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朝真是太有錢了,明朝窮盡兩百多年都沒趕上宋朝的一半

宋朝有一套真正奇異而複雜無比的幹部制度。 上至宰相下到縣令一般都不擔任與官職名稱相符的職務, 換句話說就是本部門的官, 並不一定管理本部門的事務。 官就是用於確定官位及俸祿的, 如果朝廷真的有什麼事需要有人去管了, 皇帝就從那些所謂的官裡挑選一些人, 然後給他們安排差事, 只有這個時候官才有具體的工作可以去做, 手上才有實權。 所以這權利還是皇帝說了算, 只有皇帝將手中權力下放, 讓你幹什麼工作時, 你才有實權。

大家都知道, 在古代經常說“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指的就是宰相, 可見宰相的權力有多大, 而相權的強弱消長是直接影響到君權安危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類事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 於是趙匡胤只要有機會就消減宰相的權力。 秦漢時期宰相的地位極高, 在朝廷上有時候甚至與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叩拜,

在與皇帝商量政事時, 要賜坐看茶的。 到了趙匡胤時代, 看到宰相們坐在他對面說話, 他心裡就開始不舒服了, 於是有一天他招呼下面說“我眼睛昏花, 看不清楚, 你們把奏摺拿上來到我面前。 ”幾個宰相不知是計便走上前來, 結果事先安排好的內侍們趁機把宰相們的椅子撤掉了, 從此宰相們就只能站著奏議朝政了。 所以在宋朝, 但凡擁有宰相, 這個官稱的人, 只意味著他擁有宰相資格和領取宰相的俸祿, 並不意味著他真的就是宰相了, 名為百官之長的宰相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權力。

皇帝與宰相

趙匡胤設計出這麼一套制度的本意, 就是要讓各級各類各地官員們通通找不著北, 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 不管你的官有多高擁有多榮耀的職位, 只有當皇帝的差遣下來, 你才能明白自己幹什麼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 在目前的位置上只是個臨時工而已, 官員們無法培植自己的勢力, 自然, 難以危害朝廷。 趙匡胤除了對中央地方政權完全掌控外, 還收繳了地方的財權,

將有關稅收, 直接納入國家財政, 使稅收與地方官再無關係。 這些措施無異於釜底抽薪, 將準備養兵自大的本錢都搜刮到了朝廷的腰包裡。 嚴禁官員買賣貨物, 更不允許將經商當成第二職業, 利用官職之便賺取外快。

古代官員辦公

不過宋朝還是個很可愛的王朝,

知識份子最幸福的時代來臨了, 只要不造反幹嘛都成。 漢唐很可敬, 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活在那樣的朝代很慘, 明清就更崩潰了, 尤其是明朝, 生活在那樣的朝代是生不如死, 明清的可怕和可惡, 反襯出宋朝的可愛。 太祖皇帝抑武重文, 在太祖看來重用文士是因為它們可能產生的危害, 遠不及武人來得大。 文人雖然打仗不行, 種地不行, 可他們會算計搞經濟建設是強項, 宋朝的財政總收入很嚇人的, 北宋是明朝的十倍, 南宋是明朝的六, 你想兩宋得富裕到什麼程度?都是重商主義發展的, 特有錢, 如果宋朝不是被蒙古人滅掉了, 咱們中國早就按部就搬的發展到近代社會, 可惜歷史不能假設。

繁華的街道

繁華的街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