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名字是皇帝親賜!

在中國歷史上, 直轄市的數量是動態變化的。 比如在1949年10月1日, 北平改稱北京, 另有11個直轄市(天津、上海、南京、西安、重慶、廣州、武漢(漢口)、瀋陽、鞍山、撫順、本溪)。 此後, 直轄市的數量呈現出減少的趨勢。 目前, 全國共有天津、上海、北京、重慶這四個直轄市。 其中, 就天津市來說, 在歷史上因為漕運而興起, 其名字是明朝皇帝親賜。

具體來說, 天津, 簡稱津, 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 東臨渤海, 北依燕山, 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 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 1986年12月8日, 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公佈, 天津市位列其中。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早在四千多年前, 今天津地區在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 形成沖積平原。 古黃河曾三次改道, 在天津附近入海, 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 到了西漢時期, 漢武帝劉徹在武清, 也即今天津附近地區設置鹽官。

到了隋朝這一歷史階段, 隋煬帝楊廣修建京杭運河後, 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 史稱三會海口, 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時期, 在蘆台開闢了鹽場, 在寶坻設置鹽倉。 北宋時期, 遼國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 管理鹽務。 南宋時期, 金國和南宋南北對峙,

在三岔口設直沽寨, 在今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 這天津最早的名稱。 元朝建立後, 改直沽寨為海津鎮, 天津地區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 傳位於建文帝朱允炆。 但是, 到了西元1400年, 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

等到朱棣打敗建文帝朱允炆, 成為新的明朝皇帝, 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 朱棣在1404年12月23日, 將今天津地區改名為天津, 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並且, 天津自西元1404年12月23日開始築城設衛, 稱天津衛。 由此,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 天津成為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 歷經600多年。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 先升天津衛為天津州, 再升天津州為天津府, 轄六縣一州。

最後, 清末時期, 天津成為直隸總督的駐地。 在這一歷史階段, 在天津寓居過的名人, 有直隸總督曾國藩, 洋務運動宣導者李鴻章,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袁世凱等。 1949年至1958年2月, 天津是直轄市。 1958年2月, 天津劃歸河北省。 1967年1月, 天津恢復直轄市。 截至2015年, 天津有16個市轄區, 面積達到1.1946萬平方千米, 人口為1562.12萬。

文/情懷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