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朝官帽上兩邊的長翅 原來是起這個作用的

宋太祖趙匡胤以御前武將身份奪得天下, 他登基稱帝后, 革除了五代以來諸多弊政, 使國家呈現出和平、安定的局面。

(趙匡胤畫像)

在加強中央集權和吏治方面, 趙匡胤下了許多功夫。 宋代官制有官、職、差遣之分。 “官”是一種等級待遇, 供定薪之用, 表示祿位、品級的高低。 “職”只是一種虛銜, 如學士、待制等, 不是職務。 只有“差遣”才是實際職務, 握有實權。

宋朝建立後, 趙匡胤將前朝就設有的樞密使改為專掌軍事政令, 調動禁軍, 與宰相文武並立。 中書省與樞密院號稱“二府”(政府、樞府)。 樞密院的大事都要奏報皇帝批旨。 宰相與樞密使分別朝奏, 彼此不相知。

細心的讀者從影視劇和古代畫冊中可以發現, 宋朝官吏所戴的帽子有別於其他朝代, 其特殊的地方是, 官帽左右兩邊有兩根長翅。 這種官帽也起源于趙匡胤在位時期。 其設立兩邊長翅目的, 原來是為了防止官員上朝議政時交頭接耳。

(網路圖片)

據傳, 趙匡胤一次上早朝, 在聽取某個大臣奏事時, 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 很不禮貌。 趙匡胤心中不悅, 但沒露聲色。

退朝後, 他傳旨屬官, 在襆頭紗帽的後面分別加上長翅。 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 一頂帽子兩邊的鐵翅各穿出一尺多長。

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 一般場合並不戴。 因為戴上它, 在外面行走很不方便。

戴上這種帽子, 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 要並排坐著就無法私語, 因帽翅礙事, 側臉說話十分困難。 自此以後, 官吏們上朝, 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 保證了朝堂的嚴肅性。

對於宋朝官帽上的秘密, 以前真是知之不多。

(影視劇照)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 如果您喜歡, 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 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 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