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鈔票上的遠航夢|王亞男的航空世界

一艘巨大的齊柏林式飛艇飛過天際, 在它下方不遠處, 一架三發旅客機嗡嗡作響地飛行。 地面上, 一隊卡車正在向停靠在碼頭的輪船運送貨物, 距離輪船很遠的右側, 一輛蒸汽機車隆隆駛過。 而在輪船和機車之間, 是一台大型發電機組和高壓輸電線鐵塔。 這一番風光, 並非實景, 而是1941年中國交通銀行25元券的正面圖案;而在鈔票背面, 赫然印有一架正在飛行的單發上單翼飛機。 承印這批鈔票的美國鈔票公司選擇這架飛機作為圖案, 不知出於怎樣的考量, 但該型飛機與中國確實有一段難以割捨的緣分。

1941年交通銀行25元券正面印有齊柏林飛艇、高壓輸電線、三引擎客機、火車、輪船、汽車和發電機。

交通銀行25元券背面的圖案是一架單引擎飛機, 如果細查其履歷, 會發現它是一架里安B-5“四輪馬車”。

1927年5月21日, 巴黎。 當倦怠不堪的林德伯格從“聖路易斯精神”號座艙裡費力爬出時, 航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高高豎起。 林德伯格單人駕機不間斷飛行33小時, 完成了跨越大西洋的征程。 在這一壯舉的鼓舞下, 許多國家航空熱情爆棚, 中國也不例外。

1928年的廣東, 正是李濟深主政, 他將原廣東航空局改組為航空處,

決定趁此全球性的航空熱潮, 積極宣傳孫中山先生“航空救國”思想並提高民眾對航空事業的熱情。 為此, 航空處計畫組織一次南北長途飛行。 飛行所選用的飛機, 自然得是品牌貨——林德伯格飛越大西洋的創紀錄飛行讓“聖路易斯精神”號的製造者美國里安飛機公司名聲大噪, 於是航空處購入兩架更新的里安B-5“布魯厄姆”, 陸上型和水上型各一架。 1928年夏, 飛機運抵廣州, 陸上型命名為“廣州”號, 而水上型命名為“珠江”號。 經過一番訓練, 廣東航空處決定籌措長途飛行, 並將飛行所經降落地點路線發電通知各地, 要求予以合作。

中國民夫正像縴夫一樣拖帶著一架初步組裝的里安B-5“布魯厄姆”穿過街巷前往機場。 這是一則很令人匪夷所思的場景, 為什麼不把散件運到機場進行組裝, 還是飛機是以大木箱裝運的?

1928年11月11日8點15分, “廣州”號在廣州大沙頭機場起飛, 以每小時133千米的速度飛行, 目標是第一站漢口, 中途因遭遇惡劣氣候, 14點30分降落武昌附近的南湖機場。

11月12日, 適逢孫中山先生誕辰。

“廣州”號原計劃與一架法制佈雷蓋-14B2“上海”號輕轟炸機共同升空進行飛行表演, 但因天氣不好取消。 11月15日9時50分, “廣州”號啟程飛往南京, 13時30分降落南京明故宮機場, 受到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總司令馮玉祥將軍和從廣州專程趕到的李濟深, 以及孫科、吳鐵城、何應欽、古應芬、葛敬恩、張靜愚、鄧家彥、淩鄂蓀、鄧建中、曹寶清等南京政府軍政要員及各界代表數百人熱烈歡迎。 馮玉祥代表國民政府, 孫科代表國民黨中央黨部, 李濟深代表中華航空協會中央執行委員會各致歡迎詞, 場面空前熱烈。 17日下午2時, 南京舉辦盛大歡迎會, 慶祝“廣州”號北飛南京成功。 胡漢民、戴傳賢、陳果夫、張群、薛篤弼、熊斌、張靜愚、葉楚傖、何玉書、張希騫、何成浚、劉紀文等要人悉數到場, 會前“廣州”號還從空中投放“航空救國”傳單,場面空前熱烈。

中國航空藝術大師陳應明先生用精准且極富藝術感染力的畫筆為我們描繪了長途飛行中的“廣州”號,這是1928年中國最為重大的交通事件。

11月19日,“廣州”號離開南京飛往北平。接近北平時遇大霧,傍晚時分迫降河北廊坊。次日9時30分,“廣州”號由廊坊飛往北平,在北平上空繞城四圈後降落。北平人民熱烈歡迎,機組人員遊覽了多處當地名勝。11月26日晨“廣州”號飛離北平,當天下午降落奉天(今瀋陽)。奉系治下的東北當時仍沿用北洋時代五色旗,而“廣州”號的機翼、垂尾均塗有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徽志,機組擔心東北當局對此心存芥蒂,結果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航空界人士及當地政府官員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時隔不久,東北宣佈易幟。

12月1日,“廣州”號離開奉天,下午抵達天津,降落東局子機場,傅作義將軍為首的各界及天津兩廣同鄉會也舉辦了歡迎典禮。12月4日,“廣州”號離開天津飛抵上海。12月17日9時,“廣州”號返航廣州,途中因天氣不佳,在南昌降落停留一夜。18日上午9時從南昌啟航,14時安全降落廣州大沙頭機場。這次飛行全程約5 600千米,飛回廣州後,南京政府航空署署長熊斌及副處長張靜愚隨即發電廣州航空處祝賀,電文如下:“廣州航空處張處長及楊黃兩同志鈞鑒,巧電敬悉。諸同志此次作全國長途飛行,實開我國航空界之新紀元。天馬行空,長風萬里,厥功告竣,舉國騰歡,特電複賀祝鴻勳。熊斌張靜愚叩印。”

當“廣州”號飛往上海前,廣州航空處又派出同型水上飛機“珠江”號,以陳慶雲為機長,隨同飛行員黃光銳、周寶衡及機械師梁慶銓,沿海岸線作另一次長途飛行。該機沿海岸經汕頭、福州、杭州、寧波,於12月8日在上海與“廣州”號會合後,12月20日向西南方向回航,經漢口於23日飛抵長沙,30日飛經桂林、梧州,於當日飛返廣州,飛行全程3 560千米。

事實上由於里安B-5“四輪馬車”的成功,美國鈔票公司把它作為一種常用圖案廣泛使用,在為哥斯大黎加印製的郵票上也選用了與交行25元券雷同的圖案。由此看來,交行25元券上的飛機並非特指“廣州”號,只是一種機緣巧合。

當時還沒有無線電通訊設備,飛行前是靠前站事先提供預測氣候情況,如遇到突發的惡劣天氣只能迫降,靠駕駛員自行應付,更談不到地面導航,只能按飛行速度計算飛行距離和必要的地面特點目測校正航線,作為長途飛行是帶有一定的冒險性的,因此這次長途飛行曾驚動中外航空界,同時也屬於中國當時開闢民航航線的預演。在其影響下,不久交通部和廣州開始辦理民航航線,這次飛行對宣傳航空教育和中國航空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從廣州直抵奉天的飛機,讓百姓們第一次發現他們所處的這個國家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遼闊無限,對於這些長著翅膀揮舞著螺旋槳的飛行器,讓千山萬水不再險惡,日行數千里也易如反掌。

會前“廣州”號還從空中投放“航空救國”傳單,場面空前熱烈。

中國航空藝術大師陳應明先生用精准且極富藝術感染力的畫筆為我們描繪了長途飛行中的“廣州”號,這是1928年中國最為重大的交通事件。

11月19日,“廣州”號離開南京飛往北平。接近北平時遇大霧,傍晚時分迫降河北廊坊。次日9時30分,“廣州”號由廊坊飛往北平,在北平上空繞城四圈後降落。北平人民熱烈歡迎,機組人員遊覽了多處當地名勝。11月26日晨“廣州”號飛離北平,當天下午降落奉天(今瀋陽)。奉系治下的東北當時仍沿用北洋時代五色旗,而“廣州”號的機翼、垂尾均塗有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徽志,機組擔心東北當局對此心存芥蒂,結果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航空界人士及當地政府官員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時隔不久,東北宣佈易幟。

12月1日,“廣州”號離開奉天,下午抵達天津,降落東局子機場,傅作義將軍為首的各界及天津兩廣同鄉會也舉辦了歡迎典禮。12月4日,“廣州”號離開天津飛抵上海。12月17日9時,“廣州”號返航廣州,途中因天氣不佳,在南昌降落停留一夜。18日上午9時從南昌啟航,14時安全降落廣州大沙頭機場。這次飛行全程約5 600千米,飛回廣州後,南京政府航空署署長熊斌及副處長張靜愚隨即發電廣州航空處祝賀,電文如下:“廣州航空處張處長及楊黃兩同志鈞鑒,巧電敬悉。諸同志此次作全國長途飛行,實開我國航空界之新紀元。天馬行空,長風萬里,厥功告竣,舉國騰歡,特電複賀祝鴻勳。熊斌張靜愚叩印。”

當“廣州”號飛往上海前,廣州航空處又派出同型水上飛機“珠江”號,以陳慶雲為機長,隨同飛行員黃光銳、周寶衡及機械師梁慶銓,沿海岸線作另一次長途飛行。該機沿海岸經汕頭、福州、杭州、寧波,於12月8日在上海與“廣州”號會合後,12月20日向西南方向回航,經漢口於23日飛抵長沙,30日飛經桂林、梧州,於當日飛返廣州,飛行全程3 560千米。

事實上由於里安B-5“四輪馬車”的成功,美國鈔票公司把它作為一種常用圖案廣泛使用,在為哥斯大黎加印製的郵票上也選用了與交行25元券雷同的圖案。由此看來,交行25元券上的飛機並非特指“廣州”號,只是一種機緣巧合。

當時還沒有無線電通訊設備,飛行前是靠前站事先提供預測氣候情況,如遇到突發的惡劣天氣只能迫降,靠駕駛員自行應付,更談不到地面導航,只能按飛行速度計算飛行距離和必要的地面特點目測校正航線,作為長途飛行是帶有一定的冒險性的,因此這次長途飛行曾驚動中外航空界,同時也屬於中國當時開闢民航航線的預演。在其影響下,不久交通部和廣州開始辦理民航航線,這次飛行對宣傳航空教育和中國航空業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從廣州直抵奉天的飛機,讓百姓們第一次發現他們所處的這個國家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遼闊無限,對於這些長著翅膀揮舞著螺旋槳的飛行器,讓千山萬水不再險惡,日行數千里也易如反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