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德國科學家:瑪雅文明的消亡以及唐朝滅亡主要是因為當時氣候突變

唐朝時的中國, 科技、文化、經濟、藝術等都得到全面的發展, 唐朝的相容並蓄, 讓唐朝更開放、強盛, 世界各國都把唐朝當做世界的中心, 日本人更是把唐朝當做最偉大的學習和取經對象。

安史之亂後, 唐朝開始衰弱, 但是真正讓唐朝走向滅亡的是878年爆發的黃巢起義, 這場宏大的農民起義動搖了唐朝的統治根基, 最終導致朱溫篡唐, 唐朝滅亡。

唐末混亂不堪

德國人同樣對唐朝比較感興趣, 在他們看來, 唐朝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國力強盛, 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 盛唐時期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同樣為德國人熟知。

一般來說,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的衰落。 在歐洲, 大家普遍認為, 唐朝衰落主要是因為751年, 唐朝軍隊和阿拉伯軍隊激戰於怛邏斯, 唐軍在此戰中被打得落花流水, 只有少數人逃回去。 歐洲人一般認為唐朝衰落是因為這一戰。

但是, 近年來, 德國科學家針對唐朝滅亡原因這個問題, 提出了新的觀點。 在德國人看來, 唐朝的滅亡主要是由於唐朝時氣候的突然反常變化, 導致連年自然災害, 最終導致災民滿天下, 註定唐朝滅亡的命運。

唐朝定居指南+唐朝穿越指南 全套 套裝 共2冊 ¥52.9 購買

唐末饑荒連年

那麼, 德國人怎麼會知道唐朝時發生了巨大的氣候突變呢?原來德國科學家通過鑽孔手段, 從岩石中的磁屬性和鈦物質中瞭解到了東亞古代冬季季風的強度。 他們發現, 在過去的1500年裡, 有3個時間段冬季季風非常強, 前兩個時期在冰河紀, 而最後一個時期正是在公園700—900年之間, 唐朝正是處於這個時期。 由於冬季風變強, 唐朝長期乾旱, 特別是在本應該多雨的夏秋季, 更是連月乾旱。 經常造成莊稼顆粒無收。 就算是稍微有收成, 但是由於天氣乾旱, 蟲災也開始氾濫, 經常莊稼都不夠害蟲糟蹋。

由於連年乾旱, 穀物欠收, 農民經常餓死在大路上, 在天怒人怨之下, 最終導致大家造反。 特別是皇朝起義的發起,

對唐朝的滅亡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德國人看來, 這次氣候突變, 不僅滅了唐朝, 更是讓一個世界上非常經典和出名的人類文明——瑪雅文明從此消亡。 德國的專家組在研究東亞氣候的同時, 也研究了中美洲的化石, 他們發現在這個時期,

即西元9世紀左右, 加勒比海地區出現了持續100年的乾旱。 大家想想, 100年乾旱是什麼概念, 明朝滅亡時, 大家都會提到10年乾旱, 瑪雅文明所在地, 居然經歷了百年乾旱。 想不滅亡都不行了。

德國專家對委內瑞拉卡裡亞科盆地的沉積物做出詳細分析後, 得出結論, 他們認為, 在公園810年、860年和910年, 委內瑞拉出現了最嚴重的旱災, 正是由於這乾旱氣候的影響, 瑪雅好多文明城市變成廢墟。

唐朝的黑夜 魏風華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按需出版 ¥48.4 購買

已經消亡了的瑪雅文明

因為,由於乾旱,人們紛紛遷徙到別的地方去了,由於到處都乾旱,多數人死在遷徙的過程中。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贊、收藏、轉發、評論!

已經消亡了的瑪雅文明

因為,由於乾旱,人們紛紛遷徙到別的地方去了,由於到處都乾旱,多數人死在遷徙的過程中。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贊、收藏、轉發、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