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典故說春秋79:“表裡山河”,大戰前的決心

成語“表裡山河”出自《左傳》, 故事的內容講述了晉楚決戰之前, 狐偃為了堅定晉文公的信心, 通過列舉晉國的天然優勢而進行的演說。

上回說到, 晉文公採用先軫的計策, 讓成得臣的離間計落空, 成得臣一怒之下將圍攻宋國的軍隊全部撤下, 準備與晉文公決一死戰。

晉文公從戰爭一開始, 就一直避免與楚國正面接觸, 一方面是因為他當初流亡時楚成王曾對他有恩,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晉文公心裡沒底, 自從晉武公以來, 晉國雖然沒少對外用兵, 也取得了很多輝煌戰績, 但這期間的對手大都以小國居多,

而與大國交戰並取勝的先例卻屈指可數, 再加上惠公和懷公在任時晉國屢遭內亂, 國力消耗嚴重, 因此晉文公擔心晉國不是楚國的對手。

可擔心歸擔心, 事情到了這一步, 仗肯定還是要打的, 狐偃等人為了避免軍心散亂, 堅定晉文公的信念,

於是就勸晉文公說:“主公實在多慮, 我們此次出兵行的是正義之舉, 有天下諸侯的擁戴, 豈有不勝之理, 此戰必是主公成就霸業的重要一戰, 退一萬步講, 就算我們真的失敗了, 那晉國也是外有黃河、內有大山, 憑藉山川之險仍可屹立中原, 楚國能耐我何?”

這就是成語“表裡山河”的出處, 後來這一成語經常用作類似鼓舞士氣的場合之中。

晉文公倒也認同狐偃的說法, 可他同時又想起自己最近做的一個很不好的夢, 於是就問狐偃:“寡人近來做了一個夢, 夢裡寡人與楚王搏鬥, 楚王伏在寡人身上吮吸我的腦髓, 這是否預示著將會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

狐偃為了打消晉文公的顧慮, 有意往好的方面分析說:“正好相反, 這是大吉之兆,

主公在下而面朝天, 象徵主公將要得到上天相助, 而楚子在上卻面朝地, 說明他將會在主公面前伏罪, 他吮吸主公的腦髓, 象徵著晉軍將以柔服消滅楚軍。 ”

晉文公又問:“那楚王對寡人有恩惠, 若與楚國開戰, 會不會顯得不仁義。 ”

先軫聽了這話閃步出班對晉文公說:“漢水以北的姬姓小國多數都被楚國消滅,

主公作為姬姓同宗, 正要為王室後裔雪恥, 跟楚王這種人哪還有什麼仁義可講。 ”

晉文公在眾人輪番勸說之下, 終於打定主意, 準備點兵往宋國方向進發, 迎擊楚軍, 但老謀深算的狐偃這時又給晉文公提了個建議, 他說道:“主公考慮到楚王對您有恩, 想要報答, 這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而且如果報答了楚國, 我軍的勝算也會更大。 ”

眾人聽了這話面面相覷, 不知道狐偃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只見狐偃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稍微清了清嗓子, 然後一字一句的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那麼狐偃究竟準備給晉文公提什麼建議, 晉文公是否採納, 晉楚兩國的戰爭究竟結果如何?

下一期的春秋典故:“退避三舍”, 將會為您揭曉答案, 敬請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