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生產時,自然撕裂和側切哪個恢復的快?產後要怎麼護理?

生老大的時候是側切, 縫的疤比較緊, 當時坐都不敢坐, 但是以後恢復的也好也快, 二胎的時候因為知道了流程, 所以害怕側切, 和醫生說不要側切, 但是, 但是, 自然撕裂以後縫的疤時間超級長, 而且恢復的時間要比側切慢, 最重要的是撕裂的那個部位皮已經松了, 完全不如側切好看, 這個自然撕裂我用了快一年的時間才完全恢復的稍微好點了, 反正奉勸各位即將要生產的麻麻們, 還是側切吧, 自然撕裂刀疤長也不好癒合

側切後會有什麼影響?

很多孕媽媽都會擔心, 以後的生活品質是否會受到影響?會陰的外形會不會發生變化?需要縫多少針?要拆線嗎?縫針疼嗎?……無數個問號讓孕媽媽恐懼自然分娩, 內心糾結、猶豫是順還是剖。

在這裡告訴大家, 會陰切開後, 醫務人員會分三層縫合, 即粘膜層、肌層、表皮層。

在縫合過程中, 醫務人員會給產婦進行神經阻滯麻醉及局部浸潤麻醉,

不會給產婦帶來不適的感覺。

而縫合的線為可吸收縫線, 大部分產婦的體質可以吸收, 但是有小部分的產婦, 因為體質排異反應比較明顯, 在縫合後一周, 有明顯特殊不適, 就需要拆線。

會陰縫合好後, 大、小便是不受影響的。

產後怎樣護理?

首先, 多攝取高纖食物, 補充水分, 以避免便秘;保持外陰清潔以防感染。

【每日清洗不可少】

新媽媽應注意會陰部的清潔, 產後第一周3次/日;產後第二周2次/日, 兩周之後直到惡露完全乾淨前1次/日。 除此之外每次排完大便後都需要清潔會陰部。

清潔時, 溫開水是最好的選擇, 一般不需要額外增加其他藥物。

清潔後使用專用軟毛巾吸幹(因為若使用衛生紙擦拭, 可能會引起敏感的會陰組織疼痛)。 擦拭時要從前往後擦, 避免把肛門的細菌帶到會陰部。

【及時更換會陰墊和內褲】

因為惡露的排出, 為了避免感染, 最好每隔幾個小時就更換會陰墊, 特別是每次沖洗完也要及時更換。 寶媽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會陰墊。

勤換內衣內褲, 寶媽的衣物要單獨清洗, 洗後一定要在陽光下晾曬, 以殺滅細菌, 避免感染。

【密切觀察傷口, 有異常及時就醫】

會陰處因撕裂、側切縫合的傷口, 如需拆線大概在產後第4天。 在正常情況下, 會陰傷口在拆線前會有不適感, 坐時也可能出現疼痛。

不過現在絕大多數都使用的是羊腸線縫合, 無需拆線。 不過分娩所造成的會陰損傷完全癒合, 大約需2周左右的時間。

在此期間, 媽媽要經常注意傷口的變化, 如果傷口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 滲血、滲液、傷口拆線後裂開等, 需要及時就醫。

【睡覺時選擇側睡, 避免污染傷口】

如果媽媽的傷口在左側, 那麼睡覺時儘量選擇右側臥位, 這樣可以避免惡露污染傷口。

其他注意事項:

1.術後媽媽要均衡飲食,特別是需要進食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

2.產後媽媽最好採用坐式大便,避免蹲式。

3.儘量不要選擇在傷口拆線當天出院,因為在拆線當日非常容易出現傷口裂開。

4.在產後前兩周,因傷口內部癒合的並不牢固,故媽媽不宜進行動作太大的鍛煉,特別是一定要避免做用力下蹲的動作。

5.媽媽坐著時,身體重心可向未受傷的一側傾斜,這樣能夠避免傷口受壓所導致的傷口表皮錯開。

6.在產後,新媽媽會出汗多、有惡露、陰道的產傷或剖宮產的傷口容易出現感染,新媽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預防性抗生素,一旦出現感染跡象,醫生會及時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局部採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應在產後7天后進行),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至水溫變涼,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新媽媽如廁、洗完澡後,應用面紙輕拍會陰部,保持傷口的乾燥與清潔。

7.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很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酸鎂紗布進行局部濕熱敷,每天2次;熱敷時,新媽媽應儘量將臀部抬高一些,利於體液回流,減輕傷口水腫和疼痛。

8、產後1個月內,新媽媽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費體力的家事和運動。在產後6周內,應該禁止性行為。

9、多散步、爬樓梯和練習呼吸法等,都可以加強肌力,幫助生產,有效地避免側切。通常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准媽媽每天可以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煉,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

10、如果缺乏鍛煉、盆底肌肉鬆弛,會出現子宮下垂,讓肚子看起來鼓鼓的,屁股看上去不就更大了麼?

產後儘量母乳,配合收復。寶寶出生後,產後還會出現明顯的宮縮,尤其是寶寶啼哭和吃母乳時。因此,產後母乳可以加速子宮恢復,穿收付,一。防止子宮、內臟下垂。我的是醫生說的,收腹一,薄薄的那種,夏天穿透氣性很好,並且餵奶方便,生過孩子我138斤,兩個月後身體灰付到110斤,出門逛街都說我像沒有生過孩子的,真的很開心,長按[403644305]複製。就是店V號

11、修剪指甲,洗淨你的手,坐在一個溫暖舒適的地方,把你的腿伸展開,呈一個半坐著的分娩姿勢。

順產側切傷口就像破腹產傷口一樣,表皮的癒合通常是很快的,一般側切傷口的皮膚3天就能長好了。但皮下組織、肌肉癒合後要與周圍的組織重新生長在一起,軟化到像其他組織一樣的程度,就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了。

一般在產後42天檢查的時候,婦產科醫生會為產婦檢查側切傷口癒合的狀況的。如果在42天之內,側切傷口出現紅腫、流膿、裂開的情形,就需要立即前往醫院請醫生診治了。

其他注意事項:

1.術後媽媽要均衡飲食,特別是需要進食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傷口裂開。

2.產後媽媽最好採用坐式大便,避免蹲式。

3.儘量不要選擇在傷口拆線當天出院,因為在拆線當日非常容易出現傷口裂開。

4.在產後前兩周,因傷口內部癒合的並不牢固,故媽媽不宜進行動作太大的鍛煉,特別是一定要避免做用力下蹲的動作。

5.媽媽坐著時,身體重心可向未受傷的一側傾斜,這樣能夠避免傷口受壓所導致的傷口表皮錯開。

6.在產後,新媽媽會出汗多、有惡露、陰道的產傷或剖宮產的傷口容易出現感染,新媽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預防性抗生素,一旦出現感染跡象,醫生會及時拆除縫線,以利膿液流出;局部採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應在產後7天后進行),每天2次,每次10~15分鐘至水溫變涼,或用清熱、解毒、散結中藥煎液清洗傷口。新媽媽如廁、洗完澡後,應用面紙輕拍會陰部,保持傷口的乾燥與清潔。

7.傷口水腫時,在拆線前縫合線很緊,疼痛持續不減。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50%硫酸鎂紗布進行局部濕熱敷,每天2次;熱敷時,新媽媽應儘量將臀部抬高一些,利於體液回流,減輕傷口水腫和疼痛。

8、產後1個月內,新媽媽不要提舉重物,也不要做任何耗費體力的家事和運動。在產後6周內,應該禁止性行為。

9、多散步、爬樓梯和練習呼吸法等,都可以加強肌力,幫助生產,有效地避免側切。通常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准媽媽每天可以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煉,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

10、如果缺乏鍛煉、盆底肌肉鬆弛,會出現子宮下垂,讓肚子看起來鼓鼓的,屁股看上去不就更大了麼?

產後儘量母乳,配合收復。寶寶出生後,產後還會出現明顯的宮縮,尤其是寶寶啼哭和吃母乳時。因此,產後母乳可以加速子宮恢復,穿收付,一。防止子宮、內臟下垂。我的是醫生說的,收腹一,薄薄的那種,夏天穿透氣性很好,並且餵奶方便,生過孩子我138斤,兩個月後身體灰付到110斤,出門逛街都說我像沒有生過孩子的,真的很開心,長按[403644305]複製。就是店V號

11、修剪指甲,洗淨你的手,坐在一個溫暖舒適的地方,把你的腿伸展開,呈一個半坐著的分娩姿勢。

順產側切傷口就像破腹產傷口一樣,表皮的癒合通常是很快的,一般側切傷口的皮膚3天就能長好了。但皮下組織、肌肉癒合後要與周圍的組織重新生長在一起,軟化到像其他組織一樣的程度,就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了。

一般在產後42天檢查的時候,婦產科醫生會為產婦檢查側切傷口癒合的狀況的。如果在42天之內,側切傷口出現紅腫、流膿、裂開的情形,就需要立即前往醫院請醫生診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