能保證大家都能活著回來, 憑自願, 不願意的回去……”戰士們都很踴躍, 父親說:“386旅打榆社, 打不下來, 我打算讓你們挖洞子炸他們。 ”

父親讓參謀長找鐵匠給突擊隊戰士們打傢伙, 自己帶了警衛連騎兵班到榆社看地形, 決定從榆遼公路方向突破。 公路兩邊從城牆到386旅前沿戰壕各有十幾間房子, 這些房屋因為6天來的戰鬥已經成為斷壁殘垣。 父親準備讓戰士們潛入房屋, 以殘牆為掩護, 在房間裡向下打地洞, 然後一直挖到城牆下, 在城牆下挖個藥室, 爆破城牆。

看完地形, 父親趕到386旅。 劉伯承問他幾天能炸開城牆。 為了防止出差錯貽誤戰機, 父親說兩天。 陳賡旅長一聽就急了:“你開什麼玩笑?軍中無戲言,

貽誤戰機當心……”父親看陳賡用話激他, 一拍桌子說:“24小時炸不開榆社城, 砍我的頭。 ”

父親提了兩個條件:一是1500公斤黃色炸藥, 二是一天時間。

28團好漢多, 不乏穿牆打洞的“能人”。 突擊隊的戰士拿出看家本領, 手上綁著一種特製的像耙子的工具, 用手、腳把挖下的土向後排。 為了保持挖掘速度, 每二十來分鐘就換一換。 他們挖的洞面只有60釐米見方, 剛容得下一個人爬進爬出。

填裝炸藥是非常困難的, 1500多公斤炸藥, 都是由蹲在藥室裡的突擊隊員用綁腿拉著裝滿炸藥的乾糧袋往洞裡拽。 填到後面, 藥室裡蹲不下人了, 突擊隊員就把綁腿拴在脖子上拖著炸藥包一小袋一小袋爬著往裡送, 每進出一次渾身上下都會被汗水浸透,

許多戰士身上的皮膚都被磨破, 但他們一聲不吭。

9月30日淩晨6時, 一切準備就緒。 隨著陳賡一聲命令“起爆”。 只見榆社城城門洞左側下方升起一大團塵霧, 刹那間城牆和城樓就被煙霧包圍, 城牆根下冒出巨大的火團, 緊接著山崩地裂般的巨響傳來, 城牆被炸開20多公尺的缺口, 部隊像潮水一般湧進了榆社城, 消滅了被震傻的敵人。

父親印象

應邀作報告反被攔在門外

父親是個很有信仰, 很倔的人, 對自己要求嚴格, 很樸素。 印象中父親一直穿著部隊發的軍裝, 因為總是一身綠軍裝, 還曾經鬧過笑話。

一次父親應邀去作報告, 父親是帶著炊事員去的, 那位炊事員是個講究的人, 總是愛穿著綢褂。

當時炊事員陪父親出去買東西, 然後兩人一起到了要作報告的地方, 警衛以為炊事員是首長, 直接放行了, 反而把我父親攔了下來。 父親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 還跟警衛聊起了天, 等裡面的人等不到父親四處找的時候, 才發現首長被攔在了門外。

父親對孩子們非常嚴格, 孩子調皮搗蛋挨揍挨得厲害, 可是對戰士卻很好, 逢年過節總是替戰士去站崗, 剛開始還有手下的幹部去陪著, 父親就把他們都轟回去過節。

在我記憶中, 父親只領了一套將軍服, 將軍服要量體裁衣, 後來再通知父親去量體裁衣, 父親就不去了。 我問他為什麼, 父親說, 一套將軍服就夠穿了, 我這兒省下來一套, 能夠讓很多貧困的人吃飯穿衣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