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安丘韓壽臣起 義往事

韓壽臣(1904-1971)

韓壽臣, 1904年生於安丘賈戈鎮韓家王封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1937年七七事變後,韓壽臣率所屬自 衛 隊及鄉農學校部分學生百余人組成了“抗 日保鄉聯防隊”。

後來,該隊被國 民 党 山東八區保 安司 令厲文禮部第七總隊總隊長王春和收編為第二大隊,韓任大隊長。 1943年,韓壽臣隨同厲文禮公開投日,被任命為偽魯 東和平 建 國 軍副指揮兼十團團長。 厲文禮將韓十團派往與我軍對峙的前線,以圖借我軍的力量來削弱韓。 韓十團部隊情況極為複雜,其中既有具有愛國心和擁護我黨主張的,也有死心塌地與人民為敵的,還有游離於兩者之間的。 我 黨組織部分人員利用韓團擴充隊伍之機,先後打入該團進行秘密策反,對促使韓團起義發揮了重大作用。

在家鄉安丘拉起隊伍,開展抗日活動

韓壽臣生於安丘韓家王封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上過六年私塾,之後以宰豬為業,1928年在本村當保長,與土匪頭子郝明珠有過密切來往。

1936年,他組織訓練民團120多人,又在牟山關主辦鄉農校任校長,擔任遊擊隊長。 1937年七七事變後,韓壽臣率所屬自衛隊及鄉農學校部分學生百余人組成了“抗日保鄉聯防隊”。 1938年春,該隊被國 民 黨 山 東八區保 安司 令厲文禮部第七總隊總隊長王春和收編為第二大隊,韓任大隊長。 同年冬,王春和病死,韓壽臣接任十團團長(第七總隊改編為保安第十團)。 1939年8月,隊伍被國 民 党蘇魯戰區挺進第二縱隊司令厲文禮編為獨立第十團,韓任團長。

韓壽臣在拉隊伍之初,進行過一些抗日的活動。 1938年4月,他曾與何鳳池領導的八 路 軍魯東遊擊隊第七支隊二大隊聯合,襲擊了坊子車站日本煙草公司,打死日軍8名,繳獲了一批物資和偽幣。

後又在安丘縣夏坡等地襲擊過小股日寇,繳獲過日寇的槍支彈藥。 1938年11月,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八支隊開到安丘五區邊境後,韓壽臣與我軍保持聯繫,並於1939年春節配合八支隊和安丘獨立營襲擊過安丘城的日寇。

隨厲文禮投日寇,隊伍內部鬥爭激烈

1939年三四月間,厲文禮率部駐紮在安丘西南山區羅圈崖一帶。 由於厲部內部矛盾重重,派系鬥爭嚴重,加之韓壽臣不是厲文禮的嫡系,因而處處受到厲文禮及特務團團長胡鼎三的排擠和打擊。 厲文禮為了削弱韓的勢力,將其部隊調得七零八落。

1943年2月21日,厲文禮在安丘城頂山被日軍俘虜,不久,厲文禮宣佈與日軍“共同剿滅共 產 黨”。

同年8月,厲文禮被日 軍委任為“魯東和平建國軍司令”,韓壽臣隨同厲文禮公開投敵,被任命為偽魯 東和平建 國軍副指揮兼十團團長。 厲文禮將韓十團派往與我軍對峙的前線,以圖借我軍的力量來削弱韓。 這時,韓壽臣為保存自己的實力,既不與我軍對立,也不投靠我軍。

韓十團編制為七個營,其中四個特務營,三個普通營,共2100人。 起義前部隊情況極為複雜。 韓的部屬中既有具有愛國心和擁護我黨主張的,也有死心塌地與人民為敵的,還有游離於兩者之間的。

副團長兼特務營營長馬晉川(後任代理團長),贊同我黨的抗日主張。 政訓處主任張竹坡是安丘市西韓吉村人,曾積極參加過五四愛國運動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是國民黨早期的黨員,先後在安丘、臨朐等地任國 民 黨縣 黨 部執行委員,是國 民 党 左派。

1927年“四一二”大屠殺時,他因被通緝而回到家鄉,以教書為職業,揭露國 民 黨反動派反共投降的賣國政策,後到韓團任政訓處主任。 韓團中有很多官兵是他的學生,擁護抗日。 二營營長韓劍武是韓壽臣的堂弟。 起初,他同韓壽臣的態度一樣,為保存勢力,既不與我軍對立,也不投靠我軍。 1939年四五月間,我黨派共 產 黨員張俊千潛入韓團二營時,韓劍武是瞭解張俊千身份的,但未對張進行刁難。 1944年夏,我軍打了一下二營的駐地高家營村,韓劍武害怕被消滅,主動請張俊千代表他到解放區與我軍談判,要求互不侵犯。 1944年冬,我魯中四軍分區敵工股長牛福地通過地 下 党與韓劍武在安丘縣六區十字路村舉行談判,韓劍武表示願意在適當時機起義。

韓團二營八連,原是我 党領導的一支隊伍,因統戰工作的需要留在該團被編為八連,後成為我黨策動該團起 義的基地。

副團長兼特務營營長張建生,系黃埔軍校畢業生。1940年被厲文禮派到韓團,監視韓壽臣的行動。張思想極為反動,曾多次對韓施加壓力,阻止韓壽臣與我軍接觸,並在韓團內部打擊我地下黨員。韓團起義時,他跑到膠東,投奔了蔡晉康部。

我黨派人潛入韓壽臣隊伍積極策反

我黨派遣的張俊千、劉善新、張永烈等人,利用韓團擴充隊伍之機,先後打入該團。他們一方面運用張竹坡的合法身份作掩護,在部隊中宣傳我黨抗日救國的主張,揭露國 民 黨 反動派反共反人民的立場,激發廣大士兵的愛國心和正義感。另一方面,利用各種社會關係滲入到韓團各級領導層中,逐步掌握了部分領導權。

1939年4月,為加強對韓團內部党的領導,中共安丘縣委根據魯中區黨 委的指示,在韓團內建立了中 共特別支部。在以後的幾年裡,特別支部在官兵中先後發展了李保民、李星三、劉貫卿、劉學武等三十多名黨員,為完成黨 交給的各項任務做了不懈的努力。後來,由於環境變化,少數同志撤離了韓團,大部分同志繼續隱蔽下來。

1943年,根據地黨組織把開展敵戰區的工作列入重要位置。魯中四軍分區制定了“爭取多數,打擊少數,利用矛盾,各個擊破”的方針,並根據厲部派系鬥爭的實際,提出了“打擊胡鼎三,爭取韓壽臣”的策略。先後數次派人與韓壽臣及其代表談判,闡明我黨政策,使韓壽臣對我黨的政策有了明確的認識。

1943年底,我四軍分區一團團長李福澤利用同韓壽臣是老相識的關係,捎信勸他棄暗投明,迅速站到抗日陣營中來,為國立功。在信中,李福澤還列舉了魯南反動頭子榮子桓、慣匪劉桂棠全部被殲的事實,告誡韓壽臣:“識時務者為俊傑,誰要與人民為敵,只能被八 路 軍的鐵拳砸得粉碎。”所有這些工作,都對促使韓團起義,發揮了重大作用。

1945年6月22日,偽魯東和平建 國 軍司 令厲文禮部所屬第十團在團長韓壽臣的率領下起義,同時迫使偽魯 東和平 建 國軍指揮兼特務團團長胡鼎三部特務營長張立三率部起義。起義官兵共達一千八百餘人。韓壽臣部的起義,是我黨長期統戰工作的勝利,它削弱了敵偽反動勢力,鼓舞了我魯中人民的抗日熱情。

1945年6月5日,我魯中八 路 軍發起討伐厲文禮戰役。魯中軍區第一、二、四、十一、十二團及九團一個營和地方武裝一部,在萬餘民兵和人民群眾支援下,僅用二天,攻克厲文禮總部駐地夏坡村,同時攻克偕戶、土山、泉子崖、輝曲、高家莊子、團山子、平原、淩河等十六個敵偽據點。夏坡守敵、偽魯東和平建 國軍指揮胡鼎三率殘部潰逃,厲文禮部損失慘重,討厲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

在討厲戰役前,我軍曾派張俊千與韓壽臣進行了談判,希望韓能在討厲戰役中率部起義。當時韓壽臣以為厲文禮力量大,我軍難以取勝,而猶豫不定。張俊千說:如果我軍打下厲部西線,取得討厲戰役勝利,你是否起義?韓說:願意在那時起義。最後約定:在我軍打下厲偽西線時,他立即起義。

安丘党 史 委紀念建 党70周年黨史展覽展出的韓壽臣反正版畫,圖為魯中四軍分區派人和韓壽臣(右)談判

討厲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後,韓壽臣看到連裝備最強的胡鼎三特務團都被我軍打垮,他考慮到自己及全體官兵的生存和出路,才下定起義決心。起義前三天,我魯中四軍分區副政委李耀文、敵工科長兼昌濰辦事處主任范筱文、敵工科幹事張世祥、聯絡科長張俊千在安丘三區車戈莊小學的兩間教室裡與韓壽臣舉行談判。談判過程中,韓壽臣仍顧慮重重。李耀文副政委除進一步向韓闡明了我黨對敵偽起義人員的政策外,並提出以下二條:一、起義部隊命名為“山東獨立四旅”,韓任旅長,部隊編團編營;二、希望韓不要再遲疑不決,遲則生變,對自己不利。最後研究了韓團起義的具體措施,並決定在我軍攻打厲部第十六團王子春部時,韓壽臣配合我軍戰鬥,率全團起義。

1945年6月22日晚,我軍向盤踞在石堆、河窪、王集、宋官幢等地的王子春部發起猛烈攻擊。與此同時,我軍派一個連插入王家古城子村韓壽臣的指揮部,策應韓壽臣起義。入夜,韓壽臣召集營長開會,宣佈棄暗投明,部署了行動計畫:部隊立即分頭準備,天亮前必須趕到解放區官莊村,各營、連如有不願起義者悉聽自便。會後,韓壽臣打電話給駐在西古城子村的胡鼎三特務團特務營長張立三(因韓的行動引起胡鼎三的懷疑,胡便派特務營駐紮西古城子村,監視韓的行動),借研究如何解救王子春部為名,巧妙地將張約到韓的指揮部。我軍代表向張交代了我黨的政策,對他進行了耐心細緻的教育和幫助。張因形勢所迫,不得不同意率部起義。

23日淩晨三點多鐘,韓壽臣向全體官兵宣佈起義,投奔共 產 党領導的八 路 軍。隨後,部隊立即奔向解 放 區安丘縣官莊村。我四軍分區副政委李耀文在官莊村接見了韓壽臣。交談中,韓壽臣說:“我還有三個營在後方(韓吉村一帶)沒有拉出來,怎麼辦?”李耀文問:“老太太(指韓母)出來了沒有?”韓說:“我已安排她們從安丘城裡移到王封。”李耀文副政委當即命令張世祥帶領一支小部隊連夜趕到韓家王封村,將韓壽臣的家屬全部接出來。

張世祥接到任務後,同韓團副官長馬晉川一起,率十團特務連的一個排(排長劉福乾)前往。部隊于黎明前趕到韓家王封村,在村裡隱蔽起來。天亮時,馬晉川先看望韓壽臣的母親及其妻子,安排好晚上出走。隨後,馬又找到那三個營,將各營長叫到韓家王封村,由張世祥宣佈韓壽臣已經起義,升為旅長,部隊編為“山東獨立四旅”。同時,就我黨的政策和有關情況進行了說明和解釋,轉達了韓旅長對營長們的關切之意。三個營長一致表示願意率領部下棄暗投明。經商定,當晚下令行軍,到達解 放 區後再宣佈起義。三個營由張世祥等帶領,于天亮前到達官莊村。韓壽臣向三個營的官兵宣佈起義,說明留去自由,並經我軍做工作,穩定了部隊的情緒。至此,偽魯東 和平 建國 軍第十團和胡鼎三團特務營張立三部全部起義。起義官兵共這一千八百餘人,攜帶各種槍二千余支,戰馬三百多匹及其他軍用物資大宗。

幾天後,起義部隊到達解 放 區安丘縣召忽村一帶休整。1945年7月15日,在解 放 區沂水縣官莊村隆重舉行了授名宣誓典禮大會。魯中區黨政機關、部隊代表與群眾團體等四千餘人到會祝賀。解 放 區群眾敲鑼打鼓,載歌載舞,表示對起義官兵的歡迎。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周赤萍在會上講話指出:“今天是山東獨立四旅誕生的一天,這是繼獨立第一、二、三旅之後,山東又新生起來的一支抗日武裝力量。它再次表明王道、莫正民、張希賢、韓壽臣的出路是山東十幾萬偽軍的出路。”山東軍區代表、四軍分區副政委李耀文宣讀山東軍區命令:授予該起義部隊山東軍區獨立第四旅番號,任命韓壽臣為四旅旅長,王芳為政治部主任,張俊千為政治部副主任,韓顧三為參謀處長,張竹坡為秘書處長,馮永恩為供給處長,孫少華任衛生隊長。四旅下轄十、十一兩個團,韓劍武任十團團長,陳相林任十一團團長。山東獨立第一旅、沂山專署等單位舉行獻旗儀式,獨立四旅官兵振臂高呼:“舉義抗日最光榮!”“堅決跟共 產 黨走!”韓旅長率全旅官兵宣誓。李耀文講話勉勵起義官兵要加強改造工作,以便真正成為一支人民軍隊。

韓壽臣及其韓十團,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成長,雖然走過了一段曲折與屈辱的道路,但他打擊過日寇,並在中國共產黨的長期教育與影響下,保護過許多進步人士,自覺不自覺地掩護了我地下黨的活動,且最終響應黨的號召,在關鍵時刻舉行起義,步入了人民的陣營,走上了光明的革命道路,為人民立了功。韓壽臣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在安丘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安丘解放後,韓壽臣任安(丘)、昌(樂)、濰(縣)辦事處主任。1949年調任杭州市勞改院院 長,後改任杭州市勞動改造管理局副 局 長。1971年病逝於杭州。

延伸閱讀:

韓壽臣有仨妻子

第一位妻子張氏,現安丘市大汶河旅遊開發區韓吉村人,生育一子二女,即韓訓政、韓訓儀和韓訓讓。

第二位妻子叫郎子玉,現安丘市官莊鎮馬家小莊村人,1948年生育一子韓訓華。解 放 後,母子倆相依為命,一直在韓壽臣的原籍韓家王封村居住和生活。

第三位妻子叫劉若蘭,安丘市石埠子鎮人。1949年春,韓壽臣隨軍南下時,遵守軍紀,只帶第三位妻子劉若蘭赴浙江杭州上任。

韓壽臣和第三任妻子及家人在杭州合影。

據韓訓華講,解 放 後,韓壽臣曾於1956年、1960年回過安丘老家。他死後,遺骨葬于杭州市南山公墓。

2000年8月13日,韓壽臣在魯 中 軍區部隊時的老戰友、公 安 部原 部 長王 芳委派時任公 安 部 部 長 助理的楊 煥 甯來到韓家王封村,看望癱瘓在床的郎子玉,送給她3000元錢。

2008年12月13日,郎子玉因病去世,享年91歲。據韓訓華的妻子講,老人臨終前經常叨叨:“外邊又過隊伍啦!你們上坡早點兒回來,你看天井裡站著的那些兵……”

2013年清明節,韓訓華將韓壽臣第一位妻子張氏與他的母親合葬在一起,並在墓碑上刻了父親的名字。當時,韓訓華的二兒子韓傑對家人說:“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韓二虎’回家了,我們回家喝個酒,好好地慶賀一下,讓韓家的後人記住咱家的這段歷史……”

韓壽臣第一、二任妻子的合葬墓

韓團二營八連,原是我 党領導的一支隊伍,因統戰工作的需要留在該團被編為八連,後成為我黨策動該團起 義的基地。

副團長兼特務營營長張建生,系黃埔軍校畢業生。1940年被厲文禮派到韓團,監視韓壽臣的行動。張思想極為反動,曾多次對韓施加壓力,阻止韓壽臣與我軍接觸,並在韓團內部打擊我地下黨員。韓團起義時,他跑到膠東,投奔了蔡晉康部。

我黨派人潛入韓壽臣隊伍積極策反

我黨派遣的張俊千、劉善新、張永烈等人,利用韓團擴充隊伍之機,先後打入該團。他們一方面運用張竹坡的合法身份作掩護,在部隊中宣傳我黨抗日救國的主張,揭露國 民 黨 反動派反共反人民的立場,激發廣大士兵的愛國心和正義感。另一方面,利用各種社會關係滲入到韓團各級領導層中,逐步掌握了部分領導權。

1939年4月,為加強對韓團內部党的領導,中共安丘縣委根據魯中區黨 委的指示,在韓團內建立了中 共特別支部。在以後的幾年裡,特別支部在官兵中先後發展了李保民、李星三、劉貫卿、劉學武等三十多名黨員,為完成黨 交給的各項任務做了不懈的努力。後來,由於環境變化,少數同志撤離了韓團,大部分同志繼續隱蔽下來。

1943年,根據地黨組織把開展敵戰區的工作列入重要位置。魯中四軍分區制定了“爭取多數,打擊少數,利用矛盾,各個擊破”的方針,並根據厲部派系鬥爭的實際,提出了“打擊胡鼎三,爭取韓壽臣”的策略。先後數次派人與韓壽臣及其代表談判,闡明我黨政策,使韓壽臣對我黨的政策有了明確的認識。

1943年底,我四軍分區一團團長李福澤利用同韓壽臣是老相識的關係,捎信勸他棄暗投明,迅速站到抗日陣營中來,為國立功。在信中,李福澤還列舉了魯南反動頭子榮子桓、慣匪劉桂棠全部被殲的事實,告誡韓壽臣:“識時務者為俊傑,誰要與人民為敵,只能被八 路 軍的鐵拳砸得粉碎。”所有這些工作,都對促使韓團起義,發揮了重大作用。

1945年6月22日,偽魯東和平建 國 軍司 令厲文禮部所屬第十團在團長韓壽臣的率領下起義,同時迫使偽魯 東和平 建 國軍指揮兼特務團團長胡鼎三部特務營長張立三率部起義。起義官兵共達一千八百餘人。韓壽臣部的起義,是我黨長期統戰工作的勝利,它削弱了敵偽反動勢力,鼓舞了我魯中人民的抗日熱情。

1945年6月5日,我魯中八 路 軍發起討伐厲文禮戰役。魯中軍區第一、二、四、十一、十二團及九團一個營和地方武裝一部,在萬餘民兵和人民群眾支援下,僅用二天,攻克厲文禮總部駐地夏坡村,同時攻克偕戶、土山、泉子崖、輝曲、高家莊子、團山子、平原、淩河等十六個敵偽據點。夏坡守敵、偽魯東和平建 國軍指揮胡鼎三率殘部潰逃,厲文禮部損失慘重,討厲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

在討厲戰役前,我軍曾派張俊千與韓壽臣進行了談判,希望韓能在討厲戰役中率部起義。當時韓壽臣以為厲文禮力量大,我軍難以取勝,而猶豫不定。張俊千說:如果我軍打下厲部西線,取得討厲戰役勝利,你是否起義?韓說:願意在那時起義。最後約定:在我軍打下厲偽西線時,他立即起義。

安丘党 史 委紀念建 党70周年黨史展覽展出的韓壽臣反正版畫,圖為魯中四軍分區派人和韓壽臣(右)談判

討厲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後,韓壽臣看到連裝備最強的胡鼎三特務團都被我軍打垮,他考慮到自己及全體官兵的生存和出路,才下定起義決心。起義前三天,我魯中四軍分區副政委李耀文、敵工科長兼昌濰辦事處主任范筱文、敵工科幹事張世祥、聯絡科長張俊千在安丘三區車戈莊小學的兩間教室裡與韓壽臣舉行談判。談判過程中,韓壽臣仍顧慮重重。李耀文副政委除進一步向韓闡明了我黨對敵偽起義人員的政策外,並提出以下二條:一、起義部隊命名為“山東獨立四旅”,韓任旅長,部隊編團編營;二、希望韓不要再遲疑不決,遲則生變,對自己不利。最後研究了韓團起義的具體措施,並決定在我軍攻打厲部第十六團王子春部時,韓壽臣配合我軍戰鬥,率全團起義。

1945年6月22日晚,我軍向盤踞在石堆、河窪、王集、宋官幢等地的王子春部發起猛烈攻擊。與此同時,我軍派一個連插入王家古城子村韓壽臣的指揮部,策應韓壽臣起義。入夜,韓壽臣召集營長開會,宣佈棄暗投明,部署了行動計畫:部隊立即分頭準備,天亮前必須趕到解放區官莊村,各營、連如有不願起義者悉聽自便。會後,韓壽臣打電話給駐在西古城子村的胡鼎三特務團特務營長張立三(因韓的行動引起胡鼎三的懷疑,胡便派特務營駐紮西古城子村,監視韓的行動),借研究如何解救王子春部為名,巧妙地將張約到韓的指揮部。我軍代表向張交代了我黨的政策,對他進行了耐心細緻的教育和幫助。張因形勢所迫,不得不同意率部起義。

23日淩晨三點多鐘,韓壽臣向全體官兵宣佈起義,投奔共 產 党領導的八 路 軍。隨後,部隊立即奔向解 放 區安丘縣官莊村。我四軍分區副政委李耀文在官莊村接見了韓壽臣。交談中,韓壽臣說:“我還有三個營在後方(韓吉村一帶)沒有拉出來,怎麼辦?”李耀文問:“老太太(指韓母)出來了沒有?”韓說:“我已安排她們從安丘城裡移到王封。”李耀文副政委當即命令張世祥帶領一支小部隊連夜趕到韓家王封村,將韓壽臣的家屬全部接出來。

張世祥接到任務後,同韓團副官長馬晉川一起,率十團特務連的一個排(排長劉福乾)前往。部隊于黎明前趕到韓家王封村,在村裡隱蔽起來。天亮時,馬晉川先看望韓壽臣的母親及其妻子,安排好晚上出走。隨後,馬又找到那三個營,將各營長叫到韓家王封村,由張世祥宣佈韓壽臣已經起義,升為旅長,部隊編為“山東獨立四旅”。同時,就我黨的政策和有關情況進行了說明和解釋,轉達了韓旅長對營長們的關切之意。三個營長一致表示願意率領部下棄暗投明。經商定,當晚下令行軍,到達解 放 區後再宣佈起義。三個營由張世祥等帶領,于天亮前到達官莊村。韓壽臣向三個營的官兵宣佈起義,說明留去自由,並經我軍做工作,穩定了部隊的情緒。至此,偽魯東 和平 建國 軍第十團和胡鼎三團特務營張立三部全部起義。起義官兵共這一千八百餘人,攜帶各種槍二千余支,戰馬三百多匹及其他軍用物資大宗。

幾天後,起義部隊到達解 放 區安丘縣召忽村一帶休整。1945年7月15日,在解 放 區沂水縣官莊村隆重舉行了授名宣誓典禮大會。魯中區黨政機關、部隊代表與群眾團體等四千餘人到會祝賀。解 放 區群眾敲鑼打鼓,載歌載舞,表示對起義官兵的歡迎。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周赤萍在會上講話指出:“今天是山東獨立四旅誕生的一天,這是繼獨立第一、二、三旅之後,山東又新生起來的一支抗日武裝力量。它再次表明王道、莫正民、張希賢、韓壽臣的出路是山東十幾萬偽軍的出路。”山東軍區代表、四軍分區副政委李耀文宣讀山東軍區命令:授予該起義部隊山東軍區獨立第四旅番號,任命韓壽臣為四旅旅長,王芳為政治部主任,張俊千為政治部副主任,韓顧三為參謀處長,張竹坡為秘書處長,馮永恩為供給處長,孫少華任衛生隊長。四旅下轄十、十一兩個團,韓劍武任十團團長,陳相林任十一團團長。山東獨立第一旅、沂山專署等單位舉行獻旗儀式,獨立四旅官兵振臂高呼:“舉義抗日最光榮!”“堅決跟共 產 黨走!”韓旅長率全旅官兵宣誓。李耀文講話勉勵起義官兵要加強改造工作,以便真正成為一支人民軍隊。

韓壽臣及其韓十團,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成長,雖然走過了一段曲折與屈辱的道路,但他打擊過日寇,並在中國共產黨的長期教育與影響下,保護過許多進步人士,自覺不自覺地掩護了我地下黨的活動,且最終響應黨的號召,在關鍵時刻舉行起義,步入了人民的陣營,走上了光明的革命道路,為人民立了功。韓壽臣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在安丘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安丘解放後,韓壽臣任安(丘)、昌(樂)、濰(縣)辦事處主任。1949年調任杭州市勞改院院 長,後改任杭州市勞動改造管理局副 局 長。1971年病逝於杭州。

延伸閱讀:

韓壽臣有仨妻子

第一位妻子張氏,現安丘市大汶河旅遊開發區韓吉村人,生育一子二女,即韓訓政、韓訓儀和韓訓讓。

第二位妻子叫郎子玉,現安丘市官莊鎮馬家小莊村人,1948年生育一子韓訓華。解 放 後,母子倆相依為命,一直在韓壽臣的原籍韓家王封村居住和生活。

第三位妻子叫劉若蘭,安丘市石埠子鎮人。1949年春,韓壽臣隨軍南下時,遵守軍紀,只帶第三位妻子劉若蘭赴浙江杭州上任。

韓壽臣和第三任妻子及家人在杭州合影。

據韓訓華講,解 放 後,韓壽臣曾於1956年、1960年回過安丘老家。他死後,遺骨葬于杭州市南山公墓。

2000年8月13日,韓壽臣在魯 中 軍區部隊時的老戰友、公 安 部原 部 長王 芳委派時任公 安 部 部 長 助理的楊 煥 甯來到韓家王封村,看望癱瘓在床的郎子玉,送給她3000元錢。

2008年12月13日,郎子玉因病去世,享年91歲。據韓訓華的妻子講,老人臨終前經常叨叨:“外邊又過隊伍啦!你們上坡早點兒回來,你看天井裡站著的那些兵……”

2013年清明節,韓訓華將韓壽臣第一位妻子張氏與他的母親合葬在一起,並在墓碑上刻了父親的名字。當時,韓訓華的二兒子韓傑對家人說:“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韓二虎’回家了,我們回家喝個酒,好好地慶賀一下,讓韓家的後人記住咱家的這段歷史……”

韓壽臣第一、二任妻子的合葬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