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上半年銷量大跌40%,江淮汽車聲稱還未進行產品規劃

雖然車市目前正處於微增長時代, 但以長安、吉利、長城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還是取得不同程度的銷量增長, 這得益于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逐步認可。 但另一家老牌車企——江淮汽車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據最新的銷量報告, 江淮汽車已經連續8個月銷量下滑, 在2017年上半年僅僅累計112,692輛銷量, 同比下降40.2%。 作為最重要的SUV板塊, 今年共售出新車67,164輛, 跌幅達高53.2%。

一邊是自主品牌處於蓬勃發展期, 另一邊是江淮汽車似乎要跌到銷量深淵, 中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

對此, 汽車有文化希望能第一時間得到相關資訊, 特意採訪了江淮汽車品牌負責人, 但並沒有得到回應, 其給的說辭是:“公司目前還未對上半年工作進行總結, 現在也沒有相關資料進行分析, 近期公司會針對上半年工作和下半年產品規劃召開總結會。 “

雖然江淮汽車沒有給予回應, 但汽車有文化在採訪全國乘用車市場訊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先生時,

據他分析, 江淮銷量的大幅下滑, 原因在於江淮的小型SUV佈局, 在市場日趨飽和以及中大型SUV開始發力的情況下, 江淮汽車略顯產品單一, 造成上半年的窘境。

在談到江淮汽車下半年的發展時, 崔東樹表示:目前江淮汽車已經向中大型SUV市場進軍, 下半年應該會有一定的市場反彈, 但力度不會太大, 畢竟江淮汽車在這個細分市場起步太晚。

誠然, 江淮汽車的主打產品就是以瑞風S2、瑞風S3為代表的小型SUV, 但這兩款在6月僅僅取得剛剛過千的銷量, 這與其巔峰時破兩萬的成績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彼時, 瑞風系列主打的高顏值、高性價比吸引了眾多年輕人首次購車的需求。 但當小型SUV漸漸進入紅海時, 江淮卻沒有受益人產品線繼續支撐, 於是銷量慘跌也就不足為奇了。

自2017年開年以來, 小型SUV市場已經大大不同於去年, 除了競爭的加劇, 還在於江淮汽車有點“不思進取”。 多年來, 江淮汽車憑藉低價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

品質問題反而不被重視。 但今年以來, 在中國汽車消費網上, 江淮汽車因為品質問題共收到878次投訴, 這個數字是遠超往年的。 雖然不能武斷認為江淮汽車品質在下降, 但能確定的是, 江淮汽車確實在產品改進上略顯乏力。 這也側面證明一點, 性價比已經不是消費者選擇購車的第一要素, 對產品品質的認可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事實上, 早在2016年, 江淮汽車就遭遇了毛利率下滑、單車利潤低、重點發力的主流市場成績平平以及過度依靠新能源補貼等尷尬。 江淮汽車在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方面雖然在2016年實現了35.49%的同比增長, 但其單車利潤不足2000元。 對此, 有分析稱“單車利潤高低的核心在於車型和品牌的競爭力上, 不能僅依靠數字計算。 而江淮汽車之所以單車利潤低, 很大程度上與它的以價換量策略有關”。

如此看來, 江淮在2017年敗局似乎早已註定。 在這個品質取勝的年代, 再以價格換品質已經不是汽車產業的生存之道。 或許, 江淮汽車現在應該思索的, 不僅要在產品線上擴大, 在SUV之外,MPV和家轎系列也到了發力的時候,還要在產品品質上嚴控把關,在一系列挽救措施下,江淮汽車或許可以止住頹勢,重回增長通道。

在SUV之外,MPV和家轎系列也到了發力的時候,還要在產品品質上嚴控把關,在一系列挽救措施下,江淮汽車或許可以止住頹勢,重回增長通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