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最沒存在感的王朝,比宋朝建國早,一說皇帝名字很多人都聽過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 我國歷史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處於統一, 但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出於分裂狀態。 所以, 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秦、漢、明、清等王朝外, 在非大一統時期, 還存在著許許多多國祚不算長、疆域也不算大的小型割據王朝。

比如西晉滅亡後, 中原大地就先後出現了涼、燕、趙、魏、夏等十幾個國家, 他們紛紛稱王稱帝, 建立了自己的割據政權。 當然, 由於影響力有限, 這些小的割據政權都沒什麼存在感, 除了熟知歷史的朋友, 多數人都很難說出這些小王朝的來龍去脈。

不過與這些小王朝相比, 有一個王朝前後存在了314年, 巔峰時期, 它的疆域涵蓋了川、黔、滇以及緬甸、老撾、越南北部大片國土, 但依然還是沒什麼存在感。

這個王朝就是大理。

大理是由原後晉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在西元937年建立的, 立國時間甚至比宋朝還要早。 之所以說它是個王朝, 是因為他始終獨立于中原體制之外, 君主稱皇帝, 並有自己的一套年號體系。

當中原進入遼宋夏金的交替混戰時, 大理偏處西南一隅, 似乎與誰都扯不上什麼關係, 西夏雖然也是個到處稱臣的割據政權, 但好歹與宋朝打了幾十年的仗, 還一度連敗宋、遼大軍,

刷了不少存在感。

與西夏相比, 大理就存在感很低了。 它被宋朝和吐蕃包裹在其中, 既沒有開疆拓土的野心, 也沒有與宋朝分庭抗禮的雄心, 全國都遵從佛教, 皇帝往往都會提前禪位元然後出家為僧。

如果談到宋朝、明朝、清朝, 很多人估計能說出一大堆與這幾個王朝有關的人物、事件,
但如果說起大理, 多數人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當然, 除了他的皇帝名字。

與宋朝相似, 大理也經歷過短暫的亡國, 分為前大理和後大理, 而後大理的建立者是文安皇帝段正淳。 是不是聽著很耳熟?沒錯, 就是金庸老先生《天龍八部》中的段正淳原型。

比段正淳更出名的, 是他的兒子段譽, 因習得六脈神劍, 連喬峰都自歎敵不過。 當然, 段譽和六脈神劍是《天龍八部》裡的虛構, 歷史上真實的人物原型叫做段和譽(又叫段正嚴)。

這個段和譽在位長達39歲, 開創了與宋朝的友好關係, 復蘇了南方絲綢之路。 而他的孫子更是被金庸塑造成五大絕世高手之一——南帝段智興(又號一燈大師)。

不過一陽指其實不過是六脈神劍的入門功夫(扯遠了)。 歷史上真實的段智興雖然沒有出家, 但卻極其崇佛, 大修寺廟, 也導致了國力的衰落。

大理國最後一次出場,依然是充當配角。1253年,忽必烈為了平定屢攻不下的南宋,實行大迂回戰略,滅亡了大理國,並由此北上進攻南宋。大理一滅,南宋西南門戶大開,遭受蒙元南北夾擊的宋王朝最終滅亡。

大理國最後一次出場,依然是充當配角。1253年,忽必烈為了平定屢攻不下的南宋,實行大迂回戰略,滅亡了大理國,並由此北上進攻南宋。大理一滅,南宋西南門戶大開,遭受蒙元南北夾擊的宋王朝最終滅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