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長劍-10部署12個導彈旅,4種彈頭“勾拳”打擊,誰最驚心?

這幾年, 空中被殲-20、運-20等20系佔據了主要風頭, 海上則被航母、052D和055大驅佔據了主要風頭, 陸地上被各種“東風快遞”佔據了風頭。

而另一種戰略武器,

服役已有十年, 形成了強大的打擊群, 數量之多, 威力之大, 作戰方式之靈活(陸海空皆可), 也是各種實彈演習中的常客, 但它現在似乎被忽略了, 已經較少出現在熱門話題中, 它就是長劍-10巡航導彈家族。

長劍-10已部署12個導彈旅

英國《簡氏導彈和火箭》雜誌曾報導,

中國在2004年9月份成功試射了第一枚長劍-10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而在2009年的國慶閱兵上, 長劍-10巡航導彈旅就公開亮相了。 報導稱, 中國長劍-10從立項研製到服役只花了8年時間, 而美國“戰斧”巡航導彈花了12年。

美國國防部2008年度《中國軍力報告》評估, “解放軍已經大量部署高精度巡航導彈, 如中國自主生產的陸基發射型長劍-10對地攻擊巡航導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這份報告估計, 中國當時就已經部署了150-250枚長劍-10導彈和50套發射裝置。 而在2009年的國慶閱兵中, 二炮也展出了由48輛長劍-10導彈車組成的方陣, 這進一步驗證了外媒此前的猜測。

這次閱兵之後, 長劍-10成了美國每年《中國軍力報告》和《核武器手冊》中固定的闡述物件,

美稱長劍-10的射程在1500-2500千米之間。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間, “長劍”巡航導彈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家族, 發射方式也由陸基擴展到潛射、空射和艦射等多種方式, 陸基和空基的稱為“長劍-10”, 潛射和艦射型稱為“東海-10”。

早在2012年7月, 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就報導稱, 中國已研製出了艦載型長劍-10遠端巡航導彈, 並已將其安裝到891號試驗艦上進行測試。 於此同時, 美國國防部也證實, “中國正在升級空軍的轟-6轟炸機群, 新改進的轟-6K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可攜帶新型遠端巡航導彈”。 而現在, 轟-6K真的成了長劍-10巡航導彈的發射平臺, 一架轟-6K掛載6枚長劍-10, 且多次公開亮相。

從2009年閱兵首次大批量公開長劍-10看來, 其可能在2006-2007年就批量服役了。 如今, 長劍-10服役已有十年,

外媒推測, 長劍-10至少已經部署了12個導彈旅, 數量十分可觀。

日本《外交家》雜誌指出, 中國巡航導彈的遠射程使“中國擁有在近岸打擊第一島鏈之內所有目標的能力”, 未來一旦爆發衝突, 將能有效阻止美日介入, 是解放軍的反介入“殺手鐧”。

“北斗”制導精度10米,

4種彈頭隨便配

長劍-10由中國製造的8×8發射車運載, 每車配備三個矩形發射筒。 綜合外媒分析, 該型導彈彈長8.3米, 彈重2.5噸, 直徑0.68米, 巡航高度30-150米, 最大巡航速度0.85馬赫, 彈頭有效載荷300~500千克。 發射方式採用三聯裝地面機動發射, 制導方式為慣性+衛星制導, 有效射程1500~2500千米。

當然, 長劍-10和“戰斧”等大多數巡航導彈一樣, 其較大的飛行距離和較為精確的末端攻擊精度都是用較低的飛行速度換取的。 由於是亞音速, 導彈在攻擊1500千米以上距離的目標時, 飛行時間達到1個多小時, 在發射、爬升、再降低貼地面或海面飛行時, 一旦被發現, 現代的普通戰鬥機也能追上擊毀。

美國2049專案研究所的一份報告稱, 長劍-10A的圓概率誤差不到10米, 採用慣性+“北斗”導航以及地形匹配聯合制導。 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專文稱,中國需要精確的地形資訊資料庫,用來開展地形匹配制導技術的研發。但地形匹配技術很可能不太適應諸如南海這樣只有少量導航參照點的地區,因此可能會在初始制導時使用“北斗”,隨後再配以地形匹配制導。眾所周知,採用GPS系統提供的非加密民用信號很容易使作戰區受到干擾,因此中國率先將“北斗”導航用在了長劍-10巡航導彈的制導上。通過“北斗”系統進行中段制導後,長劍-10能完成跨海遠距奔襲任務,可對遠海目標實施突擊。

目前,有多家媒體稱,長劍-10有4種不同的彈頭可供使用:一種是重達500千克的重型彈頭,另外3種分別是350千克的高爆彈、子母彈和鑽地彈。這一說法實際是根據國外同類武器推測而來的,不過這些彈頭在二炮部隊(還是習慣用老稱謂)的戰役戰術導彈上已經大規模使用,因此裝備長劍-10導彈也理所當然。實際上500千克的載荷可以裝配包括核彈頭在內的幾乎所有類型彈頭,其威力足夠大。

12個長劍-10導彈旅,規模之大讓美無能為力

美國著名智庫2049項目研究所稱,二炮部隊至少已組建了12個可以進行陸上機動作戰的長劍-10導彈旅,主要針對東北亞、東海及南海作戰方向。

可以執行“定點清除”打擊的長劍-10大大提升了解放軍遠程常規精確打擊能力。長期以來,二炮一直是解放軍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遠端常規精確打擊力量。以前二炮部隊只裝備彈道導彈,彈道導彈雖然具有速度快、突防能力強等優點,但作為精確打擊手段,缺點也很明顯。比如發射準備時間相對較長,攻擊精度不夠理想,飛行彈道呆板等。而長劍-10服役後,就和二炮的近中遠端常規彈道導彈形成了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優長,使解放軍的遠端精確打擊能力再上一個臺階。

由於巡航導彈是自主飛行,不會危及發射人員的安全,因此先期使用巡航導彈實施飽和攻擊,就可在無重大損失的情況下重創或癱瘓敵防空系統和C4系統,為後續的戰機空襲創造較為安全的作戰環境。據一位前美國國防情報局官員透露,儘管美國在研發眾多防禦系統應對中國的巡航導彈,但中國導彈的規模“可能意味著我們將無能為力”。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稱,解放軍用于威懾東亞美軍基地的傳統力量是二炮的彈道導彈,這也是美國極力在東亞地區構建反導網路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解放軍的“反介入”火力呈現多樣化趨勢,重型遠端戰機和海上攻陸巡航導彈加上彈道導彈,形成了陸海空三重火力網。“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大多數基地都沒有掩蔽設施”,以駐日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為例,該基地總共只有15個飛機掩體,最多只能容納30架飛機。而設在沖繩的普天間航空基地更是連一座機庫都沒有,此外橫田空軍基地、岩國陸戰隊航空基地和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都沒有有效的飛機掩體工事。

對於東海島嶼和陸上目標,長劍-10巡航導彈有著其它導彈無法完成的獨特作用,可以利用航跡靈活可控的特點,採用“勾拳”戰術打擊傳統彈道導彈無法打擊的重要目標。美軍國防情報官員稱,從許多方面看,因巡航導彈的多功能特性,在任何台海衝突想定中,巡航導彈所形成的威脅都要大於近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可由混合型移動平臺發射,還能圍繞山脈飛行以便打擊臺灣島東部沿海的重要目標,如花蓮空軍基地(該基地存放著台空軍大部分先進戰機)內通往地下機庫的大門等。鑒於臺灣地區的多山地形以及彈道的固有限制,大陸的近程彈道導彈很難擊中諸如此類的重要目標。該情報官員還稱,具備亞音速巡航及超音速末段飛行能力的隱身巡航導彈會成為臺灣地區防禦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而這正是長劍-10帶來的特點。

眾所周知,由於歷史的原因,臺灣部署了全球密度最高的先進防空系統,如果連臺灣都無法應對長劍-10的打擊,那麼用“長劍”家族來對付東海、南海方向的頑固之國就更不在話下了。

據美國科學家聯合會專文稱,中國需要精確的地形資訊資料庫,用來開展地形匹配制導技術的研發。但地形匹配技術很可能不太適應諸如南海這樣只有少量導航參照點的地區,因此可能會在初始制導時使用“北斗”,隨後再配以地形匹配制導。眾所周知,採用GPS系統提供的非加密民用信號很容易使作戰區受到干擾,因此中國率先將“北斗”導航用在了長劍-10巡航導彈的制導上。通過“北斗”系統進行中段制導後,長劍-10能完成跨海遠距奔襲任務,可對遠海目標實施突擊。

目前,有多家媒體稱,長劍-10有4種不同的彈頭可供使用:一種是重達500千克的重型彈頭,另外3種分別是350千克的高爆彈、子母彈和鑽地彈。這一說法實際是根據國外同類武器推測而來的,不過這些彈頭在二炮部隊(還是習慣用老稱謂)的戰役戰術導彈上已經大規模使用,因此裝備長劍-10導彈也理所當然。實際上500千克的載荷可以裝配包括核彈頭在內的幾乎所有類型彈頭,其威力足夠大。

12個長劍-10導彈旅,規模之大讓美無能為力

美國著名智庫2049項目研究所稱,二炮部隊至少已組建了12個可以進行陸上機動作戰的長劍-10導彈旅,主要針對東北亞、東海及南海作戰方向。

可以執行“定點清除”打擊的長劍-10大大提升了解放軍遠程常規精確打擊能力。長期以來,二炮一直是解放軍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遠端常規精確打擊力量。以前二炮部隊只裝備彈道導彈,彈道導彈雖然具有速度快、突防能力強等優點,但作為精確打擊手段,缺點也很明顯。比如發射準備時間相對較長,攻擊精度不夠理想,飛行彈道呆板等。而長劍-10服役後,就和二炮的近中遠端常規彈道導彈形成了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優長,使解放軍的遠端精確打擊能力再上一個臺階。

由於巡航導彈是自主飛行,不會危及發射人員的安全,因此先期使用巡航導彈實施飽和攻擊,就可在無重大損失的情況下重創或癱瘓敵防空系統和C4系統,為後續的戰機空襲創造較為安全的作戰環境。據一位前美國國防情報局官員透露,儘管美國在研發眾多防禦系統應對中國的巡航導彈,但中國導彈的規模“可能意味著我們將無能為力”。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稱,解放軍用于威懾東亞美軍基地的傳統力量是二炮的彈道導彈,這也是美國極力在東亞地區構建反導網路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解放軍的“反介入”火力呈現多樣化趨勢,重型遠端戰機和海上攻陸巡航導彈加上彈道導彈,形成了陸海空三重火力網。“美軍在亞太地區的大多數基地都沒有掩蔽設施”,以駐日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為例,該基地總共只有15個飛機掩體,最多只能容納30架飛機。而設在沖繩的普天間航空基地更是連一座機庫都沒有,此外橫田空軍基地、岩國陸戰隊航空基地和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都沒有有效的飛機掩體工事。

對於東海島嶼和陸上目標,長劍-10巡航導彈有著其它導彈無法完成的獨特作用,可以利用航跡靈活可控的特點,採用“勾拳”戰術打擊傳統彈道導彈無法打擊的重要目標。美軍國防情報官員稱,從許多方面看,因巡航導彈的多功能特性,在任何台海衝突想定中,巡航導彈所形成的威脅都要大於近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可由混合型移動平臺發射,還能圍繞山脈飛行以便打擊臺灣島東部沿海的重要目標,如花蓮空軍基地(該基地存放著台空軍大部分先進戰機)內通往地下機庫的大門等。鑒於臺灣地區的多山地形以及彈道的固有限制,大陸的近程彈道導彈很難擊中諸如此類的重要目標。該情報官員還稱,具備亞音速巡航及超音速末段飛行能力的隱身巡航導彈會成為臺灣地區防禦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而這正是長劍-10帶來的特點。

眾所周知,由於歷史的原因,臺灣部署了全球密度最高的先進防空系統,如果連臺灣都無法應對長劍-10的打擊,那麼用“長劍”家族來對付東海、南海方向的頑固之國就更不在話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