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探尋鄭州32:潘岳墓(潘安)

對於潘嶽這個名字你可能不熟悉, 但說到潘安你大抵是知道的。 耳熟能詳的那句"才比宋玉, 貌似潘安", 讓潘安美男子的形象流傳古今。 其實, 潘岳就是潘安, 潘安就是潘嶽, 他們是一個人。

潘安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 祖籍中牟縣, 長於鞏縣(現在鞏義市), 少年時被鄉里稱為神童, 經常隨父外出遊歷, 增長了見識;青年時就讀洛陽太學, 二十餘歲入仕。 曾在河陽(今洛陽市吉利區)、懷縣(武陟縣西南)、長安(今西安)和京都洛陽等地做官, 官至給事黃門侍郎。 期間, 他經常和陸機、左思、劉輿等24人在巨富石崇的金穀園裡飲宴作詩, 稱為"金谷二十四友"。 因熱衷權勢, 趨炎附勢, 為世人所譏。 永康元年(300年)被污蔑跟隨淮南王、齊王作亂, 被誅。 死後與其父同葬于鞏縣芝田鎮羅水(今塢羅河)邊。 塢羅河是伊洛河的支流。

潘岳墓位於南石村塢羅河東岸臺地上, 塚高約6米, 周長32米。 關於潘嶽墓的記載, 最早見於西晉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羅水又西北逕袁公塢北, 又西北逕潘岳父子墓, 前有碑。 岳父茈, 琅琊太守, 碑石破落, 文字缺敗。 嶽碑題雲:給事黃門侍郎潘君之碑。 碑雲:君遇孫秀之難, 滿門受禍, 故門生感覆醢以增慟, 乃樹碑以紀事。

太常潘尼之辭也。 ”潘岳的老爸潘茈墓距潘嶽墓不遠, 在公路北面, 原高3.5米, 周長20米, 後被平毀。 2009年6月3日, 鄭州市人民政府公佈潘岳潘茈墓為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都知道潘嶽是中國古代男子的代表, 可是他的才也是一等一的。 潘嶽長於詩賦, 與陸機齊名。 《詩品》將潘嶽詩列為上品。 更難得的是, 他還對感情專一忠誠, 對妻子楊氏的脈脈深情, 成為千古佳話, 世有“潘楊之好”的評價。 其代表作《悼亡詩》3首, 為紀念妻子所作, 情意深厚, 真摯感人。 在為官方面, “栽柏立誓”、“澆花息訟”的故事四方傳誦, 有“潘河陽”、“河陽一縣花”之譽,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都有詩讚頌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