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安古村:“臨潼洪慶堡”與“焚書坑儒”的故事!

豐鎬遺子/書文 ;話百里秦川, 講陝西故事, 請關注“睜眼看西安”

西安市有個臨潼區, 是西安的東大門, 自周秦到漢唐, 臨潼一直為京畿之地, 因“秦始皇兵馬俑”的存在“臨潼”之名天下皆知。 “臨潼”一名由來, 《臨潼縣誌》說:祥符改名, 因城東有臨河, 西有潼河, 故名臨潼。 臨潼區有個斜口街道辦, 在臨潼區西南部的洪慶原上。

【秦始皇12銅人】

洪慶原又名“銅人原”, 《關中記》說:秦始皇統一全國, 為了怕造反, 收繳全國所有兵器, 在咸陽鑄成"十二銅人", 放置在阿房宮的宮門之外。 這12尊銅人, 每尊重量30噸以上。 西漢王朝建立後, 被移置於漢長安城的長樂宮大殿前。 東漢末年董卓下令將10尊鑿碎鑄成銅錢。 三國魏明帝曹睿試圖把剩餘的2尊移往洛陽, 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拉到這裡實在拉不動了, 只好遺棄在這片黃土原上, 從此留下“銅人原”這個地名。

【洪慶原又名銅人原】

洪慶原上斜口街道辦有個洪慶堡村, 說起這個村, 那可不得了, 人盡皆知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就發生在這裡。 洪慶堡村地處臨潼、灞橋二區結合部。 除了村北與斜口街道辦洞北村接壤外, 東、南、西三面都與灞橋區接壤, 貌似臨潼的一塊飛地。

洪慶堡村東南有條溝, 宋敏求《長安志》巻十五縣五臨潼條下記載為“馬谷谷”,

傳說儒生被殺冤魂不散, 風高雨夜, 溝內鬼聲淒厲, 故當地人稱之為“鬼溝”, 這裡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坑儒穀。 鬼溝南二裡是灞橋區洪慶街辦的硯灣村, 當時儒生的硯臺被堆放在此地集中砸毀, 人稱“硯瓦”, 因此地又地處山腳窪地又稱“硯窪”, 清末改為現名:硯灣村

【秦坑儒谷】

洪慶堡村古稱“橫坑村”, 唐顏師古注《漢書》文中說:秦始皇三十五年, 儒生議論始皇暴政, 秦始皇將四百六十余儒生坑殺今新豐縣溫湯之處, 馬谷穀西邊有坑, 相傳為秦坑儒處。

因為當時大坑周圍遍佈血跡, 人們就將這個大坑叫“紅坑”, 當時稱坑儒村。 根據宋敏求《長安志》記載:漢代此地稱“湣儒鄉”。 唐天寶中改為“旌儒鄉”, 立旌儒廟, 賈至作碑。 宋朝改旌儒鄉為“橫坑村”。 明朝時村寨廣修城牆, 橫坑村又改稱“滅文堡”, 清朝末年因滅文堡不吉利, 又改名“興文堡”。 今取前名將“橫坑”雅化為“洪慶”, 橫坑村成為今天的“洪慶堡”。

【洪慶堡村】

至於秦始皇是如何坑儒的?東漢衛巨集《詔定古文尚書序》記載:秦始皇命人在驪山山谷溫暖處種瓜, 冬天生成果實, 就相當於現在的大棚蔬菜。 古代春芽秋收是常理, 冬天生瓜是異象, 就令儒生前來辯解原因, 自負儒生按時到達展開激烈辯論, 全然不知死神降臨, 這時四周秦軍士卒用弓弩將其全部射殺, 後在穀中填土掩埋。這裡的“坑儒”,應該是“坑殺”的意思,而不是活埋的意思。

【焚書】

司空圖《秦坑儒穀銘》說:“秦坑儒耶,儒坑秦耶?”。誰想竟然被其一語言中。“焚書坑儒”明面上看不傷國體,實際上直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當時皇長子扶蘇因阻勸秦始皇坑儒,被秦始皇貶至朔方為大將軍蒙恬的監軍,最後秦始皇暴死,李斯、胡亥密謀,蒙恬扶蘇自殺,秦國二世而亡。

【秦始皇焚書台】

至於秦始皇焚書的地方有兩處,第一處在渭南市臨渭區尤河東岸,有一座土台人稱“秦始皇焚書台”,《渭南縣誌》記載:此處為秦始皇焚書之遺跡,周邊還有個村子叫“灰堆村”。第二處在 西安市高陵縣通遠鎮灰堆坡村的麥地裡,明《高陵縣誌‘邸宅陵墓》載:後秦建立者姚萇墓“在縣西北十裡,積灰為之,方幾一裡,俗稱灰堆坡。”,本地人則說此地乃秦始皇“焚書坑儒”中焚書之處,焚書過後,積灰數丈,得名:“灰堆坡”。焚書到底在何處,可惜“萬里長城今猶在,難問當年秦始皇”。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於2012年9月11日二改與2017年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後在穀中填土掩埋。這裡的“坑儒”,應該是“坑殺”的意思,而不是活埋的意思。

【焚書】

司空圖《秦坑儒穀銘》說:“秦坑儒耶,儒坑秦耶?”。誰想竟然被其一語言中。“焚書坑儒”明面上看不傷國體,實際上直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當時皇長子扶蘇因阻勸秦始皇坑儒,被秦始皇貶至朔方為大將軍蒙恬的監軍,最後秦始皇暴死,李斯、胡亥密謀,蒙恬扶蘇自殺,秦國二世而亡。

【秦始皇焚書台】

至於秦始皇焚書的地方有兩處,第一處在渭南市臨渭區尤河東岸,有一座土台人稱“秦始皇焚書台”,《渭南縣誌》記載:此處為秦始皇焚書之遺跡,周邊還有個村子叫“灰堆村”。第二處在 西安市高陵縣通遠鎮灰堆坡村的麥地裡,明《高陵縣誌‘邸宅陵墓》載:後秦建立者姚萇墓“在縣西北十裡,積灰為之,方幾一裡,俗稱灰堆坡。”,本地人則說此地乃秦始皇“焚書坑儒”中焚書之處,焚書過後,積灰數丈,得名:“灰堆坡”。焚書到底在何處,可惜“萬里長城今猶在,難問當年秦始皇”。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於2012年9月11日二改與2017年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未經授權,不要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